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優秀教育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AL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親子家庭【優秀教育】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談教養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沒有孩子願意暴走,他只是還沒學會踩煞車
 瀏覽1,263|回應0推薦2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陸游2號:漫長當下
寧靜姐

沒有孩子願意暴走,他只是還沒學會踩煞車 by 曲智鑛

2019-11-14 00:00 (更新:2021-06-18 16:17)

孩子們的翻譯蒟蒻「光頭老師」曲智鑛,自己小時候就是經常闖禍的孩子,總被貼上「過動」的標籤,所以能真正體會孩子的困擾。很多師長想關心孩子卻不得其門而入,但光頭老師卻能輕鬆解決這些孩子的問題,究竟是用了什麼魔法讓孩子對他言聽計從?

沒有孩子願意暴走,他只是還沒學會踩煞車

「爸爸媽媽煩死了,為什麼要限制我的網路!」

「弟弟怎麼那麼煩,看到他就一肚子火!真想他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我再也不要算數學了!這是什麼爛題目……我要殺掉數學老師!」

阿宏的數學算不出來,在學校課堂上大發雷霆,嘴裡不斷碎唸著要殺掉老師,同時想要把筆電從教室扔出去。

我能感受到他當下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需要出口,需要發洩。這樣的情緒風暴在青春期孩子身上很常上演,不管是面對爸媽嘮叨後的口出惡言,師長管教時的壞口氣,或是跟同學衝突時飆罵三字經,我相信這樣的場景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

仔細傾聽,陪伴孩子一起「體驗生氣」

面對情緒爆炸的孩子,我會先盡量讓自己情緒保持穩定,盡可能的傾聽這個孩子說話。而在聽阿宏講了一堆殺人方法後,我只是和他分析這些做法可能帶來的後果,他提出的策略也都被我一一破解。

互動中,他自暴自棄的說:「我應該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這樣就不會帶給別人困擾了!我應該被學校退學,就不會讓老師麻煩了!」

我跟他說:「我從來沒有覺得你帶給我困擾或麻煩,我能理解你數學算不出來時的憤怒,因為我也遇過一樣的問題,那真的讓人很不爽!但我不會把筆電丟出去,因為我知道等我氣消後一定會後悔。」

後來阿宏沒有扔筆電,只丟了一張紙下樓。他也沒有把老師殺掉,而是選擇陪我到走廊上用灑水器(假裝是毒氣)噴灑植物發洩。

協助孩子面對自己的情緒風暴時,大人一定要記得保持幽默感,因為幽默感會啟動自己的創造力,有機會幫助自己機智的協助孩子轉移注意力。

透過體驗教育的脈絡思考,生氣對孩子來說也是重要的體驗。為引導阿宏反思自己生氣時的情境,我接著跟他說:「說要把老師殺掉,別人聽到一定會害怕,覺得你很失控。請答應我,當你很生氣,需要發洩時,請離開現場。這些情緒性的語言,請不要對別人說,不然你會讓自己惹出更多的麻煩。」

當我們取得孩子的信任,就可以透過與他們做約定,協助孩子未來更有意識地練習自我管理。

提升孩子情緒管理的3個練習

1. 嘗試引導孩子進行反思

在澳洲念書的浩浩常跟別人起衝突,這樣衝動的特質過去讓他惹了不少麻煩,除了容易受到他人言語刺激外,也常會誤判情境,甚至選擇用比較激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有一次,浩浩跟我說他想要把班上兩個同學爆揍一頓,因為他們對他非常不友善!

