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優秀教育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AL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親子家庭【優秀教育】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學習與記憶方式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主動與被動學習之不同
 瀏覽5,121|回應8推薦13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3)

半隻飛鳥半隻魚--Gwenyth
cpbass萍兒
時季常
treeman
梅菇
伶玲
四分衛
**J I M**
人微延卿
寧靜姐

more...

朋友讀了我寫的 "一篇拿 C 的英文作文"以後﹐問我從被動轉為主動的學習﹐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不知道別人的學習方式和態度﹐但我卻很明白自己長久以來的學習﹐一直是被動的接收。就好像一個小孩子被父母餵著吃飯﹐父母給一匙﹐孩子就張開口﹐把那匙食物吞下去。孩子雖然是吃進營養的食物﹐但他沒有去思考為什麼要吃﹐以及吃了什麼東西﹐或者他還有沒有其它的選擇。

我成長時期的台灣環境類似這樣﹐一路為著升學考試而唸書﹐一心只想進最好的大學。自己不曾去問是否還有其它的路﹐如果沒進最好的大學﹐還有什麼其它的打算﹖
給自己這種無謂的壓力和狹隘的仄徑﹐讓我對學習 --- 課本的知識 --- 一直抱著應付的態度﹐唸書﹐就是為了考試。即使讀課外書籍﹐也僅是為舒緩緊張的身心。在學校﹐我的成績一直很亮眼﹐但這種學習心態卻讓我很自卑﹐也很心虛 ( 不是虛心 ) ﹐因為不清楚自己的興趣﹐也不了解自己的能力。

出國唸書﹐還是脫不了這樣的習慣。我可以把課本的內容生硬的記下來 -- 是英文的喲﹗可是對會背書的學生﹐只是多花點時間﹐還是可以作的到。寫報告﹐我去找許多參考資料﹐把它們拼湊起來﹐字句作點修改﹐交上去﹐依然可以得到好的成績。

但是課堂如果有小組討論﹐我就緊張而難堪了。

台灣的英文教育讓我的文法有扎實的基礎﹐記憶了相當數量的字彙﹐也有一定程度的閱讀能力。對一個主動學習的人﹐這些教導都有幫助﹐也可讓他依著這根基而繼續在語文的學習上有長進。可是對我這種被動吸收的人﹐腦海裡好像裝入一堆素材﹐卻沒有組裝成可用的東西。

而更糟糕的﹐我在閱讀英文時﹐習慣把所讀的在腦海裡轉譯成中文。淺白的說﹐我好像把所有的材料﹐不管中、英文﹐全亂七八糟的放入一個檔案櫃裡。

因此同學們踴躍的表達自己對某個教育理論或教學方式的看法﹐我只能呆呆聽著﹐卻無法吐出一點意見。那不只是語言的障礙﹐還加上不會思考﹕不會分析 (Analyze) 、比較 (Compare) 、對比 (Contrast) 、歸納 (Conclude) 。這些思想方式我全沒認真學過、用過﹗

一直到那篇拿 C 的作文給我刺激和提醒﹕我作了這麼多年的學生﹐可是自己是個什麼樣的學習者﹖將來也要作老師﹐我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還有﹐我已是個母親﹐我要讓自己的孩子也重蹈這種錯誤的學習心態﹖

我相信可以有改進和突破﹐可是我必須謙卑下來﹐從最基礎開始起步。

棄絕那種被動應付的吸收﹐轉而像一個好發問的小孩子﹐用 5W1H (Who, What, Where, When, Why, How) 來提問所閱讀的﹐所聽到的資訊﹔訊息收集多了﹐就必須分析比較歸納﹐該存記的保留﹐該刪除的剔出。我腦海的檔案櫃開始有可用的成品了。

這些過程寫來好似很繁複﹐剛開始也的確必須強迫自己去做﹐但就像學任何技能一樣﹐多次練習以後﹐就會逐漸成為習慣。

我﹐就是這樣﹐從一個被動的吸收者﹐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 。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2415672
 回應文章
父母親安排的是
推薦0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條安穩的路;能否突破?那就是個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2577633
為何如此
    回應給: 客旅貞吟(jchen50) 推薦2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半隻飛鳥半隻魚--Gwenyth
時和

