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優秀教育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AL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親子家庭【優秀教育】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好書推薦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方法用對了,教孩子就不累》林格◎著
 瀏覽1,567|回應3推薦1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ehappy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

讓孩子喜歡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教育者過度強調控制,結果就是大量的孩子不愛學,然後不會學;不會學就更不愛學,變成一種惡性循環,使得整個教育的生產力極為低下。

★厭學是教育的「癌症」

  「厭學」可以說是教育上的「癌症」。我們從研究中知道,導致當前學生厭學的三個非體制原因:

  一、是教育者按照自己一箱情願的想法來設計教育內容與方法,迫使孩子們「就範」,忽視甚至控制了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永遠在被迫學習的狀態中,造成孩子對學習產生消極抵抗的心理。

  二、是教育者過於執著用理想的思考來教育孩子,忽略用心靈去感應另一個心靈。這就導致很多老師和父母說的話都是好話,但就是說不到孩子心坎裡去。

  三、是教育者過於迷信教育模式與技術,或者盲目地把外來的教育方法奉為圭臬,而不是從人的生命發展規律出發,無法激發孩子生命的潛能。

  我們知道,對學習內容或參考學習活動的興趣,叫做「學習興趣」。它是一個很普通但卻非常神奇的「方向盤」,對知識的增長、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調動、品格的形成和潛能的發揮等,都能起著巨大的作用。而從社會角度來看,「興趣」是愛學、會學的重要基礎,是終身學習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質。

★降低難度是激發興趣的不二法門

  孩子不愛學習,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嚐到甜頭。而讓孩子嚐到甜頭的唯一辦法,就是減少知識的攝取量,降低學習難度,讓孩子不斷獲得小成功,嚐到小甜頭。在學習過程中,把一個大目標細分成幾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每實現一個小目標,就得到一次鼓勵,就可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學習上,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覆成功培養天才,反覆失敗培養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斷獲得「小成功」裡累積成就感,進而逐步邁向「大成功」的。如果目標訂得太高、難度太大,孩子很努力了還是達不到,失敗幾次之後就會喪失繼續努力的動力。

  最理想的學習是:「站著坐著溝不著,跳起來剛好摸得到!」可以不斷嚐到小甜頭,才能逐步走向最終的成功。

★真正學習的四種快感

  追求快感,是人的生活常態。人的快感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滿足以後的快感;第二層次是追求更深層次的快感,是屬於思維與學習的一種快感。對於教育而言,一切快感都是自我更新後的思維快感。社會上流行很多所謂的「快樂學習法」,只單向追求在「玩中學」的趣味,這只是對學習本質的一種膚淺理解。

  真正的學習會有哪些快感呢?

  1.充滿發現的學習有快感。主動學習能讓孩子發現新的事物、美的事物,學會觀察身邊的點點滴滴。在不斷的發現中,人很容易獲得滿足和快樂。

  2.不斷克服困難的學習有快感。真正的學習是對未知的探索,過程如同探險一般,既充滿浪漫新奇的體驗,也有意想不到的障礙。只有不斷探索攀登,克服重重障礙,才可能「修成正果」。每一次的探險都會留下難忘的記憶,這種回憶不僅是學習的成果,更是快樂的源泉。

  3.激發求知慾、釋放潛能的學習有快感。每個人都有無窮的學習潛能。當孩子設定了一個目標,專注而堅持地努力,整個人都會充滿愉悅和激情。如果能發掘自己從未察覺的潛能,成就感和驕傲感就會油然而生。

  4.為自己學習才有快感。學習是孩子的工作,需要發自內心。沒有外力強迫、只為自己學習,才能摒棄依賴心理而主動學習,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不過,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真正的學習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不付出努力和汗水是絕不可能成功的。深入的學習讓人感到身體的疲憊,但對心靈而言,卻又意味著滿足和快樂。所以,我們才會說,學習的本質仍然是快樂的。這種快樂不同於娛樂化所獲得的那種表面的、短暫的快樂,而是真正的、持久的、深層的快樂。一旦發現了它、感受到它,孩子肯定會樂學不倦,不能自己。

~以上資料摘自《方法用對了,教孩子就不累》林格◎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5049419
 回應文章
真的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嗎?林格
推薦1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寧靜姐

真的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嗎?林格

真的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嗎?