我說:「我覺得這是你一貫處理問題的模式,有人讓你不開心,你就想要用暴力解決,過去我已經看過好幾次了,不意外。」

浩浩:「我可以一次揍兩個,他們兩個我有把握一次打贏。」

我說:「我相信你可以一次打贏兩個,因為我親眼見證過你把人打爆。」

浩浩:「我想他們打輸了,應該不好意思去告狀吧!畢竟是他們先挑起戰爭的。」

我說:「他們不用去告狀啊!有明顯外傷,老師、家長就會問了,當然你可以說他們挑釁你,但依據我過去的經驗,你還是會需要面對後果,有可能被學校退學,有可能面對法律制裁。」

浩浩:「打人關不了多久的!大不了去坐牢。」

我說:「是啊!但如果我是你,我會覺得更不爽!為什麼挑釁我的人沒事,我卻要坐牢。如果我是挑釁你的人,感覺超爽,心裡一定會開心到要死。那個笨蛋,講兩句就爆了,有夠蠢!」

浩浩:「這……」

我說:「你很聰明,一定明白我在說什麼,對吧?」

浩浩:「是!但我就是很氣!」

我說:「對,我知道你很氣,要是我也會很氣的。但我不會那麼容易中計啊!如果我遭受這樣的對待,我一定會反擊,但反擊不一定動手打他,因為他也沒有打我,我可以跟老師報告。」

浩浩:「我已經跟老師說了!老師要我無視他們……」

我說:「我覺得以你現在的憤怒,要無視是很困難的,如果再發生,我建議你報告老師後,回家請媽媽幫忙正式對學校提出抗議,我想他們兩個這樣的行為,學校也是無法接受的。我相信你媽媽不會放任別人家的孩子欺負你的!再不行,我買一張機票飛去!」

浩浩:「好!」

我說:「另外,老師要分享這些年對你的觀察,有兩點:第一、你的注意力太常放在別人身上,這會讓你分心,沒有辦法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我覺得如果你把重心放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讓自己變得很厲害,未來就不用擔心別人不理你。你看看你爸那麼專業,要找到他的人多不多?他需要去找朋友嗎?找他的人都要排隊了。

「第二、我覺得你說話的方式要調整,每當你遇到衝突的情境或是有情緒時,你通常都會說要把對方打爆!老師覺得如果你說習慣了,當事情發生時,你會反射性地去攻擊,因為這是平常你內心演練的模式,簡單來說有點半自動化。上次我親眼看到你打人後,想了很久,直到最近才想得比較清楚,所以我們要一起練習改變自己說話方式,未來遇到這樣的情境,要思考我們怎麼樣以智取人,而不是以力服人。」

2. 塑造情境,協助孩子處理情緒行為問題,讓孩子練習承擔後果

阿民最近常在安親班動手打人,老師們覺得很困擾,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不斷的提醒家長要帶去看心理師,讓孩子接受輔導。

我和這個安親班主管通話,討論並釐清阿民動手打人的狀況:「他通常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動手?有什麼規律嗎?有沒有針對性呢?」總結我得到的訊息,阿民打人的行為是有針對性的,通常衝突都發生在同一對象。因此我請安親班協助,短期內盡可能避免兩人接觸。但安親班主管表示因空間關係,不太可能讓他們都不接觸到。

我說:「這麼做是為了避免阿民在衝動的情況下動手,同時也可以降低彼此衝突的可能性。但這只是短期,如果想先降低他打人的頻率,這是可以做的。老師需要下意識的避免兩人接觸,我相信是能做到的。當然,還需要花時間個別了解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進行個別和兩人間的輔導工作。」

主管:「將他們兩個隔離不就是標籤化這個孩子嗎?孩子現在很敏感,很不喜歡讓別人感覺他和別人不一樣!」

我說:「他的行為已經讓自己被別人標籤化了,你在做的只是希望幫他度過這個危機,避免讓他的人際關係惡化。」

主管:「我們的處理方式就是希望他能先暫時到教室外面冷靜一會兒,然後趕快把功課寫完,但他不願意配合,也不願意寫作業,我只好請家長帶他回家去寫。」

我說:「要是我就會尋求家長的合作,讓孩子知道他在我的地盤犯錯,在合理的範圍內,他需要配合這裡的規定。即使他在那邊浪費時間,我也不會讓家長帶回去。或許這也可能是他自我沉澱很好的時間。」

主管:「那他之後再打人怎麼辦?」

我說:「我會先告知孩子這件事的嚴重性,同時讓他知道,我會請雙方家長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主管:「這麼嚴重?我都沒有告訴對方父母親,也擔心孩子壓力太大。」

