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測社會科中的國文
97年第一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已經結束,大部分人都認為社會科題目偏易。只是連程度中上的學生都做錯的公民類科題目中,發現了值得注意的現象。題目如下:
一、第30題
下列是有關「法治」概念的相關解釋:「在民主國家,(甲)所有法律均由司法人員制定及執行,政府和人民都要遵守,但(乙)政府基於施政的需要不必受法律的約束,可以(丙)由總統依現況逕行公布法律,而且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丁)凡是違法的人都應受到處罰。」前述說法哪一項正確?
(A)甲 (B)乙 (C)丙 (D)丁
這樣的題目難在那裏?
只要理解課本內容的學生應該都會知道,法律要經立法院審議,三讀通過後,請總統公布。在法治政治下,政府應該依法行政。不管是政府或人民都必須遵守法律,違反法律都必須受到法律所定的處罰。
就這樣判斷,(甲)敘述「法律是由司法人員制定及執行」,當然是錯的。(乙)敘述政府不必受法律拘束,也是錯的。
(丁)敘述「凡是違法的人都應受到處罰。」這個選項就出問題了,有些聰明的學生想起刑法上的規定「未滿十四歲人之行為,不罰。」,所以他認為(丁)的敘述並不是正確答案。不過他忘了「不罰」只是不受「刑罰」,仍得處以「保安處分」(即少年事件處理法中的保護事件的處罰,如保護管束或感化教育等)。
(丙)敘述「由總統依現況逕行公布法律」,有些學生思考「公布法律」確實是總統的權責,因此就認為C是正確答案。
以C為正確答案的學生,當被問到丙敘述中的「逕行公布」是什麼意思的時候,他們的理解有兩種,一種是不知道「逕行」是什麼意思,只知道總統公布法律是沒有錯;另一種認知是「逕行公布」,就是總統直接公布,不須經過別人核可的意思。總之他們都無法理解到「依現況逕行公布」是指不經過立法院審議程序,總統就直接公布的意思。
這一題公布的參考答案是D,如前述情形而答錯的學生,是公民概念不清,還是國文理解能力出了問題呢?又或者是其他問題呢?
二、第47題
右列是小皓參加古蹟導覽的解說內容。根據內容判斷,政府的做法可以發揮下列何種功能?(解說內容:針對國內部分古物、古蹟建築因缺乏管理維護而毀損,近年政府廣邀學者專家做勘驗的工作並加以分級,不但方便管理,也讓後世子孫有機會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風貌。)
(A) 以制度落實文化資產的保存 (B)加強文化創新激發文化活力
(B) 保留文化資產以便待價而沽 (D)重新檢視文化以求去蕪存菁
這樣的題目難在那裏?
由於題幹中已明示是依解說內容判斷,所以必須就解說內容中所提到的事項所涉的功能,才是本題的正確答案,其他敘述再合理也不能是答案。
解說內容提到的事包括「因缺乏管理維護而毀損」、「廣邀學者專家做勘驗的工作並加以分級」、「方便管理」、「讓後世子孫有機會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風貌」。
我們據以檢視各選項之敘述,解說內容並無法得知是否有(B)敘述「文化創新激發文化活力」之情形,亦無(D)敘述「去蕪存菁」之情形。
至於(A)敘述「以制度落實文化資產的保存」及(B)敘述「保留文化資產以便待價而沽」之「保存」和「保留」,應可從「讓後世子孫有機會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風貌」得到其有此功能,故關鍵即在「以制度落實」及「以便待價而沽」。
就大人的看法「廣邀學者專家做勘驗的工作並加以分級」、「方便管理」應可推知有「以制度落實」此功能,但有些學生無法從上述文字推知有制度的涵義,因而不敢選此。
至於有沒有「以便待價而沽」的功能呢?問題就這樣發生了,選錯答案的學生有不知「待價而沽」是什麼意思,而認為古物、古蹟經過維護管理,價值提高了,所以就選C了。
這一題公布的參考答案是A,如前述情形而答錯的學生,是公民概念不清,還是國文理解能力出了問題呢?又或者是其他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