「客源不穩定是現階段經營最困難的問題」,中寮鄉觀光產業促進協會總幹事李增陸說,多數休閒農園周休5日是常事,再碰上老天不作美,像今年暑假颱風一個接一個,遊客連假日都不出門就更慘。但也有農民不搶假日生意,反而在不同區隔的旅遊市場闖出一片天。 全縣第一個合法休閒農場———草屯鎮欣隆生態教育農園,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欣隆負責人洪昶鴻說,欣隆擁有玉蘭花森林、完善的親子遊憩區,加上以本業菇菌場為基礎,提供養生菇菌餐及民宿,已經算是很有特色,但是他發現經營休閒農業市場定位更重要。
欣隆菇菌栽培既有專業設施,設計一套能引領國中小學生輕鬆體驗學習的遊程,有太空包DIY、無農藥有機栽培菇菌生長觀察,再搭配古早的童玩及現代體能遊戲。
洪昶鴻說,這樣的套裝教育遊程,很受學校戶外教學的青睞,欣隆不僅不再周休5日,而且多是預約的遊園團體,讓欣隆還能針對不同學校、團體的需要,事先調整導覽、教學內容,服務品質和遊園滿意度大幅提高。
欣隆先清楚做好市場定位再加強服務內涵的經營策略,成立至今短短2年多,遊園客源已漸趨穩定,並打響戶外教學休閒農場招牌,不僅學校願意再帶學生來,來過的家長也會在假日帶著小朋友重遊欣隆。
李增陸則認為休閒農園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單打獨鬥彼此競爭,絕對比不上策略聯盟提供遊客多元選擇所帶來的商機。
李增陸說,縣內多數休閒農園規模不大,只要一次來個2、3輛遊覽車的遊客,不論是導覽、餐飲服務常會手忙腳亂,單一農園附設的民宿容量,難以滿足團體遊客住宿需求,眼看生意上門卻做不來尤其讓人扼腕。
北中寮毗鄰的下水堀生態農場、月桃香綜合休閒農場、清城農莊就建立策略聯盟擴大服務規模,李增陸說,休閒農園主要收益來自餐飲、住宿及農特產,能夠留住遊客做二日遊,單一遊客消費金額比起一日、半日遊絕對不只倍增,不同特色的農場策略聯盟不會減少收益,反而會因遊客玩得更盡興而增加。
【2005-10-28/聯合報/C2版/南投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