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李名揚、張幼芳/台北報導
五年五百億分配揭曉,「兩家歡樂眾家愁」,台大表示已做好準備,將以有利領域衝刺全球百大,成功大學也將從教學研究著手,延攬優秀教授及研究生。而未入選「一流大學計畫」的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則認為這是對兩校未合併的「懲罰」。
台大校長李嗣涔表示,台大五年內將找出十到十五個領域,如肝炎肝癌研究、電資學院晶片設計等,躋身世界一流。台大並針對泰晤士報及上海交大頂尖大學指標,如高度被引用作者、SCI及SSCI數目、學校老師平均表現等,做重點突破及均衡發展,有信心十年內成為國際一流大學。
成大教務長蘇炎坤開心地說,他認為成大原本就比清大交大出色,只因地域關係被忽略。未來每年十七億元經費,將重點發展教學研究,如五年內將教師人數從一千一百人增加至一千六百人、部分教授薪資將比照中研院、提供更多獎學金延攬優秀研究生及大學生,未來也將增加光電、醫工、心理、財金、社會、資訊應用等六系。
清大教務長周懷樸得知補助金額時,脫口而出:「這是懲罰嗎?」他表示,以結果看來,教部補助的邏輯還是依學校規模考量,交大未同意合併案,造成今日的結果,只能說「很失望」。交大校長張俊彥也表示,基於社會責任,兩校合併長遠看來還是要做,目前只能等待時間來解決。
一位不願具名的清大教授表示,成大得到十七億,幾乎跟清、交加起來一樣多,顯然不合理,因為以研究能量來說,清、交有些項目已超過台大,加起來至少應該和台大一樣多,但成大沒有一項研究超越清大和交大的,這樣的分配結果不是從學術卓越考量,而有考量地域和學校規模。
陽明大學提了五年六十億計畫,卻只獲五億補助,校長吳妍華難掩失望,直說「很不滿意」。她表示,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曾建議台灣聯合大學四校(清、交、陽明、中央)各自爭取經費,會比以台聯大申請有利,沒想到四校加起來廿九億,比台大還少。
她說,以陽明辦學及研究績效,這個補助實在難看,尤其計畫一次只核定兩年,第三年起還要評估、重新核定,「這樣錢很難用,等於洗頭只能洗一半,叫我到國外找人才時,怎麼開口?」
對於教部要求入選的十二校需增加大學部招生,吳妍華說,國內對醫科、牙科招生名額有總量管制,加上陽明學生宿舍不足,原期待補助救急,如今希望落空,陽明要配合此要求更形困難。
入榜私校則喜上眉稍。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表示,長庚和元智兩所私立大學進榜意義很大,顯示兩所私校辦學成效獲得肯定。
【2005/10/10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