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教育超連結
市長:關雲長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教育超連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製造業缺工 服務業搶手
2005/10/15 15:07 瀏覽168|回應0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者陳慧敏/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人力資源出現人才荒,又同時存在大學生滿街跑的過剩問題。如此矛盾現象,背後原因是大陸大學生和碩士生增加,但人力專業素質不足,難以符合經濟發展需求。

台資企業想在大陸徵求辦公室行政人員、會計人員,往往訊息一出去,就吸引上百位求職人員,企業可以百中選一,從學經歷和工作態度,挑剔到容貌,簡直可以「雞蛋裡面挑骨頭」。不過,想要找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卻是大不易,企業還得要有「私房管道」,祭出高薪來吸引人才。

大陸近兩、三年,大學擴大招生,教育部門和媒體都探討「大學生、碩士生滿街跑」引發的「高學歷、高失業」問題

。大陸人力市場樣貌扭曲,新華社引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主編的「2005年中國人才報告─構建和諧社會歷史進程中的人才開發」指出,大陸人才都集中到第三產業(服務業),第一(農林漁牧業)、二產業(製造業)中專技術人才數量明顯不足,尤其這兩個產業部門的工作者學歷不佳,亟需改善。

麥肯錫諮詢公司的一份報告有相同觀點。麥肯錫日前訪談83位大陸人力資源高階主管指出,大陸今年將有310萬大學畢業生,美國是130萬人,人數龐大,不過,人力素質不足,這些主管認為,大陸畢業生不到一成能勝任外資企業工作。

「中國人才報告」指出,大陸專業技術人才分布有三個不合理,一是不同所有制單位人才分布不合理,二是產業和行業分布需要重新調整,三是學科或專業分布機構不合理。

報告提出,仍有很多因素限制人才資源的發展,包括戶籍制度限制人才流動、人事檔案制度改革遲滯、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及人才市場管理體系並不順暢等。

報告預測,大陸的人才從過去的國有企業為主,移往私有企業工作,這是人才資源最大轉折。大陸在改革開放前後,大學畢業生最佳的求職路徑都是被分配到國有企業工作,只有能力差、關係差、罪犯等社會邊緣人,才會淪落成工商個體戶。從1990年以來,國有企業職工人數與人才數量正在下降,非國有單位職工數和專業技術人員總量不斷攀高。

【2005-10-11/經濟日報/A7版/兩岸經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14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