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采實文化】日本牙醫學博士波多野尚樹醫師再三強調刷牙是保護牙齒的不二法門。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齒垢,所以一開始要使用牙間刷或牙線清除齒間牙垢。一定要剔出牙齒與牙齦凹槽,以及殘牙齒隙縫間的細菌。
每個人的牙齒形狀都有些微差異,生長情形也不一樣。牙縫有寬有窄,只靠普通的牙刷無法深入隙縫。必須先仔細清潔牙縫,再用一般的牙刷刷牙。這時候可以只用清水、不沾牙膏,如此一來不會產生泡沫,而且會分泌具有抗菌效果的唾液,就能慢慢仔細清潔牙齒。
習慣橫向刷牙?恐傷牙齦!
刷牙的方式是將牙刷對準牙齦與牙齒間的溝槽輕輕刷動,絕對不能讓刷毛「橫向移動」。牙齦比牙齒凸出,所以牙刷無法深入縫隙,要將牙刷傾斜45度,小幅度刷動才能清除細菌。
橫向刷牙會讓牙齦萎縮,更容易蛀牙牙齒受到琺瑯質、牙齦與齒槽骨保護,橫向刷動會使牙齦萎縮。原本受到牙齦保護的部分會外露,降低防禦力而無法保護牙齒。如果被蛀牙病原菌附著,會從這個脆弱的部位開始蛀起。
治療蛀牙時,醫師有時會在琺瑯質套上金屬牙冠,但下次細菌會從牙冠與牙齒之間開始蛀蝕。原因不只是密合的問題,而是金屬破壞了牙齦與齒槽骨保護牙齒的機制。
所以刷牙時絕對不能橫向刷動,而且也嚴禁用力過度。使用刷毛較軟的牙刷,像拿鉛筆一樣輕輕刷動。一邊刷牙可以一邊看書或看電視,大約刷上十分鐘,一顆顆仔細清潔才能有效去除齒垢。
本文出自采實文化《90%的病,從牙齒開始》
更多健康新聞:
預防牙周病 牙線比牙刷更重要
根據統計,國內約54%成年人有牙周病的困擾,總人數高達970萬人,長期不治療會提高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的風險。牙醫師表示,國內牙周病比例居高不下,主要與口腔清潔觀念錯誤有關,普遍認為刷牙是潔牙的第一步驟,事實上牙線清牙縫應該優先於牙刷刷牙。
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籌備會主任委員賴弘明表示,形成牙周病的最主要原因是口腔清潔要領錯誤,牙縫沒清乾淨,食物和細菌堆積,且滲進牙齦和牙齒的交界處,造成牙周病變,牙齒因地基流失而鬆動,容易因無法治療而被迫拔牙。
牙周病的拔牙動作簡單,但發病到拔掉的過程中,牙齒會反覆發炎、產生疼痛,帶給患者極大的生活困擾。因此,無論目前是否罹患牙周病,每個人都應該注重口腔衛生。
口腔衛生需特別強調牙線的運用。賴弘明牙醫師提到,許多人以為牙刷刷牙是潔牙的第一步驟,但牙刷的刷毛只能掃過牙齒表面,無法伸入細小的牙縫,甚至連牙齒表面和牙縫間的轉彎處也搆不到,必須藉助牙線的幫助才能清潔牙縫。
不過,國人使用牙線潔牙的比例僅有10%,且清潔時多只是剔除牙縫間的食物殘渣,對於牙周病的預防效果有限。其實,牙線的最重要功能在於刮除附著於牙縫左右兩側牙表的細菌和牙菌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