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優秀教育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AL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親子家庭【優秀教育】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談教養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怎樣的下一代
 瀏覽497|回應0推薦3

人間無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華碩
AL
寧靜姐

怎樣的下一代

以前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養不教,父之過」、「棒頭()出孝子」、「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色難」。古代有一個人,舜,是標準家暴下長大的孩子,而且家暴是父、繼母和弟弟全家人一起暴他一個,但是他還是依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簡直是天下獨一無二、前無先人、後無來者的大聖人。

我是四年級前段班,在那年代對父母還是「囝子郎,有耳無嘴」、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看的故事是24孝,還要感覺父母打得痛不痛,打得痛時要高興,表示父母身體健壯,感覺比較不痛時要難過憂心,因為父母身體不如前。

現在強調的是傾聽孩子的聲音,開的講座是「親子講座」(授課對象是親,不是子),要求父母要傾聽,要關懷孩子的感受,遣詞用字和行為要考慮孩子的感受,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言行和選擇。經常看到的報導是天下有不是的父母,無不是的孩子,子不學是父之過、環境的過、學校的過、社會的過、國家的過。

升學壓力

現在主張是不能給孩子壓力,尤其是升學的壓力。

家長團體說「12年國教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壓力,但教育部公布的草案,免試入學方式還要採計學生在校成績,反而會加深學生的壓力。」筆者雖然也認為要考試要採計在校成績就不是國教,但對「還要採計學生在校成績,反而會加深學生的壓力」這句話,深不以為然。

楊照201164日在聯合報的文章「沒理想只有考試辦法的十二年國教」,裏面提到:

多年來支持習慣支持國民黨從未動搖過的朋友,在兒子考完北北基聯測的那天晚上,兩夫妻猛搖頭異口同聲說:「這票投不下去了!真的投不下去了!」

這位朋友的兒子,平常在學校考試都名列前茅,八成可以順利考上第一志願,這樣的小孩,家長都覺得承受那麼大的壓力,那能有幾個家庭逃得過這種像是全家被剝了一層皮的感覺呢?

對楊照先生的說法,筆者同樣無法茍同。只要文憑至上是社會的主流價值,升學競爭就永遠不會消失。即使社會不再重視文憑,難道就不會有競爭力嗎?就業時的能力競爭一樣逃不掉,為了增強自己的能力競爭力,同樣必須去取得一些證照,受一些訓練和講習。

由於楊照先生提的是12年國教,不過12年國教還沒有開始實施,所以他指的應該是目前國中升高中階段的升學壓力,筆者有個今年高中畢業的孩子,他由國中到高中的求學階段應該是符合楊照文中的學生身份。

筆者的孩子就讀台北市的市立國中,國中三年電腦照玩,漫畫照看,每星期還有在外面學習的電子琴、素描各一堂課,完全沒有升高中學科科目的補習,每天晚上11時前就寢。這些生活作息都是他自己選擇,我們完全沒有干預。在他順利上了第一志願高中後,我常開玩笑的說,總算看到他在唸書了。孩子上了高中,由於是第一志願學校,同學的成績表現都在伯仲之間。筆者還是尊重孩子的自我安排,不對他做任何成績上的要求,他的電子琴學習到高二上才自己決定停止。即使在高三面臨選擇大學校系時,不要求他以醫學系為第一志願,結果他在校系申請時,竟然是選擇同一所大學文、理、醫、農學院各選一個系,筆者雖不以為然,但還是尊重他的興趣和評估。

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筆者的孩子資質優異。我想反問的是,壓力是來自父母自己,來自父母期許加諸孩子身上,還是來自孩子本身的自我期許?

再說回來,在筆者升學那年代,我們的升學考試是高中聯招、高職聯招和師範院校招考。就高中聯招而言,高雄有高雄的聯招,台南有台南的聯招,嘉義有嘉義的聯招,台北有台北的聯招,各自命題,各自分發。自己選擇一種、兩種考試參加,或三種考試全部參加;考區同樣是自己選擇,一試而定所參與的考試成敗。

只要有考試,必然有壓力,不管有無教改,不管是全國一致的國立編譯館版本、一綱多本還是一綱一本,壓力種類也許有不同,但壓力程度是相去不多的。老實說,就讀書的情形來說,孩子在國中時代比我那時代輕鬆多了。

想要沒有升高中的壓力,很簡單,高中採學區制,全部依戶籍地分發入學,超額或不足額就依目前小學升國中的方式處理。想要沒有升大學的壓力,很簡單,大學採學區制,全部依戶籍地分發入學,超額或不足額就依目前小學升國中的方式處理。想要沒有考研究所的壓力,很簡單,大學採學區制,全部依戶籍地分發入學,超額或不足額就依目前小學升國中的方式處理。想要沒有考博士班的壓力,很簡單,博士班採學區制,全部依戶籍地分發入學,超額或不足額就依目前小學升國中的方式處理。

壓力好壞

適度壓力才能有挑戰、有動機、有成就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會何會形成這樣的成語呢?

