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我真的受夠啦~網站短片
在十年教改(一九九四開始)當中,「廢除聯考,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可說是各種教育主張裡,最響亮的三個口號。但是這三個口號,卻都是建立在錯誤的思想前提基礎上。
廣設高中大學的想法的盲點
先從廣設高中大學的想法說起,這些教改人士所謂的高中是指公立的普通高中,而不是高職;所謂的大學是指四年制大學,而不包括專科學校。
台灣的教育非常普及,在世界名列前茅,在中小學教育上,基本上沒有供應不足的問題,問題在於民眾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進入公立有名的普通高中。在教改之前的政策裡,高中和高職的學生比例是三比七,想進入公立高中,必須經過嚴格而激烈的升學競爭,這些學生學業能力較強,成就動機也相對較高,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學的比率高出高職生許多,三樣長處加起來,日後取得的社經地位較高,自是意料中事。
反觀進入高職的,絕大部是公立高中聯考的被淘汰者,而高職的教育為職業取向,目的在給予學生的技職能力,畢業後能直接就業,高職生在國中階段的學業成績本已不如普通高中生,加上高職教育對普通科目的要求較低,因此在考大學時,這些學生自然不是普通高中生的對手。大學聯考失利者,有的繼續讀專科學校,有的直接就業。
雖然說行行出狀元,高職生也有出類拔萃的人物,但是整體而言,高職生日後的社經成就,平均起來不如普通高中生,這是想當然爾的。但是這並不代表就是不公平,因為造成這現象是個別能力的差異,機會的差異固然有一些,但並不是嚴重到了不公平的地步。
主張廣設高中大學的人,背後的思想是:讓那些本來會被高中聯考淘汰去讀高職的學生,也能夠讀高中,也能夠上大學,如此,這些學生將來的成就和發展,就會和原來進普通高中和進一般大學的學生一樣。這個思想的最大盲點是,莫須有的製造出機會不公平的假象,而忽視了個別能力的差異。
另一個盲點是沒有想到,當供應變大時,需求自然相對變小,高中和大學的學歷自然貶值。就就業的角度來看,結果和沒有廣設高中大學的結果是差不多的。我個人要強調一點,我是贊成增加就學機會的,但是台灣就學機會很早就已經不是大問題了,廣設高中大學的主張,卻並不是從增加就學機會的角度出發,而是從未來社經地位發展來出發的。
在馬英九 網站裡貼出的這篇短片(請見上方聯結),以誇張的手法,道出在廣設大學後,學歷貶值的事實和現象,就是廣設大學的結果。
小班小校主張的盲點
老師們贊成小班制,表面的原因是認為如果學生人數少,相對的每個學生可以被照顧到的機會變多,但是真正的原因是,改作業、改考卷、家庭訪問的量可以減少。
學校固然有托兒的功能,但是學校並非托兒所,學校老師有超越只是看護學生的功能。台灣學校的教育,以集體教習為主,個別指導為輔,已經建立了一套常模和體制,從集體教習的角度來說,一個班十個人,和一個班五十個人,對老師來說,主要的差別是在作業和考卷等的批閱份量不同,就上課的效率來說,沒有什麼大差別,學生人數多,可能還有好處,因為比學生人數少可以做更多的教學安排。
從上課秩序的管理來說,事實證明,一個班十個人不會比一個班五十個人的班級好管。學生如果不聽指令,不參與學習活動,一個班就算只有兩個人,你都沒有辦法帶,唯一的解決方法是一對一。有經驗的老師應該不會反對說,上課時只要有一個學生搗蛋,而無法節制,不論班級人數多寡,這個課就進行不下去了。
至於個別輔導方面,在集體教習時候,一些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很可能也是其它學生的問題,當學生人數眾多時,在一時之間,能提出的問題自然也較多樣性,如果經由有效的解答(個別指導的解答不見得就會比較有效),學生個別指導的需要量就減少了。又何況,能提供個別指導的,不是只有老師一人,在大部份情形下,同儕的指導往往更為有效,因為同儕的語言溝通,往往比教師與學生之間容易易懂。所以,大的班級所需要老師加以個別指導的需要量如果比小的班級小,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並不值得驚奇。
美式教育迷信個別指導,注重小組討論與合作,老師們很少有大班集體教習的經驗和訓練,結果是造成個別指導的需要量更大,而小組討論和合作,為了協調所浪費的時間,經常多於真正工作的份量。
主張小校的想法和主張小班的想法很類似,他們顯然認為,一個小學校的資源會和大學校一樣,所以每個學生能用的資源就增多,這在事實上是很難做到的,小學校反而經常因陋就簡,即使能做到和大的學校一樣,因為每個學生使用不同資源的時間和份量有限,許多資源設備將造成閒設,形成浪費。
廢除聯考主張的盲點
不少人主張廢除聯考,是加有道德訴求的,他們認為聯考給學生帶來了太大的壓力,如果把聯考廢除了,壓力自然減掉了。殊不知,聯考的壓力是升學的壓力,在升學的壓力不減的情形下,有沒有聯考,壓力都還是存在的。這些人主張廢除聯考根本是鋸箭法,箭頭還留在身上,問題根本沒有解決。
這些人還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認為學習應該是快樂的事,不應該有壓力,而聯考正是製造壓力的來源。沒有聯考,真的壓力就會減少嗎?顯然不見得。其實壓力有健康的壓力和不健康的壓力,人生在世,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有壓力,有壓力不見得就會不快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如平原逸馬,易放難收。那有什麼沒有壓力的學習呢?
廣設高中大學,和廢除聯考結合起來,希望成就的是,不論賢智平庸,人人在無壓力下,進入自己理想中的高中,理想大學。先不問可不可能,合理嗎?公平嗎?也不談公平和合理,這樣子真的對這些學生或對社會是好事嗎?
我當兵時有位同連弟兄,某次被一個師部幕僚叫去出公差,抄寫和整理公文,在我來說,這是涼差事,對他來說,卻是一付生不如死的苦活,不到半小時,就對著我叫苦連天,說寧願回連上去站衛兵、打掃衛生、或練刺槍術,要我幫忙向那幕僚說情,放他回去。
人是有個別差異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長處和社會價值,基本的知識和能力雖然是共通的,但是一個好的教育體制,應該要幫助學生適才適性的發展,在未來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而不是把教育體制設計成每一個人的人生目標和方向都是一樣,事實上不可能,也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