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候女兒下課的時間,我和鄰居在英語補習班的門外談開來,他說孫女讀K6已經是第二回了,而且恐怕仍晉級無望。 這家英語補習班分幼兒、兒童及成人三部,K是兒童部的代號,共有十二級,K6-7的級數,相當於目前國中一年級的程度。
鄰居的孫女,不過是小四學生,若無父母的督導,在商業利益掛帥的體制下,要順利晉級,未必容易。
補習班表面上是一個文教機構,卻是百分之百的商業運作體制,期末考及口試等成績,總平均八十分以上才能晉級(而不是六十分),而且毫無補考機會。
補習班會辯說,平時考不好的學生,會留他們下來再加強。
所謂的加強,其實只是要求學生針對自己做錯的題目,重複寫個三或五次。
我不認為只要把孩子送進補習班,孩子理所當然就會學好該門功課,因此女兒上英語補習班後,我總是盡量的協助及督導。
然而鄰居那個K6的小女孩,父母離異,再娶大陸新娘的父親,自身生計尚且自顧不暇,以致隔代教養的她,爺爺儘管愛孫心切,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目前台灣學英語的現況,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選擇進美國學校,或進雙語幼稚園、小學,佔盡優勢。
一想到教改竟成為擴大貧富差距的幕後黑手,那永不能翻身的貧窮惡魘,糾纏在弱勢孩子的身上,讓緊緊握住小女兒手的我,在回家的路途上,怎能不黯然神傷?
【2005-10-26/聯合報/E8版/家庭與婦女/旅遊休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