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四年級生。在我們那個時代,尤其是中小學的時候,老師一句稱讚話,心花就可以開一朵。月考和各種比賽可以拿到獎狀,就可以心花朵朵開。學生在什麼時候可以拿到禮物呢?就只有在畢業典禮的時候,得到全勤獎,家長會長獎,校長獎,鄉民代表會主席獎,縣長獎的學生才會拿到獎品。
那時家長會送禮,但不是競求什麼,只是單純對老師表示謝意。那時家長會請求老師在自己的孩子不乖的時候,儘量處罰,因為不打不成器。
時代在變,社會在變,思想在變,財富在變,排名在變。不管對錯,誰不隨著變,就不會有人挺你,不會有人站在你身邊。
中時電子報在2009年7月11日報導,新竹縣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第二次月考數學考了95分,比第一次月考進步了41分,導師送她一個橡皮擦及一枝玉兔牌鉛筆,作為「最佳進步獎」鼓勵。但女童興高采烈回家炫耀「戰利品」時,卻被父親潑了冷水。這位在竹科台積電擔任主管的女童父親,對於老師送孩子五塊錢的文具用品相當不以為然,「我們家不需要這麼寒酸的東西!」。
另有一名男學童當選「環保小天使」,老師送他玩具小汽車。學童看了標籤價格後,馬上歸還老師,並表示,「這不是名牌,我不要!」。
在中國時報的報導裏竹科台積電主管,是一個不適任的父親,對老師鼓勵孩子的心意,不知道感謝老師,不知道趁機給予孩子正向的鼓勵,反而以「我們家不需要這麼寒酸的東西!」,把孩子得到榮譽的喜悅狠狠倒了一大盆冷水。而且給予孩子錯誤的價值觀,就是以金錢價額的高低來決定榮譽的大小,就是把榮譽物化,再也不容易感受到榮譽精神層面的意義。
報導裏的小男童,至少應該也是家境小康的孩子,而且是欠缺家教的孩子。因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不會對於別人好意的鼓勵及獎勵,回以「這不是名牌,我不要!」。
不過,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台灣社會的富裕,已讓人民在物質上無所缺憾,一般的物質幾乎無法給予台灣人民,無論是大人或小孩產生任何感動。
再加上多元價值的鼓吹,不適切的推動方式和錯誤的理解,使得傳統五倫崩解,群己關係也隨之潰散。天地君親師,大概只剩天(信仰的神)和君(上司)擁有剩餘的尊重。社會上對「尊敬程度」的高低,也逐漸變成以換算金錢的財富來計算。
筆者的內人也是擔任教職,本來也採用物質方式鼓勵表現進步和優秀孩子。有陣子以月考成績最好的那一班,她請全班喝珍奶(當然是自掏腰包)。可是她發現除了在口味調查上滿費事外,有些學生喝了幾口就丟掉了,令她感覺好意受到蹧蹋受挫。曾經請孩子吃巧克力,孩子在看到巧克力的品牌不是他所愛的,臉上冷漠立即顯露出來,更令她情緒相當受挫。內人後來就改變做法,不再給予孩子物質獎勵,只對明顯進步的學生,成績優秀學生公開表揚。
在此建議所有想鼓勵孩子的老師,不要再以實際物質為獎勵。因為,在目前台灣錢淹腳目的環境以及一切向錢看的氛圍中,以老師自掏腰包所能提供的獎品,大概沒有可以在物質上讓學生驚喜的東西。老師們與其「自取其辱」,還不如回復到純精神層面的榮譽獎勵,更有教育上的意義!
讓我們教導孩子榮譽是什麼,讓我們教導孩子彼此的尊重是什麼。
雖然對那些孩子的家長我們無能為力,但為了國家的未來著想,讓我們試著讓孩子學會一些良好公民應有的素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