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各地83個家長與教育團體,2009年7月12日下午頂著34度高溫,在自由廣場前集結出發,最後在凱達格蘭大道前,盼總統馬英九能聽到家長們要免試的12年國教的心聲。遊行隊伍以家長為主,還有許多國小、國中、高中和大學生,手拉著「我要免試的12年國教」、「免試、優質、快樂、競爭力」與「不要採計在校成績」等布條,高喊「教育不能等,救救下一代,我要免試的12年國教」等口號。
台灣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四一○教改運動發起人黃武雄先生也發表文章說:「為什麼連紓解升學壓力這樣明白不過的事,都無法在台灣社會的主流菁英中形成共識?推動十二年國教、廣設高中大學,這些釋放學生心智的訴求,十多年來不是一波三折,窒礙難行,便是一實行就半調子。」
黃武雄先生認為「原因無他。我們社會的主流菁英,從心底就不相信紓解升學壓力是件好事。反過來,他們相信的是:要有升學壓力,人才會讀書,社會國家才會有競爭力。這是問題的關鍵。」
教育改革是人人會說,人人會講。筆者對教育沒有深入研究,不知道「求學」與「免試」的關係。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免試升學,就可以不用補習,不用考試而維持學習成果。
我更不知道,黃武雄先生所說的理想世界:「小心翼翼愛護每一個孩子身上,這個上天賜予的最最珍貴的特質,幫助他們打開經驗世界,打開知識視野,引領他們溶入文明創造,進入文明社會。但這項職責的前提是:紓解孩子們身上的外在壓力,啟動他們追求知識的內在熱情。把這件事做好,社會國家就會有競爭力。」,是不是在免試升學之後,就能順利達成。
假設高中可以免試了,那高中到大學這一階段呢?會不會有補習?會不會有考試?會不會有暑假還要補習?會不會有大考小考和抽考?
升大學不會有競爭?如果有競爭,那如何取得優勢而順利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學?
到時候是不是也會再發生「我要免試的16年國教」、「免試、優質、快樂、競爭力」與「不要採計在校成績」等訴求,會不會也有「教育不能等,救救下一代,我要免試的16年國教」等口號。
還是說,只要「免試12年國教」,全台各地83個家長與教育團體就滿足了。還是說,只要「免試12年國教」,學生就可以「免試、優質、快樂、競爭力」?
事實上免試升大學後就真的沒有競爭壓力了嗎?研究所、博士班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免試,從免試16年國教,再延長為免試18年國教,甚至免試20年國教,讓所有想升學的學生都可以「免試、優質、快樂、競爭力」,那不是更完美嗎?
筆者發現很多事象都很少去探討它真正的成因,很多措施都忽略了原來的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發燒就吃退燒藥。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目的?學習到為了什麼?為什麼教改那麼多年,除了國中一、二、三年級改成七、八、九年級,書包愈來愈重,需要讀的書愈來愈多,需要做的功課種類型式和內容愈來愈多?
教育,除了理想,還要考慮實務面的民族性、社會價值、家長心態、教師心態、教育行政管理階層的心態。
教育改革是不能在象牙塔中描繪,也不能只靠書面理論來推動的。
國教該幾年?免試該幾年?壓力從何而起?壓力從何而解?整個教育系統到底有多少環結?每個環結都是獨立而不為相互影響嗎?
國中生考基測、學測可憐?高中生考基測指考可憐?大學生考研究所可憐?研究生考博士班可憐?
到底我們該幾年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