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自《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精神科醫師,沒說的事》,作者鄭光男,博思智庫出版】
父母對待兒女的方式,就像一本存摺,每天可以很用心的存進一點東西,或是無止盡的虛耗,無論是哪種結果,都會在日後的帳本上看到。
心靈上的創傷對容易復發的憂鬱症,扮演著重要的關鍵。
兒時受虐病患,和擁有正常童年的病患相較,罹患長期憂鬱症的可能性倍增。
兒虐經驗對於當事人來說,類似經歷重大天災人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受虐兒的成長過程,往往伴隨著憂鬱症等精神狀況。
英國研究發現,兒時壓力過大或受虐的病患,利用藥物及心理治療效果也不佳,建議醫師及科學家應及早尋求新的治療方式。
刊登於「當代生物」(Current Biology)期刊的報告,研究人員掃描大腦,探索身體受虐或家暴對孩子情緒發展的影響,發現暴露於前述情況下的孩子,腦內兩區活動增加,和看到生氣臉部圖片的孩子一樣。
「對如憤怒這類威脅暗示反應變強烈,或許代表這些孩子短時間內的一種慣性反應,幫助他們避開危險。但是這類反應恐有神經生物學潛在風險,易在之後罹患如憂鬱症等精神疾病。」主持這項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專家麥克羅利(Eamon McCrory)說。
對於患者本身經歷的重大的失落或者虐待,所造成的殺傷力,如果不是當事人,很難想像到底有多大。就功能性醫學角度而言,心理壓力是否過度負荷,對於身心健康佔有重大的比例。
透過這樣的臨床處理,也讓我理解到憂鬱症患者,若是有明顯過去的受虐、失落或者驚嚇,想透過一般精神科門診的抗憂鬱藥劑,或其他精神科藥物來控制,效果並不佳。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楊欣潔】
憂鬱症是一種情感性疾病,受到生理、心理以及環境共同影響。
在生理上,有家族史的民眾有較高的機率罹病;心理上,具追求完美、好強或神經質等特質,是憂鬱症高危險族群;環境上,當生活中遇到壓力,無法排解,造成強烈挫折感,也可能造成影響,例如讀者提到罹癌後,接二連三出現養父過世、孩子智能有問題等,長期處於重大壓力下,無從抒發。
|
圖/聯合報提供 |
|
憂鬱症共有九大症狀,包含憂鬱的情緒、罪惡感、自殺念頭、睡眠障礙、活動量減少、不明疾病症狀、胃口食欲減退、妄想、性欲減退等,多數患者較常出現睡眠障礙及情緒低落,但並非有這些症狀就是憂鬱症,應持續兩周以上且頻率頻繁,才算罹患憂鬱症。
憂鬱症患者在腦神經科學分析下,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分泌不足,治療方式也與發病成因一樣,得以三種方式綜合治療,包含生理、心理以及環境。
除了服用抗鬱劑等藥物治療,也要依狀況定期接受心理諮商,特別是在環境上,家人也要正向積極的給予患者支持還有鼓勵。
通常憂鬱症急性期時,醫師會建議住院,避免患者自殺,但急性期後,就應回復正常生活,與人互動、規律生活都有助於康復。
讀者參加讀經活動、念故事給孩子聽,就顯現了很好的恢復力,提升自己存在的價值來對抗疾病。這些活動不但能讓讀者轉移注意力,更安心養病,念故事給孩子聽,同時也是助人行為,提升自我價值感,又能與他人互動,對病情是很好的幫助。
預防憂鬱症有四個要訣,好睡、好吃、好動以及好笑。規律且超過七小時的睡眠,睡眠充足,多巴胺、血清素等也會分泌足夠;營養均衡,多吃香蕉、魚油以及乳製品可改善焦慮;運動和大笑也可促進多巴胺、血清素等讓心情變好的激素分泌。
八成以上的憂鬱症患者都可痊癒,若控制良好,也不會復發。
憂鬱症患者病識感低,常錯過治療黃金時間,建議民眾定期檢測。
(諮詢/耕莘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