讓學生站在教學前面成為主角

★沒有祕密的孩子長不大

  只要可以自主管理,人就會為自己而努力。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孩子有了責任心,就有機會把注意力轉到學習上,就會逐漸明白:我是為自己上學的!

  這正是我們教育者夢寐以求的結果。讓孩子喊出「我是為自己上學的」這個心聲的秘訣,就在於培養和鞏固孩子的責任心。

  首先,責任心萌芽於「擁有自己的秘密」。先賢曾說:「沒有秘密的孩子長不大!」其次,責任心必須紮根於「在錯誤中受到懲罰因而內疚」。因此,教育的確也需要適度的懲罰(但非體罰)。

  允許孩子有秘密,尊重孩子的隱私,是教育者的基本道德;但更重要的是-沒有秘密的孩子,心靈世界是單調的、狹窄的。

  允許孩子有秘密,是幫助孩子走向獨立的踏腳石。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走向獨立是現代人的基本特徵之一;而擁有個人祕密並能恰當處理這個秘密,正式走向獨立的要素。秘密往往與責任相連,並且要獨立承擔責任。

  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偷偷翻過孩子的書包,或是偷看孩子的日記。但是有一項調查顯示,70%的孩子都強烈反對父母這一行為。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世界,在他的世界中摸索、碰撞,更在過程中知道問題的邊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任何粗糙的插手,都會讓孩子在找尋座標的過程中感到被監視,甚至感到被羞辱。

★孩子要賞識也要懲罰

  懲罰是必要的,就是要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孩子由於年幼,缺乏知識和經驗,經常會犯錯,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一點都不奇怪。重要的是,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過失,並且承擔責任。美國前總統雷根在他的回憶錄中也提到一個故事:

  十一時,雷根有次踢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鄰居要他賠12.5美元。他只好回家找爸爸。雷根的爸爸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要雷根自己去想辦法。雷根他很難為地說自己哪來這麼多錢?於是爸爸就先借給他這筆錢,但是要他一年後償還。從此以後,雷根就辛苦地打工賺錢。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存夠了12.5美元,還給了父親。雷根在回憶錄說,藉由這件事,他開始了解什麼是責任,懂得一個人要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孩子犯錯的時候,就是教育他責任感的最佳時機;因為內疚和不安會使他急於向外求救。此時若能給予自省的機會,孩子就能體會到「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道理,由此走向成熟,讓孩子刻骨銘心,日後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近年來盛行「賞識教育」,不過清醒的人都知道,單純的賞識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在教育的十八般武藝中,適當的「懲罰」也是必要的。因為人的成長是艱苦的,是「先苦後甘」式的不斷自我更新。但這裡所說的懲罰不是教條,更不是單純的打罵,而是以民主為內核精神的自我懲罰。

★教育者最好少一隻手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自己只剩下一隻手,在孩子面前,大人反而成了需要孩子幫助的人。這樣一來,孩子不但能順利地完成自己的事情,還能在幫助大人的過程中學習獨立。很可惜的是,在少子化這個人類史上的奇蹟面前,父母和老師都恨不得可以長出三隻手、四隻手,結果反而大幅延遲了孩子的自主與獨立。

  盧梭在他的名著<愛彌兒>中自問:「什麼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說:「最好的教育就是什麼也不去做。」這話不敢說是真理,但的確發人深省。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者是不是做得過多了呢?孩子們常常不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為了父母老師的目標而奮鬥;比較起來,這種結果還真不如「什麼也不去做」!

  過度教育導致事與願違,一部份原因就是教育者不僅用雙手在保護孩子,甚至恨不得多生出幾隻手,多長出幾隻眼,死死盯住孩子,奢望孩子因此就能走向大人為他設想的未來。

  「少一隻手」並不是對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給予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也許你會發現,這時孩子所得到的收穫,會遠比你期望的要多得多。

~以上資料摘自《方法用對了,教孩子就不累》林格◎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5063798
孩子想要什麼,你知道嗎?~林格
推薦2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寧靜姐
behappy

孩子想要什麼,你知道嗎?

