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兩大教育問題是:國中生升學壓力大,大家都想擠明星高中;還有,大學太多,學生素質下降。想同時解套,當務之急是增加教育經費,全面提升高中品質,讓社區高中都變成優質高中,升學壓力自然紓解;確保高中生有一定品質,就不會有人十八分也可上大學。
國內已有一百多所大學,高中生只要想念,幾乎都可進大學,但如果高中生的素質不夠好,充滿不是那麼優秀的大學生,國家競爭力就跟著下降。
我認識一些國立大學教授,退休後轉任私校,常抱怨學生素質差,高中沒教好。所以我認為,台灣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先提升高中品質,進而推動十二年國教,包括一綱多本在內的很多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教改多年》12年國教非得做
教改十幾年來,國小做得還不錯,國中卡在有升學壓力,影響教學正常化。但真正問題出在高中素質參差不齊。若社區高中也都辦得很好,大家願意就近入學,十二年國教就水到渠成。
高中老師素質已普遍提升,很多是研究所畢業,具有學術背景,但學校缺乏經費、軟硬體不足。教育部未來應編列更多預算給國立高中,擴辦目前的優質高中計畫,解除明星高中的迷思。
台灣進入新世紀,要定位為知識、科學之島,改善高中品質刻不容緩,雖然要花很多錢,但絕對值得。
一旦把高中教育辦好,國中、大學教育都會跟著改觀,屆時十二年國教一定會完成。以我們的經濟實力,和以知識為本的社會基礎,十二年國教非做不可。
教育部這幾年推動高中社區化,其實已出現成效,以我的故鄉高雄縣旗山鎮為例,早期成績好的學生,都到高雄市讀雄中、雄女;但現在旗山的旗美高中也辦得有聲有色,錄取優質大學的比率提高,愈來愈多學生就近入學。
明星高中》讓他們單獨招生
實施十二年國教之後,多數人留在社區讀優質高中,升學壓力大減。但傳統的明星高中不見得要轉為社區高中,在美國,也有許多強調菁英教育的科學、實驗高中,這類學校仍應存在,准其單招。
大學招生競爭激烈,現在是「買方市場」,許多高中生成績差,只想進大學混四年。但高中均質化之後,學生有一定程度,進大學會希望能學到東西,這會對學校產生壓力,辦學差的大學會面臨淘汰。
大學教授》教學研究應並重
提升大學品質,還要從師資著手。大學教授應教學、研究並重,一進大學,就有責任要教書,但要教好書;還是得做研究,但不見得是專業研究,而是和課程有關的教學研究。例如英文系老師不必然要做文學或語言學的研究,可以研發新的教學法或課程,提升教學成效也很重要。
少子化已開始衝擊大學招生,市場的淘汰機制本來就存在,但教育部不能只訂出退場機制,還要提前規畫配套措施。學校倒了,現有師生都將變成「社會負擔」,老師要怎麼資遣、轉業或轉任他校?學生要如何轉到他校就讀?都應先訂出一套善後規則,以免因應不及。
最近有人發動「萬人考大學」活動,想號召假考部隊,搞垮評鑑差的校系。我並不認同,他們憑什麼這樣做?我覺得要用正常的方式來解決。教育部已訂出系所評鑑未通過,隔年複評未過就停招的退場機制。社會的變動要穩穩地走,採激烈手段,會造成始料未及的副作用。
大陸學歷》依學術表現認證
新政府採認大陸學歷,勢在必行。方法很簡單,就是依照現制,把大陸學校當成外來學校,依其學術表現認證學歷,不見得每所大學都要採認。不能因政治因素,連北京大學這種學校都不採認。
新政府也應視不同學校的需求、特色,開放招收不同層次的大陸學生,例如台大想提升研究水準,就可招生大陸頂尖研究生,不見得要招大學生。
台灣學生要邁向世界,絕對要培養國際語文的能力,不能只是隨便說說而已,要能利用外語在國際場合發表專業演說,不能侷限英語,包括歐盟、日、韓、金磚四國等新興國家,都要訓練相關外語人才。
去中國化》問題會慢慢過去
現在許多國家都想搶進中國賺錢,卻因不了解華人文化而受阻。台灣最占優勢,也是最獨特的地方,就是承襲華人為主體的文化,未來台灣應該研究、發展華人世界的企業經營概念、策略及管理模式,將更具世界競爭力。
政府過去推動一連串「去中國化」的措施,我認為這個問題會慢慢過去。因為這次總統大選已清楚說明,刻意排斥中華文化,不被多數台灣人接受。
台灣本來就有多元文化的背景,一向容忍不同文化出現。文化有趨變性,可以融合、並存,又保留其原有特色。
國語是否改為華語、中正紀念堂是否要改名都可討論,取得社會共識才能做。當初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就是因為不符程序正義而被詬病。新政府應提升「境界」,不急著把名字改回來,但也應經社會充分討論之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