寫完下面那篇回應以後﹐才想到應該補充解釋自己怎麼會在年少時﹐學習的那麼被動。免得誤導別人﹐因為可能其他人沒有我這樣的心態。而嚴格說起來﹐這樣的心態也不是受制於當時的教育環境﹐而是我自己不懂得選擇的後果。

我的家庭環境很單純﹐父母都受過中上教育﹐因此也希望孩子們在學校的成績優良。我很小就發現要得到好成績也不難。當然從某個角度來說﹐我也算是用功的學生﹐單單我那麼會背書﹐也是要花時間的啊﹗每天﹐我會把老師當天教的功課作好﹐父母買的參考書題目作好﹐把國語日報的文章讀過﹐還記下美好的詞句﹐以後在作文的時候﹐可以用上。

換句話說﹐那時的教育環境有個“作個好學生”的軌道﹐而我也算是“選擇”按那個軌道去走﹐我發現這麼走﹐可以得到好成績﹐可以考上好的高中、大學﹐就如我眾多的表兄姐一樣﹐使我的父母在親族中不會失面子﹐可以讓他們欣慰。

我沒有去想﹐除了這個軌道﹐我還可不可以走另一個道路。如果我上不了頂尖的學校﹐我還有沒有其它的學習機會。因為只給自己一條路走﹐所以壓力很大﹐覺得很辛苦﹐覺得學校的學習是必須﹐卻沒什麼樂趣可言。因此我才會發展出那種應付的心態﹐只求考試考好。

那是不正常的心態﹐可是沒人知道﹐我的父母不知道﹐我的老師們也不知道﹐因為他們只看到我的考試成績﹐卻沒看到我的心思。他們覺得我很用功﹐卻不知道那些全是被動的學習。我進入最好的學校﹐可是我很自卑﹐很心虛﹐因為只有我知道自己內裡“無實貨”。

我要反省探討的就是我這種隱在內裡的不健全心態。我希望新的一代可以避免的就是這樣扭曲的學習心態。我希望父母期待孩子的不只是一張亮麗的成績單﹐而是幫助他們在學習上有健康的好奇與主動探索的心態。不必像我到了三十來歲才嚐到學習的喜樂和培養出健康的自信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2574626
主動思考
    回應給: 時季常(受氣包)(ubhuang) 推薦3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半隻飛鳥半隻魚--Gwenyth
cpbass萍兒
時和

非常謝謝時季常兄的回應。可能我自己也沒寫清楚。其實這篇主動與被動的學習不在討論台灣和美國教育的好壞﹐孰優孰劣。因為有太多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影響﹐我們很難就這兩個教育體系作比較而得出中肯的結論。因此我寫﹐只是單就我個人的學習經歷作了這個記錄。

我相信在台灣﹐一定也有不少學生在被動的安排學習環境中﹐仍有主動思考的學習心態﹐因此也學的很好。但我卻是十足的被動又被動。我雖然在學校是個成績好的學生﹐平時也喜歡閱讀﹐但是吸收了卻沒有“反芻”﹐因此我可能有data在腦海裡﹐可是卻沒有轉化成自己的產品。就好比一個商家吧﹗他可能轉賣很多別人的產品﹐可是沒有一個產品﹐可以打上自己的商標。這樣不管生意作的再大﹐也只是個轉販商而已。

而有“自己的見識”這一點﹐我覺得對任何一個作學問作研究的人﹐是很重要的。

我同意美國學校課堂的小組討論或上臺報告﹐未必每個學生都好好準備﹐因此個個言之有物。不過對我個人而言﹐這個方式“催逼”我必須正視自己的學習態度﹐不能再拿別人的“學習成果”交差了事。(Again﹐這還是我個人的經歷﹐不代表任何人說話。)

也是這個催逼﹐讓我才會去檢討過往自己的得過且過﹐應付考試的馬虎心態﹐而問自己是否還要繼續這樣下去。既然花了時間“吸收”﹐何不再花些時間﹐作整理﹐深入思考﹐把所吸收的轉成自己的看法﹐歸類﹐放入腦海裡。那麼我必須報告﹐或與人分享時﹐所談的﹐就不是照本宣科的東西﹐而是經過處理的“自己產品”。

