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優秀教育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AL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親子家庭【優秀教育】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教育時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評論/緊咬成績的教育 給了學生什麼
 瀏覽994|回應6推薦1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木蓮

評論/緊咬成績的教育 給了學生什麼

【聯合報╱鄭國權/高中生(中縣太平)】

前陣子和同學聊天時,我問一個很要好的同學:「你未來想要做什麼?」他望著我,笑著說:「可能是藝術系之類的大學吧!」我搖頭,說:「不是,像是你會表演魔術,要不要考慮當個魔術師呢?」他笑笑的揮著手:「不行,魔術只是個興趣,在台灣靠這個根本不能成什麼氣候。」聽到這句話,我的心突然下起了暴風雪。

近年來教育政策開始著重「創意」,要重新導向「全人」的教育發展,進而擴充所謂藝術生活、音樂等科目,但實際上,學校排課排得緊,課程壓縮,乾脆把這些「副科」犧牲掉,拿來排給主科。

藝術、音樂,兩節足以解放心靈、用心聆聽自我的課程,因為課程不足而被犧牲掉。培養創造能力或藝術涵養不說,光是所謂的正課就讓學生們腦袋抽搐,有些更是放學後直奔補習班繼續拚命,課業壓力大,自由時間少,教科書一本一本疊起,簡直快比一個成人還高。孩童在這麼高壓的情況下,別說什麼激發創造、促進自我涵養了,就連神經能不能正常都還是個問題呢。

政府積極教改,拚命提倡創意理念,效果卻有限,理由很簡單:最基本的方向仍舊未改變。雖然標榜新方法、新方式,但實質內容卻是教學內容刪減,學生所學支離破碎;學術並重的狀況不再,而是以學科為優先考慮。最危險的仍舊是以成績來對學生分門別類,不管是國中基測、大學學測或指考,仍然是用成績來考慮一切。學生想要自我實現,勇於追逐夢想,卻常被家長以先考好再說而胎死腹中。國中壓抑、高中仍舊要壓抑,一個夢想的種子,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萎縮;一個才華洋溢的孩子,隨著時間流逝,漸漸成為升學主義下的考試機器。

曾經有一句廣告詞說:「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創造來自孩童的興趣、好奇心的驅使才會出現,可惜我們的教育仍舊緊咬著成績不放。對於學生們,除了國英數社自然之外,讓人不禁想問:教育,到底給了我們什麼?

【2010/06/25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盲升學、拚考試 搞出社會毒瘤
推薦1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木蓮

我覺得台灣的教育真的是爛透了。教育上的問題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台灣社會,舉凡各類社會問題都和教育有關,而失敗的教育造就了不完美的社會和更失敗的民主教育

從我受教育以來,上課、讀書只為考試,考試又為升學。可悲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讀書升學是為了什麼。只是盲目的讀書,更有人因為被學校、老師甚至家長給放棄,最後和社會脫節,成了社會的毒瘤。

令人頭痛的治安問題,除了社會因素外,就是教育的失敗。一個簡單的解釋是,因為我們方向錯誤,太注重學科成就而忽略其他方面,很多具有這方面天賦的孩子得不到讚美和鼓勵,被忽略了。一個藝術家或音樂家,就被葬送在偏狹的觀念裡。更多小孩子無法在考試中獲得成就,因而放棄了自己。小孩錯了嗎?

經由教育改革,許多問題都能解決,可惜社會是最大的阻力。人民總希望政策能立竿見效,但是教改卻非朝夕見效,政客都不想碰避免麻煩。即使有政策提出,又會被社會大眾批評,或是一昧反對,這些也是源自失敗的教育,只教孩子考試解題,沒教他們思考。

有良好的教育環境,才有高素質的國民,這樣,才有民主政治和更高水準的經濟成長

【2010/06/2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台灣的教育 不能給什麼/海德堡大學交換生
推薦1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木蓮

台灣的教育 不能給什麼

見昨日「緊咬成績的教育給了學生什麼」一文,深有同感。我在德國求學近一年,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對這位學弟,我的答案只有一個:台灣的教育不但沒有給你什麼,甚至會害了你。

回想當年高中藝能科,不是算數學,就是睡覺補眠,老師也應景的關燈放影片,這是台灣高中的師生共識。但為什麼大家要這麼費勁的算數學算物理?因為台灣的數學物理充滿著花式技巧。

筆者曾閱讀德法捷三國的高中參考書,都是點到為止,可是數學課本到高中最後一年都出現了積分符號,而台灣卻沒有。顯然,歐洲的高中是為學生的大學生涯著想,而台灣高中卻把人人當作「小牛頓」和「小高斯」在做訓練。

這樣的學習模式讓某些科目日漸萎縮,而筆者在乎的語言課更是致命。歐洲的高中均要求學生要學習兩種外語,第一外語是英語,第二外語則隨個人興趣,因此歐洲大一生至少通三種語言。

台灣高中如此「專業化」,大學卻是罕見的「通才化」,教育部要求大家修廿幾個通識學分,為的是涵養在高中不曾被滋潤過的內涵。

事實上,德國根本沒有所謂的大學通識課程,大學是培養專才的學術機構,通才教育應該交由高中,但台灣卻將兩者顛倒,高中偏廢,大學補救,顧此失彼,既沒陶冶到大家性情,又浪費專業學習的時間。

【2010/06/26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孰以致之
    回應給: 寧靜姐(inyi) 推薦2


人間無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木蓮
時和

醉夢國中高中是在南部鄉下讀私立學校

音樂課美術課體育課到月考前

老師就自動改成自習課

讓我們溫書。

因此我無法想像建中的做法

一點也不升學主義。

這到底是城鄉差距

還是校長

還是老師

還是家長

所造成的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4026769
師資及教書態度也很重要
推薦2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木蓮
時和

我一直是在正常環境長大的人,所以求學期間並沒有藝能科被挪用的事情。老公在鄉下長大,一直到高中才接觸到音樂美術等科目,所以老公在高中被當掉的兩科就是音樂和美術。

也許是這些藝能科及體育科長期被漠視,所以很多老師的課程沒有內容,也沒有敎學生技巧。

記得兒子念國中的時候,回家抱怨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只丟給他們幾顆籃球,然後人就不見了。兒子說他都不懂籃球規則,及籃球的技巧。

中南部學校的借課情況比較嚴重,北部的學校還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時和 求學的過程中,也不曾落掉過任何一堂音樂和美術課
推薦2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木蓮
寧靜姐

相信 台北市的明星高中和 時和 的經驗是相同的。

師資齊全,哪可能落掉任何一堂音樂和美術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4026095
不同學校不同做法
推薦3


人間無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木蓮
寧靜姐
時和

筆者小孩在建中

有些事我真的搞不懂

讀書就讀書嘛

要他們學拍電影

教他們剪接配樂。

為兒子買了台數位攝影機

兒子自己編寫劇本還作曲

還翻聯絡簿去找了一位小學女同學來擔任女主角(建中沒有女同學)

同學自己勘景,自己當導演、場記、剪接

拍戲的事持續了一兩個月。

規定要去聽音樂會

規定要寫異國美食報告(當然就要花時間花錢去吃,才好意思請餐廳接受訪問)

每學期和寒暑假總有課外書要讀要寫報告

軍訓課做報告

英文課要做報告

音樂課也要做專題報告

還沒放暑假,美術老師已經要求暑假要去看展覽和寫報告

更離譜的是竟然有音樂課借數學課補課的事

都已經高二

明年初就要學測了耶。

像這樣是給學生壓力

但應該不是緊咬成績吧(學科成績)。

所以

應該是不同學校有不同文化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402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