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外文系今年決定指考科目不考數乙,引起震撼。從選才角度著眼,大學科系自行決定指定考試科目,理所當然。從學生投考角度著眼,專攻心儀科系的指考科目,無可厚非。
然而,在升學主義瀰漫,考試領導教學的台灣教育現實之下,大學招生考科所牽涉的,絕不僅止於考生與招生科系;它更鑲嵌在整個教育體制與社會脈絡中,不但深刻影響高中教育整體發展,也影響學生長期生涯發展。
回顧台灣的大學招生考試史,大學聯考在民國四十三年開始分組考試,而後高中才漸漸有社會與自然的分組。雖說分組是為了學生根據性向與興趣有所選擇,但在惡性升學競爭的情形下,卻出現不少問題。例如,當年有些學校竟然強制將成績較差的學生分入社會組,以致台北市教育局曾於民國六十二年通令高中不得強制分組。而民國六十年到八十五年的廿多年間,自然組的聯考錄取率都遠高於社會組,而不時出現增加社會組招生名額的呼籲。民國九十一年正式實施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後,考生得以跨組考試,又引發自然組學生跨考,可能擠壓社會組錄取機會的擔憂。
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的資料顯示,大學學測成績,社會組總平均分數顯著低自然組,其中落差最大的就屬數學科。社會組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多半是早期的學習經驗不佳,心生排斥。數學老師們原本應該更加費心,改善教學、提高學習動機。但分組制度不啻給了社會組數理老師怠惰的最佳藉口,更讓學生更輕言放棄數學。
正如昨天的讀者投書所說,數學可以培養邏輯推理與分析能力,是研究文史的助力而非阻力。在目前延後分流的趨勢之下,社會組早早放棄數學,無疑斷絕了學生未來轉讀理工的機會,甚至阻卻了欣賞數理世界、享用科技的信心。
大學人文科系指考不考數學,似乎照顧了學生性向,實際卻為高中社會組放棄數學推波助瀾,違反了「把每個學生都帶上來」的教育原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