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合併推動辦法通過,教育部有權要求國立大學整併,而不需校務會議同意,最快9月召開審議委員會,成員包括企業界代表。
少子化問題衝擊大學招生,教育部將積極推動大學整併,但是私校有憲法保障私人興學的護身符,教育部無法強迫私校退場,將從國立大學整併著手,而且整併案不需要大學校務會議通過,改由教育部強勢主導,教育部最快9月將召開國立大學整併審議委員會,成員包括企業界代表,研擬整併指標,提出國立大學整併的建議案。
學生少、學校多 大學密度世界最高
台灣地理面積很小,大學校數卻多達162校,包括53所國立、109所私立,密度堪稱全世界最高,面對少子化危機,整併是一條出路,然而為何不先推私校退場?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指出,憲法保障私人興學,即使私校只剩200名學生,董事會仍願意辦學,教育部若硬要私校關門,恐有違憲之虞;至於推動國立大學整併,則是配合立法院修改大學法,賦與教育部更大的行政權,可以避開大學校務會議這關,直接主導國立大學整併案。 教育部配合大學法修法,日前完成「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將由部長或政務次長擔任合併推動審議會召集人,強勢主導哪些國立大學可以整併,教育部甚至有權直接要求兩個國立大學直接合併,不需經過校務會議通過,最快9月訂出國立大學合併指標。
不影響招生名額 偏遠區大學不整併
過去國立大學合併案需經兩校校務會議通過合併案,但過程中會因為教育部要編列多少預算補助、人事員額該如何處理等,合併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去年立法院修大學法第七條,讓教育部可訂定合併計畫,成為「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的法源依據,教育部組成「合併推動審議會」,根據學校規模、每校學術領域分布、學校分配給學生的教育資源,以及地理位置等條件,進行合併評估。何卓飛表示,會先考量各種指標,讓整併後的國立大學擁有最佳的經濟規模,他也強調,國立大學的招生名額合併後將維持不變,不會損及學生權益。偏遠地區的國立大學也必須保存,例如台東大學、澎湖科大等都不會被其他學校合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