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綱幾本」變成信仰
雖然世間唯一的真理就是世間沒有真理,但是如果大家能理性討論的話,還是可以尋找出趨近真理的共識。不過我發現台灣很多事情都比較習慣以信仰的方式來操作,不常遵循理性思辯的方法。以信仰方式操作有個好處,就是主張者信仰堅定,追隨者方向堅定,而且不會輕易挑戰信仰的合理性。
不管一綱一本還是一綱百本,事實上學生用的都只是一本,都只接受一個老師依據一本書準備的教學指引,各種考試也就以那一本的內容為基礎進行準備。可是為了一綱幾本竟然成了一場信仰大戰,我實在搞不清楚有什麼實益,套一句陳水扁的話「有那麼嚴重嗎?」。以下列舉的是4月20日聯合報報導一場座談會和一個記者會裏的一些說法,順便提出我的疑惑:
一、教育的自由化最重要的就是教材的自由化,訂定課綱只是規範老師必須涵蓋哪些課程內容,至於如何教授這些內容則是老師的選擇,這是對老師專業的尊重,也是社會自由化、多元化下必然的做法。
「疑惑」------教材自由化,那為什麼不「一綱無本」?那為什麼不讓每一個老師都自己選擇自己認同的版本「一綱一師一本」,卻是「一校一本」呢?
「疑惑」------請把各版本拿來比,不同版本到底有多「自由化、多元化」?是有意義的差異、學習多元的差異、思想多元的差異,或只是文字差異?
「疑惑」------「一綱多本」,教師就會準備「自由化、多元化」的教材?「一綱一本」,教師就會沒有責任感的不準備「自由化、多元化」的教材?
二、由於「一綱多本」,所以命題較為靈活且測試的是學生基本的能力。難道我們希望回到只有一個標準本,命題只能從這一本書出,要學生把這唯一一本唸到滾瓜爛熟以應付基測嗎?這樣做就是減輕學生的負擔嗎?
「疑惑」-----「一綱多本」命題就靈活,「一綱一本」命題就不靈活?如果這樣的話,現在是「一綱多本」,應該絕大部分的命題都很靈活,真的是這樣嗎?出題靈活的老師是以多本命題,還是以一本命題呢?
「疑惑」-----現在「一綱多本」,每個學校的老師都以多本命題,基測也都以多本命題?
「疑惑」-----多本就不用唸熟弄懂,一本就必須要唸熟弄懂?多本就是減輕學生負擔,一本就是加重學生負擔?
三、北北基擬於五月份推動的「一綱一本共辦基測」,是加重學生考試壓力。
「疑惑」-----多本的全國基測,就可以減輕學生考試壓力?
四、新政府若走回「一綱一本」政策,將嚴重打擊六年來推動九年一貫的各地校本課程團隊,並且「掐死我國在課程、教學上的發展」,也帶來更多政治干預。
「疑惑」-----有「各地校本課程團隊」?
「疑惑」-----「一綱一本」就嚴重打擊「各地校本課程團隊」?「一綱多本」就不會打擊「各地校本課程團隊」?
「疑惑」----「一綱一本」就掐死我國在課程、教學上的發展?「一綱多本」就活化課程、教學發展?
「疑惑」-----「一綱一本」就帶來更多政治干預?「一綱多本」就不會以政治干預?
五、教科書開放,是教育在思想解嚴的關鍵作法,也是教學者掙脫威權的措施。推行一綱一本是把台灣教育帶回「統編本時代」,又重回教育戒嚴的狀態。
「疑惑」-----教科書開放,是教育在思想解嚴的關鍵作法,也是教學者掙脫威權的措施?這麼多年來,因為「教科書開放」的思想解嚴有多少?「教學者掙脫威權」又有多少?
「疑惑」-----一綱一本就會重回教育戒嚴的狀態?
六、一綱一本有使台灣教育與世界脫軌的風險,台灣會成為龜兔賽跑中的那隻兔子。
「疑惑」----多本就可以讓台灣教育與世界接軌,一本有使台灣教育與世界脫軌?
「疑惑」----多本,台灣就會成為龜兔賽跑中的那隻烏龜;一本,台灣就會成為龜兔賽跑中的那隻兔子?
七、小朋友從教科書以外的地方學到的比教科書裏頭更多;台灣要讓下一代多元學習才會有競爭力;基測如果考本就太可怕了,不能想像20年之後,台灣的孩子會因為這種教育變成什麼樣子。
「疑惑」----小朋友從教科書以外的地方學到的比教科書裏頭更多,那為什麼還要教科書?
「疑惑」----多本,下一代就可以多元學習,一本,下一代就不能多元學習?