當然不見得自己的產品就是最好的﹐它可能還需要不少修正更改﹐但起碼我開始了第一步﹐以後的修改就比較容易了。

我深信每個人的學習經歷都不會相同的﹐即使我們都出自同樣安排好的學習環境﹔所以懂得運用每個環境的人﹐可能就比較能把握這個環境出現的機會。

對我而言﹐年少時﹐可能有太多的機會被我的漫不經心而誤過了。我只希望﹐上述文章的分享﹐對和我有類似心態的少年孩子會有些啟發﹐幫助他們趁早就能夠培養有主動學習的習慣﹐這樣﹐不管在什麼學習環境﹐他們都可以學出自己的理念和知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2574469
沒有被動學習,如何主動學習?
    回應給: 客旅貞吟(jchen50) 推薦4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半隻飛鳥半隻魚--Gwenyth
cpbass萍兒
時和
客旅貞吟

沒有人是完全被動學習的,我們學會自己的母語,是被動吸收,和主動探求的雙重結果。沒有地基,不可能蓋高樓,同樣的,沒有被動吸收進來的語彙,你就算想主動學習,也不知從何開始,根本就不知道要學什麼,甚至根本就不想學習。

你說的從小到大在台灣所受的教育,表面上是被動學習,那是因為台灣的中小學教育(大學教育不算),課程安排的非常具體,讓學生不必浪費額外的時間,而只要照著學校的安排,認真學習,就不必走太多的冤枉路,事倍功半。

你說到美國讀書,小組討論或報告時很吃力,這是因為以前台灣的教育方式,缺乏發表這一方面的訓練,這和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無關。

傳統的東亞教育,注重內涵的充實,不鼔勵發表。美國式教育則缺乏內涵,卻非常鼔勵發表,古人批評一些讀書人說:「儒者下筆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你在美國讀研究所,相信一定可以碰到一大堆同學,上課前沒有準備,也能夠侃侃而談,好像不知道讀了多少書一樣,真正一試,淺薄得很。這就像一些商品廣告,做得炫麗無比,十分動人,但商品本身的品質卻並非同一回事。

今天如果你不是累積了那麼多「被動學習」的本錢,那會知道要「主動學習」,有句老話說:「學然後而知不足」,就是這個道理。你看那些愈不肯「被動學習」的學生,就愈不肯「主動學習」。

再來掉個書袋,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裡的學,還是被動式的居多,這裡的思,就偏向於主動式的求知。

你說以往學英文,只知背單字,記文法,不會應用等等,那個問題出在客觀的教育環境,和絕大多數的台灣學生一樣,你幾乎沒有什麼「主動學習」的機會,又如何去「主動學習」呢?但是至少,當你肯「被動學習」的時候,那些材料還是在那裡的,而且給你安排得好好的。

我曾認識一個泰國來台灣非法打工的女子,她到台灣時在雲林鄉下的一家美容院工作,據她自述,不到三個月,閩南語就講得嚘嚘叫了。在當時,被動學習的條件很好(沒什麼人講國語,更不必說是泰語),主動學習的動機非常強(否則無法和人溝通)。

後來她到了台北,學講國語,學了五年,還是講不出幾句來。台北雖然講國語的人比較多,講閩南語一樣可以過日子(講台語嗎也通),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學習的條件都不好,你在市面上幾乎找不到教學國語的材料或補習班,她又不可以進去小學讀書,她固然有心想學,卻根本不知從何學起,周邊的人雖然大部份在說國語,但是和她的需要和生存實在沒有什麼關係。

在當初,我們學英文的唯一需要,是應付學校和升學的考試,而任何考試都有它的限制,所以我們主動學習的需要,就僅止於此,並非你沒有主動學習。

最後要重新強調的,不論學習什麼,被動和主動一直是相輔相成的,那些不肯被動學習的人,大部份也不肯主動學習,那些在被動學習方式沒學好的,就算要主動學習,也往往不知從何著手。

人們經常追求沒有的,而看輕已有的,其實已有的的價值不會輸給那些沒有的。台灣十年教改,犯的就是這個錯誤,一心專找自己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長處,結果長處受到了傷害,缺點也沒有改善多少。