一直思考、鼓吹和推動為年輕人創造沒有壓力環境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方向呢?

曾經,加拿大政府為了保護鹿群,維持鹿的數目,減少鹿群受到狼群的攻擊,因而允許捕殺狼群。在獵人的狩獵追捕下狼群逐漸減少,幾年間鹿群迅速的增加。但是,有一年,鹿群突然爆發了瘟疫,幾乎有大半的鹿群死傳染病。生態學家研究發現,狼群是鹿群的天敵,也是鹿群的保健醫生。因為,被狼群追捕無法逃脫而成為野狼食物的鹿隻,原本是鹿群中較弱的族群,或是有疾病的鹿群,因這些鹿群被狼群獵殺了,使得鹿群中的疾病被消滅了。

另外還有一個故事,台灣早期外銷日本的大宗--鰻魚,常苦於運送途中的高死亡率。即使是在水箱中作了許多維生的努力,鰻魚的存活率始終不佳。後來,在每個水箱內放入一尾「土虱」(鬍仔鯰,塘虱魚)。這時為躲避「土虱」的攻擊,鰻魚都維持警戒狀態,從此鰻魚在運送過程中因死亡的損耗就大減了。

在北歐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相傳挪威漁夫為降低沙丁魚在遠洋運送過程中的死亡率,常在槽中放置鯰魚,藉由鯰魚的追逐,激發沙丁魚的求生本能,因而提高了沙丁魚的存活率。

高自殺率

2011523日中廣新聞報導:

「根據衛生署統計,98年的全國平均自殺率比97年減少了1.6%,不過15歲到24歲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卻增加了3.3%,而台北市每年大約有20名青少年死於自殺,自殺的原因,高達74是受到感情及人際關係影響,甚至調查也發現,年輕人遇到困難,將近一半的人不會找人協助。 

    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不減反升,根據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針對15-24歲的青少年進行相關分析,發現台北市每年約有20人死於自殺;500人發生過自殺行為,約佔總自殺企圖者的16%,也就是說,台北市每個月平均有將近2名青少年,因為自殺而失去寶貴的生命,40 多位青少年以自殺解決生活困境。 」

經筆者蒐尋衛生署提供的統計資料發現,1524歲青少年因自殺而死(不含自殺未遂)的數字及以90年為基期的成長率如下:

90180(基期)91218(21.1%)92223(23.9%)93222(23.3%)94264(46.7%)95237(31.7%)96238(32.2%)97201(11.7%)98203(12.8%)

報導中指出,98年的全國平均自殺率比97年減少了1.6%,不過15歲到24歲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卻增加了3.3%,而台北市每年大約有20名青少年死於自殺,自殺的原因,高達74是受到感情及人際關係影響。

為什麼全國平均自殺率減少1.6%15歲到24歲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卻增加了3.3%呢?其原因應該很多,不過報導中指出,高達74是受到感情及人際關係影響。

為什麼因感情及人際關係就要自殺呢,也許老人家會說:「吃飽太閒!」依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看,從最低層的「生理的需求(身體基本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社會關係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社會承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是不是因為那些自殺的15歲到24歲青少年,不需擔心生活的溫飽,也不需擔心未來的溫飽;沒有生活的目標,也沒有競爭的壓力。唯一會構成壓力的就只有談戀愛的順逆,就只有「要跟你好,不要跟你好,要跟你好,不要跟你好,要跟你好,不要跟你好」的人際關係壓力嗎?

想起筆者那年代,15歲到24歲,雖然也會想也會交朋友,但主要忙的是升學,忙的是求職,擔心的是考不上理想學校,擔心的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除了很有思想的人,大概沒幾個人有時間去思考要不要自殺的問題。

結語

桃園縣王姓男子退伍後不找工作,在家「啃老母」,要不到錢還打人,王母聲請保護令趕他出門,他繼續傳簡訊恐嚇,還破壞水管「斷水」逼媽媽外出拿錢給他;法官認為他長期且反覆騷擾母親,裁定羈押,前天再以六度違反保護令,判他一年四個月徒刑。桃園地院調查,王姓男子退伍後,整天遊手好閒、泡網咖,沒錢就向媽媽伸手,王母平常在餐廳幫忙,賺錢不多,無法滿足兒子需求,換來兒子叫罵、毆打。

有關年輕人的名詞,現在出現了很多比較負面的名詞,如啃老族、月光族、飛特族、尼特族、歸巢族、草莓族、蜜桃世代、水蜜桃族、布丁族、豆腐族、繭居族、暴走族、洞洞族、吞世代。

想想,我們是否有期望下一代,是怎樣的下一代呢?!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464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