「疑惑」----基測如果考一本就太可怕了?一本和多本就可以決定台灣孩子在20年以後的模樣?
八、應試教育之下智育會把德育和體育搞死。我是應試教育摧殘下的成果,一直到美國,美國的學習經驗才改變了我。我手下最出色的一位職員,不是台大的不是研究所畢業的。
「疑惑」----一本,智育會把德育和體育搞死;多本,智育就不會把德育和體育搞死?
「疑惑」----「我是應試教育摧殘下的成果,一直到美國,美國的學習經驗才改變了我。」這樣說,美國教育是成功的,美國教育是優於台灣的,美國教育是沒有問題的囉?
「疑惑」----手下最出色的一位職員,不是台大的不是研究所畢業的。這也和一本、多本有關?
九、過去一年國內探討教科書政策有八場研討會,研究超過七個國家的教科書制度,全部都認為必須走向一綱多本。
「疑惑」----既然一面倒向「一綱多本」,怎麼會出現主張一綱一本的「反主流」呢?
十、一綱一本引發外界質疑課程不中立的風險
「疑惑」----一本課程就會不中立,多本就不會不中立?,那怎麼沒有人談那「一綱」中不中立,教科書審定中不中立,多不多元?
十一、過去教育不斷教我們要交出自主權,而且刻意利用恐懼,當人們太害怕時就會交出自主權,把決定交給有權力的人,或者多數,但是這樣子專制也跟著萌芽了。
「疑惑」---一本就喪失自主權?老師面對一本就失去自主,面對多本中的一本就活力十足?
「疑惑」---一本是「刻意利用恐懼」,一本就會讓「專制」萌芽?
十二、如果未來的教育部執意要將一綱一本推向全國,一定會發生教育的新舊黨爭。
「疑惑」---當年推多本,雖有不同議論,沒有發生新舊黨爭。以後要推一本,就一定會發生新舊黨爭?
十三、一本基測,學生壓力只會更大,因為學生要同時準備考本的北市基測和考綱的全國基測。升學壓力大是因為我們把升學的門弄小了,為什麼政府不加快12年國教的推動腳步,把門弄大。
「疑惑」---全國基測真的是「考綱不考本」,那幹嘛不只讀綱,不讀本?
「疑惑」---「升學壓力大」的成因真的是因為「我們」把升學的門弄小了?
十四、兩次基測社會科各題的分析,其中每一題考的觀念都是每一個版本教科書有的才會考,學生只要讀好學校選的任何一本教科書就能因應基測。
「疑惑」---既然是每一題考的觀念都是每一個版本教科書有的才會考,恐懼何來?都是主張一綱一本的人製造出來的「恐懼瘟疫」?
「疑惑」---既然每一個版本教科書有的才會考,既然學生只要讀好學校選的任何一本教科書就能因應基測,那為何讀北北基的一綱一本的學生無法應付只「考綱的全國基測」,又如果北北基是一綱一本不自辦基測,那和「恰巧」北北基每一所學校都選同一本有什麼不同?
十四、這是政治人物在操弄大家的恐懼,謀取政治上的利益。
「疑惑」---一本,是政治人物在操弄大家的恐懼?在謀取政治上的利益?謀取什麼樣的政治利益?
十五、我小孩要轉學,我根本不考慮課本有沒有銜接的問題。我考慮的是校園裏對學生有沒有關懷,有沒有霸凌。老師不選書就會對他的教材沒有責任感,也會變笨。如果老師必須屈從全市票選的結果,他自己選的教材不算數,那他就對全市票選的教材失去責任感,以後也會把學生思考教材的事交給票選,自己會變笨。
「疑惑」---如果老師必須屈從全市票選的結果,他自己選的教材不算數,那他就對全市票選的教材失去責任感。那為什麼不會發生在一綱多本下的一校一本之下,為什麼不問「如果老師必須屈從全校票選的結果,他自己選的教材不算數,那他就對全校票選的教材失去責任感」
「疑惑」---老師對教材的責任感是來自這一本教科書是不是自己選的?是自己選的那一本,就負責任認真教?不是自己選的那一本,就失去責任感不認真教?那為什麼一綱多本不推「一綱一師多本」?
「疑惑」---老師他自己選的教材不算數,那他就對票選的教材失去責任感,以後也會把學生思考教材的事交給票選,自己會變笨?
十六、另有主張實施「一綱一本」,編輯不會用心編,品質會下降;實施「一綱多本」,為了市場競爭,編輯就會認真編,品質就會提高。
「疑惑」----教科書編者用不用心,書籍品質好與壞,教育主管機關毫無監管能力,毫無處理對策,因此只能透過有市場競爭壓力的「一綱多本」來管理?「一綱一本」的寫書者就會不用心,編輯就會不敬業?「一綱多本」的寫書者就一定會比「一綱一本」的寫書者用心?編輯群為了生意就一地會比較敬業?
