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企鵝家族
市長:
☆★ 企鵝 ★☆
副市長:
藍天飛翔小狗兒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不分類
/
不分類
/
【企鵝家族】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健康生活
字體:
小
中
大
「紅色金磚」的迷思---臍帶血儲存與使用
瀏覽
951
|回應
0
|
推薦
0
☆★ 企鵝 ★☆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撰文: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遺傳及基因治療 林達雄醫師
由於臍帶血移植為許多以往難以治癒的疾病帶來一線曙光,因此引發了民眾儲存自身幼兒臍帶血的風潮,希冀日後能用自己儲存的臍帶血來挽救生命,然而ㄧ般民眾對於臍帶血儲存與使用對象並不夠瞭解。
從首例臍帶血移植個案迄今,全球已有超過3500個案例,接受治療的患者以罹患血液性疾病佔多數,如:再生不良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血友病、白血病
等,並且都是移植非親屬來源的臍帶血,換言之,尚未出現以自己的臍帶血來移植治療的案例;這是因為罹患血液性疾病的患者,本身臍帶血中的幹細胞也帶有相同
的基因缺陷,即使儲存了臍帶血,也不能用於自身,更無法提供他人使用。同樣的情形,小兒神經退化性疾病與儲基性疾病,如:ALD、高雪氏症及黏多醣症的患
者,也只能移植其他人捐贈的」健康」臍帶血。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用到自己儲存的臍帶血呢?就疾病的本質來看,脊柱損傷、腦中風這類非遺傳性,非基因缺陷的疾病,才有可能使用自身臍帶血幹細胞來
做移植治療。然而這類疾病大多在成年甚至老年之後發生的機率較高,因此臍帶血的保存是否能長達二三十年以上?或是在保存了那麼長一段時間後是否仍存在足夠
的幹細胞來治療?目前仍無肯定的答案。再者,就像電腦硬體與軟體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升級一樣,目前的冷凍保存技術較之過去已有大幅改進,但仍不見得是最理
想的保存方式,當更先進的技術出現後,在舊式儲存液中的臍帶血是否能」升級」到新式儲存液?轉換過程會有多少活性細胞流失?以及是否要新增費用等等疑問,
都是有待探討的未知數。
臍帶血被視為本世紀的」紅色金磚」,因其具有低排斥性,組織相容性大,取得容易及來源廣泛等優點,較諸尋覓適當且相容的骨髓細胞約需費時4至5個月,
取得相容的臍帶血僅需約3週,以治療的時效性來看,臍帶血移植的確具有較大優勢。不過,臍帶血移植仍有缺點,例如:臍帶血中一單位的幹細胞數目不及骨髓細
胞,對一個成人而言是不敷使用的,必須接受2
人以上的捐贈才足夠。目前針對這個問題,科學家已開發出在實驗室裡培養增生的方法,然而這勢必要使幹細胞具備高度增生及活性,才能有效擴增,不巧的是,這
也正是癌細胞擴散的特質,將這樣的細胞注入人體內,是否會衍生成癌細胞?仍不得而知。但今年在美國舉行的國際基因治療年會中,與會的專家已對此問題提出警
告。自2005年開始,已陸續有學者發表經由臍帶血移植導致血癌的個案,促使得各國學者開始重新審視臍帶血移植的風險。
當然,臍帶血移植後發生的血癌,有可能肇因於捐贈者本身的臍帶血有潛藏的血癌,也因此突顯出事前篩檢作業的重要性。目前台灣的臍帶血篩檢僅止於感染性
病源及組織相容抗原,對於神經退化性疾病,如: ALD、高雪氏症、黏多醣症、代謝異常疾病等的篩檢則付之闕如。由於成功的臍帶血移植治療須達到
80%以上的植入率,此時幹細胞廣泛深入受植者的骨髓及器官,因此有可能患者在治癒了原先的血液性惡疾數年後,開始出現黏多醣症;或是脊髓損傷康復後,卻
開始發生神經退化性的ALD 症狀。
移植」健康」的臍帶血治療退化性及代謝異常疾病已有成功案例,因此更完善的臍帶血健康篩檢作業,不僅在於單方面的建立健康的臍帶血受贈來源,另一方面
也幫助捐贈者早期發現疾病並早期接受治療。就臍帶血在臨床適用對象以及長期保存的潛在問題而言,臍帶血公捐適時適用,讓人體的珍貴資源也成為全民的資產。
========================================
結論是:除非你非常非常有錢,決定要為了那兩萬分之一用到的機會(註)而投資十數萬至數十萬元,
否則,還是公捐吧,不必花錢,而且大家都捐時,自己生病時找到可用的臍血機會就更高,利人利己。
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估計,新生兒將來需要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機率是二萬分之一。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44&aid=243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