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放手」可以成就孩子做決定的能力。
李淑菁 政大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北市一所國中的英文教師為了8年級兒子的成績偷考卷新聞,與日前鄭捷殺人事件,看似迥異,卻有著相同的問題根源——「成龍成鳳」,儒家文化期待下的智育至上功績主義,讓父母呵護著孩子直搗「人生勝利組」,忘記了孩子是個「人」。
不知道有多少學生憂心忡忡跟我談到父母希望他轉到某一主流會賺錢的系所,轉不過去就要選擇某學系作為雙修或輔系,因此大學生滿滿的課表,許多都是為父母而讀,接著社會再來譴責學生們延畢的怠惰鴕鳥心態。
「寶」一詞應是近幾年來教育界最熱門的詞彙之一。從「媽寶」、「青寶」到許多家長站出來控告《青春水漾》等性別教育教材的不適當等,家長總站在前頭。這背後的意義是預設孩子「沒有能力」。
「寶教育」是目前台灣社會發展的最大隱憂。從台大、政大等校教授「媽寶學生越來越多」的感嘆,各校依然「應家長要求」繼續努力的辦理親師座談會,各種交流一定要由老師帶隊,「以免發生危險」。孩子都成年了,還以「寶」暱稱的大有人在,例如更早之前鬧上新聞的蔣友青事件,大家才知道原來母親蔣方智怡叫他「青寶」。
2008年剛回國時,我發覺台灣社會普遍用「小朋友」來稱呼大學生,是親暱的稱呼,但也把大學生「叫小了」。民國100年到台北任教,每個學期負責開設「大學入門」課程。許多學生跟我談及他們出國或出門的最大障礙——家長!學生最大的難題是:如何說服家長讓他們出去!
芬蘭教育經驗告訴我們,教育改革能否成功,關鍵不在於制度面,而在於家長賦予孩子決定的權力與全民對建立公平社會的共識。學生並非沒有能力做決定,而是一直沒有給他們做決定的機會,因此也不會懂得「負責任」。
去年暑假筆者在義大利參加研討會,參與其中一場芬蘭教育座談。該研究團隊將焦點放在不同社經背景家長對教育選擇權的態度。其中一項子計劃研究比較芬蘭跟法國學生選擇就讀學校背後的決定因素,兩個國家有明顯的差異,法國主要由家長決定,但芬蘭則主要由小學生自己決定要念哪個中學。甚至有許多芬蘭學生還對研究者抱怨說:「父母都沒做任何事!都是我自己去蒐集資料做決定的!」
家長的「放手」態度成就孩子做決定的能力,即使結果發現這決定可能有問題,他們也能夠去修正或是負起責任,於是發展出處事與面對世界的能力。研究結果顯示,在芬蘭,母親職業專業程度愈高,愈是支持這種普同式的平等教育,甚至還有高社經背景家長搬離高社經區域,為了讓孩子體會別人是如何過生活的!
「寶教育」下的國家注定要失敗,「寶教育」的社會後果是由家長貢獻、社會共同承擔,之後再反饋到社會之中,社會中的你我都逃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