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15日糾正教育部獎勵大學機制分配不公,以致教授忙於研究、追求在國外期刊的論文發表數,輕忽大學實用技藝傳授。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指出,如果大學埋首研究,勢必偏廢其它功能。
糾正案指出,教育部提出的大學評鑑方式與獎勵制度,過於強調研究數量、論文發表、學位獲得;輕忽教學與服務品質等難以量化的部分,品德教育獎助也逐年降低,導致大學「有腦無心」。周祝瑛在<反對獨尊SSCI、SCI,找回大學精神>文中提出警告,認為大學過於專注部分期刊(SSCI、SCI)論文發表,部分研究成果甚至無助於台灣學術界。
周祝瑛表示,人文社會學科的學術研究成就,難以在短時間內有突破性的發展,「把理、工、醫、農跟人文社會論文一起計算學術排名,從本質上就是一種荒謬的行為。」大學應講究多元發展,避免以共同、定量的評鑑指標(SSCI、SCI等),讓大學發展趨向齊一化。
周祝瑛認為,除了大學評鑑外,教育部許多重要獎項與或是教授的升等及福利,也幾乎都以學術論文的發表數為評量標準,教授耗費時間與資源從事研究,剩餘的資源無法公平的分配給教學、社會服務等功能。
政大政治系前教授郭立民曾連續兩年獲教學特優獎,卻因18年內未有論文產出,校方去年不予續聘。
台灣大學政治系學生陳乙棋認為,政策經費補助引導學校往研究導向傾斜,對於真心想從事教學的教授而言,等於是半強迫地要求他們發表論文。「我覺得這樣是政治凌駕於學術,讓政策影響大學治學方針。
」
台大醫學系學生陳亮甫認為,評鑑本身就是種不太健康的作法,教授忙著做研究,一定會對教學品質有影響,他認為大學評鑑應融入學生的學習成效與主觀評價。
高等教育司四科科長蔡忠益表示,大學評鑑是由各大學自訂目標,由教育部委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派人至各校審查,評分標準除論文發表外,專書、著作、藝文展演或是產學合作都在研究的評分範圍內。「但由於教學品質難以量化,對於監察院糾正的部分,教育部會再做規劃,並在102年提出改進的評鑑獎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