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優秀教育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AL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親子家庭【優秀教育】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內教育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均優質化:十二年國教的兩難任務
 瀏覽1,491|回應0推薦1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寧靜姐

均優質化:十二年國教的兩難任務

本報昨日報導:十二年國教實施後,「特招生」與「免試生」是否同堂上課,在各校出現差異。倘若各校不同,形成一國兩制;校內分開,又成一校兩制。

十二年國教的總目標是「均優質化」,期能做到「既均質化/又優質化」。但在相當程度上,這卻一個兩難的目標;因為,均即不易照顧優,優即不易照顧均。「特招生」與「免試生」即是這個兩難問題的根源,既有「特招生」即不均,既有「免試生」即不可能個個皆優。

十二年國教的難題,是在既要追求「優質化」,以維國家競爭力,這是必須有「特招生」或「特色生」的原因;亦要追求「均質化」,以維國民的平等受教權,這就是「免試生」或「社區生」的部分。但既有「特色生」或「社區生」的區別,在基礎上就不再可能「均優質化」;未來能追求及應做到的當是:分頭做到「特招生系統內的均優質化」,及「免試生系統內的均優質化」。否則欲將「特招生」與「免試生」冶於一爐,而求其「均優質化」,那就根本不必分「特招生」與「免試生」,乾脆一律採學區免試制即可。

競爭與評比是任何教育體系皆不能缺少的機制。不能只主張「均質化」,僅強調立足點的平等;亦要追求「優質化」,容許頭頂線的差異。就理論上說,在初中以前的階段,應當全力減低學生在社經階級及地緣區域上的差異,力求其立足點的「均質化」(當然,不可能完全做到);但至高中階段,即應考慮學生個人資賦、性向及學習成就的差異,以求「優質化」。因而,國教延長至十二年後,仍必須維持「特招生」;否則「均質化」的教育若產生「平庸化」的效應,那將是國家社會難以承受的後果。

消除「明星高中」,是十二年國教的兩難困局。因為,若不消除明星高中,無法實施「均質化」的學區制,亦不能收容「免試生」;但是,若廢了明星高中,在教育體系的「優質化」即失去基地,那亦是國家的災難。於是,遂有「特色招生」及「特招班」的出現;說穿了,也就是沒有「明星高中」,但必須留下「明星班」。

十二年國教給國人的印象是強調「均質化」,但十二年國教之可能減損「優質化」至少亦應受到同等的重視。以歐美的教育來說,因私校體系先於公立學校出現,遂漸演成「公私分流」,私校「優質化」,公校「均質化」的現象;但我們的現狀卻是,「優質化」的明星高中大多是公立學校,如今要消除明星高中,「優質化」即失支柱。有心人在問:如今採「特招生」與「免試生」共校的做法,而主張「均優質化」,想要兩全其美,但這會不會是不可能的任務?

即以「特招生」、「免試生」是否同班上課的爭議言。若不能同班,也許被指違反「均質化」;但若同班,讓學生頂著「免試生」的標籤進入「特招班」,這難道是學生容易承擔的心理及課程負荷?至於「特招班」中的「免試生」若溢額,難道也要來一場「超額比序」?

談到「超額比序」,也許才是十二年國教面對的最大問題。免試升入社區高中,是十二年國教的原始及基本目標;如今卻因「超額」問題,使學生面對更漫無標準、甚至更加重負荷的「比序」,其得失損益即難論矣。

教育必須與社會銜接,也必須與世界銜接;這是一個自由競爭的社會,也是一個開放競爭的世界。不能提升競爭力的教育,即不可能有高度競爭力的國家。十二年國教將提升「均質化」的成就,卻也打破了現行「優質化」的體制。所以,未來可能會在十二年國教體系外,另外出現以私校為主及以「優質化」為主的補充機制;但在這個新的架構出現及成熟以前,十二年國教必須勉力同時承擔「均質化」與「優質化」的兩難任務,而且在同一校區之內。

我們的建議是,忘掉「將十二年國教整體均優質化」的口號,努力分頭做到「特招生系統內的均優質化」,及「免試生系統內的均優質化」;否則,將二者冶於一爐,可能相互牽制,兩敗俱傷。不過,接下來的問題是:必須預先防範「特招生」與「免試生」在大學甄試體制中的標籤化,否則「特招生」必會發生增班的壓力。

【2012/11/02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均優質化:十二年國教的兩難任務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471777.shtml#ixzz2B1thckUd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