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優秀教育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AL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親子家庭【優秀教育】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特別學習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成功條件不在聰明,在人格特質 \ 洪蘭
2008/08/22 16:17 瀏覽1,929|回應1推薦0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洪蘭  【本文摘錄自《遠見雜誌》2002/02

有人拿了一份補習班的宣傳品給我看,令我非常地吃驚。上面寫道,「愈聰明的人,記憶形成得愈早,那些智商超過180以上的天才兒童都記得一歲以前的事情,有一個天才兒童記得他胎兒期的事,這表示愈聰明的腦愈早成熟,有智慧的腦系統比他同年齡的孩子『醒來得早』……。」 

這段話完全沒有任何一點科學根據,在神經科學上,從來沒有任何的證據說~聰明的人早期的記憶力比較好。 

事實上,我們很難記得三歲以前的事情,因為在大腦中處理記憶的海馬迴尚未發展完成,這是為什麼我們有「童年失憶症」的緣故。(佛洛伊德看到了這個現象,給了它這個名字,但是當時的科學還不瞭解海馬迴的功能,因此佛洛伊德的解釋是不對的)。一般要到三、四歲才會對童年生活有所記憶。除非對某件事有很大的情緒成分(驚嚇、恐慌、哀傷等),例如目睹新生戲院大火、九二一地震,不然,童年的生活似流水般逝去,不會留下什麼痕跡。 

記憶的確與智慧有關,因為各種測驗都要用到記憶,但是真正的智慧不是訓練或補習班可以補強得到的。大腦的早熟也會使智慧早開竅,女生比男生成熟得早,所以小學的班長常是女生。 

但是大腦的早熟與以後的成就沒有一定關係。我們不是有個成語叫「大器晚成」嗎?更何況,成功的必要條件,並不是聰明,而是毅力。一個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人,卻一定是最有毅力的人,因為一分天才,九分努力。 

從古今中外這麼多成功人的例子看來,成功的條件不在聰明智慧,而在人格特質,聰明只是使這條路好走一點而已。現在的父母拚命賺錢,讓孩子去上才藝班、補習班,要讓孩子的智慧發展得更好,但是忽略了品德的培養,與情操的提升,而這些正是我們所謂的人格特質。沒有了這個條件,再聰明的孩子也不會成功,我們不是也有個成語叫「聰明反被聰明誤」嗎? 

這種不科學的說法到處可見,而且深入人心,但是隨便翻開報紙,就可以看到一大堆不科學的事情發生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 

最近,政府作莊,全民樂透,有人溜班回家,沐浴更衣,從裡到外換上神明指定的顏色,某個吉時,從東南方去找簽注站。乍聽之下,你會以為你活在中古世紀、民智未開的時代,不是在人類登上了月球、科學家在實驗室複製人的二十一世紀。更離譜的是,這些竟是受過大學教育的知識分子。 

另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是坊間流行指紋測腦紋,將孩子的十個手指紋輸入電腦,電腦就分析孩子的腦紋,預測他將來有多聰明,可以念幾個博士。出得起這個大價錢的父母,也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指紋和腦紋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除了兩者皆為獨一無二),假如這個孩子少一根手指頭,難道他大腦也少一塊嗎? 

台灣推行科學教育已經幾十年了,看起來我們還會有很遠的路要去走。



本文於 2008/08/22 16:18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如果聰明是天生
2008/08/25 12:28 推薦0


人間無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聰明是天生的

對既定事實討論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智慧是人生歷練形成的

那我們就該好好思考

怎樣累積世間智

有慧根的

則有看透人生的大智慧

***********************

至於成功的條件

我贊成洪蘭教授的主張

人格特質應該是佔相當重的比例

不過在此要說明的是

我覺得某事的"成功"是不帶整體的價值判斷

所以有些人雖在某事成功,卻失去其他百分之九十的東西。

既然這樣

還是回歸大智慧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2997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