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論壇前夕,大陸教育部公開表示承認台灣的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台灣學生可憑學測成績,直接申請大陸大學。加上之前大陸開放台灣學生參與大陸證照考試,一瞬間,大陸過去20年來對台灣產業、資金產生的磁吸效應又湧上心頭,抗拒的論點也非常相像,只是把產業、資金換成人才;一言以蔽之,台灣人才會大量流向對岸,進一步削弱台灣的競爭力。政府回應也驚人的類似:教育部次長表示,他對台灣高等教育有信心,台清交等頂尖大學的學生不會被「吸走」。
換言之,只有社會需求性低的非頂尖學生才會到對岸求學。十多年前,政府也告訴我們,出走的都是台灣要淘汰的勞力密集產業,等到政府發現競爭力此消彼長,戒急用忍就用來築壩,防禦外流;同樣的,現在也有呼聲拒絕承認大陸學歷,推遲兩岸學生交流。戒急用忍使台灣喪失了黃金十年,面對高教競爭態勢的改變,我們必須問,教育部或政府整體,戰略性思考在哪裡?
教育是一國軟實力的終極表現,因為教育囊括一國的社會制度、生活型態與價值取向,簡言之,就是文化的核心縮影。兩岸在進行經貿交流、人民交流後,下一步正應該進行深層的文化交流,而高教人才的交流即屬不可或缺的一環。
申言之,若兩岸和平是台灣的重要目標,則惟有價值接近、制度相仿才能確保和平可長可久,乃至兩岸共存共榮。而在文化統合過程中,更必須思索台灣的定位為何?台灣的大學應扮演什麼角色?我們的利基在哪裡?教育部短中長期目標又為何?
其實,台灣高教師、生,包括台清交名教授,早已赴彼岸教學、研究,大陸的全面開放祇是加速這種趨勢而已。但外移的師生均是單兵作戰,不可能替台灣學術機構或研究團隊在任何領域或議題爭取兩岸主導性地位。
再者,價值的內化需要時間。台灣目前雖開放大陸學生來台研修,惟時程多在二至四個月,蜻蜓點水無法深層交流。但要大陸學生停留至少一年以上,就必須考慮授予學位。此外,對吸引大陸人才而言,台灣相較於世界各國,在教育上占有文化及語言的優勢,尤以社會科學為然。若罔顧市場區隔而單看國際評比,台大也不過是124名,大陸的北大、清華與復旦排名均在台大之前,更不用說歐美名校了。
可是,若仔細觀察兩岸面臨的問題,會發現相似度遠高於西方,甚至香港、新加坡。以金融市場為例,英美近期專注於金融改革是為矯正過去對投資銀行的管制過寬,但兩岸金融業的主要問題卻都是在銀行同質性過高。又譬如英美產業界目前最重要的議題是去槓桿化,兩岸卻是如何建立品牌、取得關鍵技術或行銷管道。若我們在更細部的實務運作上加入文化因素,問題的雷同度將更大幅提升。不可諱言,台灣在類似諸多議題的研究、發展上,可能都超前大陸一步,而這種「台灣經驗」正是我們相較於世界各國的優勢所在。
綜言之,台灣不能被動、消極的回應兩岸交流,而應爭取積極、主導地位;在雙向、深度的指導原則下,選定重點領域強化兩岸學術交流。我們建議應立即承認至少部分大陸大學學歷,以外加名額方式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學位;特別在人文社會領域,政府更應投入資源成立跨校、甚至跨領域研究團隊,確立台灣在特定領域的研發領先地位,吸引資優陸生與學術人才。更進一步,則強化兩岸師資交流,共同研究,以及推動雙聯乃至三聯學位。莫讓高教重蹈戒急用忍覆轍,又喪失另一個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