我說:「我覺得需要告知。對孩子來說,他需要練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的壓力是我們可以調控的。不過這樣做的前提,是你跟家長有一定程度的信任關係。」

3. 拆炸彈:透過對話疏導孩子即將引爆的情緒

晚上約莫十一點,我在電話的那一頭,接起了媽媽求助的電話。因為小安跟媽媽說:「我朋友都可以不去學校上課,我也不想去!妳不要逼我去學校好不好?」媽媽請我勸勸他。

電話那頭傳來帶著情緒的喘氣聲,小安還沒開口,我先搶著說:「感覺得到你很生氣!」

小安帶著些許的憤怒說:「對!我媽媽都強迫我去上課。」

我說:「其實我不是來勸你去學校上課的。如果你真的狀況不好,我相信媽媽也不會『逼』你去學校。」

小安說(聲音聽起來已稍微冷靜):「是啊!可是那個『誰誰誰』也都不一定會去啊!他的媽媽也不會逼他。」

我說:「其實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這有點難比較。而且我覺得如果你把他當朋友,你就不應該害他。你想想看,你跟媽媽說你朋友都不去學校上課,所以你也不去,這樣合理嗎?這樣你還算他朋友嗎?」

小安這時候已經比接起電話時冷靜許多。我接著說:「你今天就算不去上課,也不應該『利用』你的『朋友』。你可以好好跟媽媽討論你現在的狀況,而不是她不幫你請假就發脾氣。因為你的理由真的沒有說服力!坦白說,上課是你自己的事情,我相信媽媽只是希望協助你,以我和你跟媽媽認識的時間,這是我真實的感覺。」

別害怕面對暴走孩子

沒有孩子願意自己變得暴走、憂鬱或是動不動就攻擊他人……

情緒是每個人隨時都在經歷的課題,在成長過程讓孩子從生活中練習辨識與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要相信,沒有人想要成為綠巨人浩克,也沒有人會想要讓自己難堪。

陷入情緒風暴的孩子需要從經驗中學習,培養自己的控制力要從練習覺察自我的情緒開始,當我們已經具備覺察的能力時,我們就比較有機會在情緒爆發前踩煞車。

陪伴孩子面對情緒,我們要有智慧去分辨「不能」與「不想」的差異,要相信每個人都有機會改變。

父母越害怕面對孩子的情緒,孩子的心就會離你越遠,因為當你害怕他生氣,相處就會變得小心翼翼,這是不自然的,有時候可能不知不覺就會被孩子的情緒操控。

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但他們還需要時間練習控制,大人的等待與陪伴是孩子提升自控力的動力。爸爸媽媽要常練習說:「孩子,我相信你可以的,這一點都不麻煩。」

多年來的輔導經驗也讓我明白,許多孩子的憂鬱、暴走、衝動,甚至因情緒引發的攻擊行為,很多時候屬於「防衛機制」,代表孩子的內心在吶喊:

「不要逼我。」

「不要壓迫我。」

「練習尊重我。」

「給我空間。」

「給我機會。」

要有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首先要先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怎麼樣的狀況會生氣,什麼樣的刺激會影響自己情緒的波動。社會情緒學習當中的「自我意識」,強調每個人都應該花時間認識自己,而當孩子對自己有清楚的理解後,才可能有健康的自主管理能力。

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需要出口,陷入情緒風暴的孩子,可能是不理解自己的情緒來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生氣,甚至認為有情緒是不好的,不被大人接受的,因而選擇壓抑、逃避,或抗拒面對。因此,爸爸媽媽在平時要能引導孩子覺察自我的情緒,在孩子接受自己情緒的同時,教導他們適當的抒發自己的情緒。

作者簡介│曲智鑛

一位從小過動、愛打棒球,長大後投身特殊教育輔導工作,被孩子暱稱「光頭」的特教老師。大學時期,陸續陪伴許多特殊需求孩子,因而創立工作室,透過專業支持與陪伴,成為孩子與父母親成長路途上的夥伴。現任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臺北市自學機構無界塾副塾長,曾協助創辦均一教育平台。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曲老師的情緒素養課:生活中教出孩子的高情商和好品格》,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