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女性勇往直前,愈來愈多男性似已難以招架。不只全國性統計資料預測大學男生所占比率將繼續下降,而且這種情況普遍出現在各種族裔、所得階層和學科領域。 普查局去年估計,美國18歲到24歲的年輕人男多於女,男性有1500萬人,女性只有1420萬人。但是,全國校園現在的男女比例為43:57。六○年代情況正好相反,七○年代中期則男女大致平衡。
這種趨勢經常被視為女性進步的跡象。但是,以前吸引男性高中畢業生的藍領工作正逐漸枯竭。在此同時,愈來愈多男生從高中和大學輟學。隨著學生男女比例差距擴大,年輕男性的教育問題日益受到關切。
家庭治療師Michael Gurian剛出版「男生的心智:不要讓我們的兒子在學校和生活中落後」一書,指責中小學沒有設法因應男生的發展需求。
西雅圖的大學升學顧問曹西斯也表示,男生和女生的需求不同,女生比較重視升學輔導課程,而男生卻似乎覺得對上大學表示興趣缺缺。
2000年緬因州各大學院校,男女生的比例為100/154,差距高於美國所有其他州。明尼蘇達州高等教育廳也發現,明州去年發出的每一類別學位,包括副學士、學士、碩士、博士或專業學位,女生都占一半以上。
性別談論經常充滿社會、法律和政治地雷,女性在許多方面也仍然受到差別待遇。因此,大部分研究人員以平衡觀點探究這個問題,並同意要讓男生完成大學教育,最好從中小學做起。但是,政治正確顧慮及用以確保性別和種族平等的聯邦法,使他們不敢隨便把資源用於加強對男生的教育。
洛杉磯加州大學高等教育專家琳達‧塞克斯,曾對204所四年制大學的1萬7000名學生進行研究,發現女生占多數的學校,男女生的成績都比較好,也會讓男生更致力於促進族裔瞭解,並對墮胎、同性戀和其他問題獲得比較自由派的觀點,反映女生的態度和價值觀的衝擊力量。
【2005-10-21/世界日報/X2版/美國新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