如果真的一綱幾本真的這麼重要,如果一綱幾本會影響到老師的責任感,如果一綱幾本真的會影響到學生在20年後的模樣,那麼為了國家,為了下一代,任何投資都是值得的,也就是不應該只有「一綱多本」這一套,國家應該做到如下幾件事:
一、實施「一綱無本」:充分尊重老師的專業,絕對維護自由化和多元化,只有政府的一綱,再由每一個教師以其各自的專業負責任的編寫多元教材。
二、如果第一項在實務面做不到,退而求其次實施「一綱多本」,則所有教科書費用應由政府支付,讓反對者無法以「加重學生負擔」為藉口。
三、實施「一綱多本」,而且應該嚴格實施「一綱一師一本」:為求自由化、多元化和激發教師為自己所選教本負起責任,應嚴格實施「一綱一師一本」,禁止「一校一本」這種侵害教師專業自主權、迫害自由化和多元化的惡行,以抑制專制思想萌芽。
不過一綱幾本真的對國家影響如此重大嗎?除了以上的疑惑,我還有一些疑惑,那就是「一綱多本」真的就能排除政治干涉,等同於教材自由化和多元化嗎?
從以下的事例,我不敢樂觀以待:
一、台灣區的地方政府是幾級制:
在精省之後,台灣省和福建省於實質上是否仍存在雖有爭議,但形式上台灣地區還是有台灣省和福建省兩省主席和省政府的存在。再者直轄市與縣市政府、鄉鎮市政府分屬不同層級,亦相當明確。也就是說地方政府現行是兩級制還是三級制,應該會因不同著眼點而有不同的看法。可是95學年度上學期國中社會教科書將地方政府由三級制改成兩級制,出版商表示,若不這樣寫,就不能通過教科書審查。連這麼小的事,審定委員都如此堅持,如果遇到當權者意識形態所堅持的,審定委員更會痛下殺手。請問這樣的「一綱多本」真的就不同於「一綱一本」嗎?
二、除了一綱,還要標準用語:
2007年1月媒體報導,新版高中歷史第二冊《中國史》用詞大翻修!《本國史》改稱《中國史》,過去慣用的「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全改為「中國」;清末具革命正當性意涵的「起義」,如武昌起義、廣州起義等,一律改為中性用語的「起事」,內容並加入兩岸分合和統獨議題。此外,統編本時期冠在孫中山之前的「國父」一詞、以及提到國父、孫中山先生時,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也全從新版教科書中消失了。而為了超然、客觀地撰寫中國歷史,漢朝「征伐」或「征討」匈奴,改為「攻擊」匈奴;「秦始皇併滅六國,統一天下」中的「統一天下」刪除。2007年7月媒體再報導,教育部委託台灣歷史學會所做的教科書不當用詞檢核報告最近出爐,提出修改5000個不適合用詞,包括國劇改為中國京劇、明代改為中國明代等。教育部除了「壟斷」一綱訂定權外,還干預到「用詞」。請問這樣的「一綱多本」真的就不同於「一綱一本」嗎?
三、一綱多本的日本,教材如何自由化、多元化?
看看一綱多本日本政府對侵略中國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實是如何處理:
(一)1951年7月,高校的歷史課本中不見「侵略」一詞,改為「進出」二字。
(二)1955年2月,正式把中學『學習指導要領』的「侵略」一詞改為「進出」。
(三)1958年文部省修訂小學與中學學習指導要領、教科書用圖書檢定標準。1959年實施新訂標準之後,小學教科書的不合格比率高達82%。
(四)用詞大審定:除了「侵略」改成「進出」,「全滅」改為「玉碎」,「退卻」改為「徹退」,「敗戰」改為「終戰」,「軍隊」改為「自衛隊」,「戰車」改為「特車」,「檢閱」改為「檢定」,「收奪」(掠奪)改為「讓渡」,「抵抗運動」改為「暴動」,「彈壓」改為「鎖壓」,「專制」改為「統治」等。
日本政府這樣的一綱多本審定制,終於惹怒了日本國東京教育大學歷史教授家永三郎。家永三郎教授就是一綱多本中的一本教科書的著作者,為了自己所編撰的中學歷史教科書遭文部省的教科書審查委員會打回票,於1965年對政府提出首次控告,就這樣與政府打了32年的官司。在一綱一本下,要爭取教材多元化和自由化的路途也是這麼的漫長,請問,這樣的一綱多本與一綱一本又有什麼不同?
一綱一本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一綱多本同樣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請不要把它當做信仰,請不要把它當作不可觸碰的聖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