讓孩子感受到你是真的在乎他

  有不少老師和家長,明明與孩子天天相處,身體上的距離最近,但心靈之間的距離卻是最遠,根本不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是什麼;這樣花再多錢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花再多精力給孩子補習或家教,都是無濟於事的!

★你知道孩子真正要的是什麼嗎?

  有一位父親問兒子:「你記憶中最美好的生活片段是什麼?」兒子毫不遲疑地說:「就是我參加完童子軍聚會的那個晚上,你來接我回家,在半路上你停下車幫我捉螢火蟲。」這麼普通的一件小事,這位父親早已不記得了,但卻是兒子最美好的回憶。

  當時兒子知道父親很忙,本以為他不會為此停下車的。但是父親用行動對兒子說:「我愛你,我在意你,為了你,我願意做更多事!」

  教育應該是一種心與心的感應,讓孩子在心靈上得到溫暖,在心靈的碰觸和感動中獲得成長。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視。我們可以做的最偉大的事情,莫過於讓別人知道他們能夠愛並且被愛。在彼此的溝通中,無聲的行動有時跟話語一樣重要,不但可以達到交流的效果,更能體現我們對孩子的愛和賞識。

★傳遞精神的能量給孩子

  教育者自己要先打開心門,不要抱著焦慮的心來面對孩子;身上要流露出溫暖平和的氣質,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陽光。

  我們常說一個人身上會有氣場,那是一種人的內在精神能量,會擴散、傳遞給周圍的人,讓身邊的人不必接觸也會感受到我們此刻的情緒與心情。真正的教育,絕不只是嘴巴講道理、傳知識,更不只是為了開發孩子的什麼智力潛能,而是要把自身的精神能量傳遞給孩子,培養孩子的內心力量,使他成為一個心智能量強大、能承擔後果、對應變化、解決問題和適應環境的人。

★把愛傳遞給孩子就是教育

  讓孩子感受到精神能量,不僅是讓孩子知道你在關心他,而是你真正理解他,知道他的難處,了解他的希望和夢想。讓孩子從教育者身上知道,人有尊嚴、有力量,就可以突破眼前的一切困境。更重要的是,只要人們相互的善意和愛,就能讓人煥發出特別的光彩。

  醫藥學上有一種「安慰劑」,本身並無特別藥效,但是只要事先經過醫生對病人暗示療效,不少服用安慰劑患者的病情同樣能夠得到改善。可見人的精神力量之強大,是可以出現奇蹟的。

  精神能量不是安慰劑,更無需欺騙,只要教育者將自己的善意、沉著、關懷與愛傳遞給孩子,孩子就能吸收並發揮這些偉大的力量,就能變得強大、有安全感、充滿自信。這比孩子某次考了好成績,上了好學校重要得多,也比任何知識和技能的傳遞都關鍵。

★成績好,一樣會厭學

  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有不少成績好的孩子其實也是厭學的;也就是說,厭學與否,和成績好壞沒有必然的關係。那些厭學的「好孩子」們,或許可以更快掌握考試的訣竅,但他們心中對學習同樣是厭惡的,也更知道如何在老師和家長面前偽裝自己內心的真實聲音。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雖然看似學習得不錯,但內心卻是冰冷的,甚至是缺乏安全感的。他們同樣需要在別人不斷的讚美中才能找到學習的動力;一旦出現了批評和質疑,內心便無法承受。

  不少外表看起來很優秀的好孩子,突然之間成績會一落千丈,家長和老師往往只知道從學習方法上去找問題、找方法,或是從他的人際關係去挖掘可能的原因,卻總是忽略對孩子內心的關懷與了解。當孩子的內心感到恐慌時,學什麼、怎麼學,都是沒有用的!

