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扎蕾絲表示,孩童使用智能手機上網很普遍,部分孩童透過建立虛假線上個人檔案冒充其他同學,發送傷害性的簡訊和圖片、在網際網路上發表惡意評論,或任何使用線上工具騷擾其他孩童,進行線上攻擊,有的在社交網路上廣泛傳播。網上匿名展示他們扮酷的願望,在網上炫耀平時不敢說的髒話。這些行為頻頻發生在網路空間裡,但家長和老師卻不容易察覺。
談到家長能在這些方面做些什麼,岡扎蕾絲表示,要從小教會孩童正確的行為規範。經常叮囑他們:如果有些言辭不能當面說,也不該在發送簡訊或留言中使用。並詢問孩童是否獲悉有人遭受網路霸凌,也要求孩子為傷害別人的行為承擔後果。更提醒孩童:如果參與侮辱別人的行為,父母一定會沒收他們的手機和電腦。
岡扎蕾絲提醒年齡十歲至13歲的孩童家長,要監控孩童使用網路方式,觀察孩子張貼了什麼內容,堅持檢查他們的手機短訊。告訴孩子一旦被騷擾,不要還擊,而應立即封鎖收到的騷擾,並告知父母或信任的成人。孩童不應刪除騷擾訊息,因為需要用這些作為證據,並向電話或網路服務供應商回報。對於私人資訊,如果不想讓人看到這些內容,最好不要張貼和發送。提醒孩童不要惹事生非,確保孩童在網路聊天時保持禮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