~以上資料摘自《方法用對了,教孩子就不累》林格◎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5059602
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林格
推薦2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寧靜姐
behappy

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林格

教育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用你的心靈去感應孩子的心靈

  經常有人問我,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我通常會用四個字來回答-「心靈感應」。這裡所說的心靈感應,絕非是那種江湖術士的通靈術,而是指兩個心靈之間的高度默契。甲骨文的「教」這個字,右邊是個「文」字旁,中間有一個「心」字。現在的漢字經過幾次演化後,那個「心」看不見了。從本質上說,教育就是「以心靈感應心靈」的過程。

★「心」是一切經驗的基礎

  對教育本質的解釋有很多說法,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我之所以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心靈之間的感應,是從東方文化的核心價值去看的。相對於西方文化的分析、邏輯和抽象,東方文化較側重模糊、概括和覺悟。但不論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若從「自身發展」這個根本問題進行思考,東西方似乎又是統一的,沒有根本上的差別,性質都相同,只是表現的內容和形式不同而已。

  <二十四孝>裡有一個「囓指心痛」的故事:孔子的學生曾參對母親很孝順。有一天去山裡砍柴,家裡來了客人,他母親等了很久,見兒子還沒有回來,母親急得就咬了自己的手指。這時孝順的曾參忽然感到一陣心痛,就知道家中應該有事,於是急忙背柴回家。這就是母子間的心靈感應。

  「心」是一切經驗的基礎,它可以創造快樂,也可以帶來痛苦;它創造生,也創造死。「心」的第一個層面是「凡夫心」,這是會思考、謀畫、欲求、操縱的心;也是會暴怒、猶疑不定、反覆無常的心。但是,除了凡夫心之外,我們還有一個更深層的本性,那是永恆的、不被死亡及任何外界事物觸及的心,那是萬事萬物的核心。

  在教育的過程中,如果我們過於依賴大腦,依賴心理學技術,依賴知識的傳遞,就會使我們的心靈失去了知覺、感應的能力。唯有能夠感應到身邊的每一個人、事、物的本質,才能活潑我們的生命,讓它自由。

★教育須回歸到心靈深處

  歷史上東西方的聖人先哲都用了不同的詞彙來闡述這個基本的心性:基督教稱它為「上帝」,印度教徒叫它「婆羅門」,佛教徒說那叫做「佛性」。所有宗教都有一個基本核心,就是這個根本的心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種種情緒、思想和慾望所主宰。但儘管如此,我們依然能極其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另一個平靜清明的心靈;可能是在欣賞一首美好的曲子時,可能是在寧靜的大自然中流連時,可能是在品嚐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時。當我們看到雪花翩翩飄下,看到太陽緩緩升起,看到一束光線射進屋裡,都能瞥見自己內心深處那無比的寧靜和美好。這些光明、安祥、喜悅的感覺,都曾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這就是那不變不滅的「心」在作用。

  慾望使我們存在,而心靈決定我們存在的品質。身處陋巷的顏回,只有粗糧清水,但仍快樂無比;宗教的苦行者可以在極其惡劣的生存條件下,感受到常人難以想像的幸福。所以,「幸福」不是看你得到多少、擁有多少,而是看你可以感受到多少。

★孩子才是教育的主體

  回歸心靈深處,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的徹底改變。從向外看轉為向內看,從關注外在物質的追求,轉回到凝神觸摸自己的內在生命。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難以理解的全新生命體驗。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內在的恐懼,難免會不自覺的去迴避向內看的生活,甚至為擺脫這種莫名壓力,更留戀在刺激熱鬧、吵雜忙碌的外在生活。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裡,人們往往把「向內看」的反思與修練,視為一種怯懦和消極的行為。我們不斷埋怨生活過於忙碌,但卻依然忙錄如故,為什麼?難道就是為了忙著賺更多錢,然後找時間去「休閒」嗎?

  過去幾十年的教育從未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體,多是以知識傳授為思考中心,來設計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把孩子當做知識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識的主宰者。孩子無論何時何地都只是個「被教育」的對象,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始終處於被動、消極的地位。我要毫不客氣地說,如果教育無法做到讓孩子心靈感動,將是一場虛幻的泡沫,教育的期待成果將離我們越來越遠。

~以上資料摘自《方法用對了,教孩子就不累》林格◎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505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