另外也不必強調小組討論和上台報告有什麼了不起,討論和報告有它的價值,但也要看情形,在我接受美國教育所見到,大部份的情況裡,是浪費時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2574450
培養孩子喜歡讀書的習慣(轉)
推薦3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半隻飛鳥半隻魚--Gwenyth
客旅貞吟
時和

培養孩子喜歡讀書的習慣

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才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任一成功者的背後,一定有個偉大的母親」,期盼天下的母親都能夠教育孩子~成為用功與成功的好孩子。

1‧以多年的教導經驗,建議您避免使用下列五種教育方式:必須避免以「過度保護」、「放任」、「過度支配」、「溺愛」與「父母言行的不一致」等五種方式來教導子女。

2‧要育子成功、生活幸福,母親應注意自己生活方式:有位名作家說:「所有職業中,母親的工作最重要」。用職業來比喻母親教育孩子,也許會遭到議論。但毫無疑問地,親子教育在社會上的確是件重要的事。

3‧接受母親溫暖與熱情教育的孩子可健全成長。

4‧頭腦好壞,視你如何教育他!母親愛的言語對小孩最具影響力,孩子自然而然會有用功唸書的心理。只要母親相信孩子做得來,用快樂的心情教育子女,孩子也會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朝氣蓬勃地成長。

5.懂得教育孩子的母親,不強迫他唸書;培養孩子自動自發的態度,是教育孩子的重要課題之一。

藉母親的「愛語」提高成績
Ⅰ強烈的想念與愛語,定能成就母親所願的孩子。

Ⅱ不要為孩子的表現煩惱,持續強烈的描繪盼望:
1.對祖先承諾孩子必能成為有用的人,而努力培育他。
2.不因與別人孩子比較而焦慮,堅信孩子教育能持續發展。
3.深信孩子會用功,並以此態度對待他,成績一定能改善。

Ⅲ常給孩子愛的訊息:
1.成績稍有進展,視為理所當然地表示「你本來就很聰明」。
2.背著孩子誇獎他「我的孩子真不錯」。
3.與其觀察結果不如認同,並別忘了說聲「辛苦你了」。
4.不濫用權威,應以「相信你有能力,失敗也無妨」對待他。
5.不斷地說「你很有才華」鼓勵他。
6.孩子行善時,以「媽媽以你為榮」和他同享喜悅。
7.隨時讚美其長處,才會有持續進步。
8.把他人的讚美說給孩子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我屬於主動學習,兼談廣泛閱讀
    回應給: 貞吟(jchen50) 推薦3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半隻飛鳥半隻魚--Gwenyth
客旅貞吟
時和

我本身是屬於 主動學習

我對於知識一直有很高的好奇心

因為這種好奇心,使我對於死板版及重複學習很不喜歡

我聽過李家同教授的有關廣泛閱讀演講,演講筆記我已經忘記了。

李家同教授講的廣泛閱讀,以及快速僅了解主旨的閱讀,深合我的閱讀習慣。

有關主旨的閱讀,就是一開始不要逐字的閱讀。舉例說明:

第一遍先看目錄,了解這本書講些什麼內容和方向。(這也是我介紹好書時候,先介紹目錄的原因)。看導言或續,或最後的結論。

進入閱讀後,先大略的閱讀,快速的閱讀,在腦中建立一個主要觀念,知道這本書在講些什麼。(這可能是速讀切入的地方)。

第二遍,就本書的重點章節詳細閱讀。

第三遍,從頭到尾把本書的觀念銜接起來。

.

並不每一本書都直詳細閱讀。

此外,好奇心是造成廣泛閱讀的原動力。而廣泛主旨式的閱讀,會使知識有觸類旁通的效果

知識的連結越多,閱讀的速度越快,學習新知識的速度越快。

我支持廣泛閱讀,但不支持漫畫全圖像的閱讀。因為文字閱讀的可貴在於增加想像力和創造力。漫畫書就把這些功能全部制化了。

.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可以學習
推薦0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小孩只要願意﹐還是可以學習運用思考的方法﹐整合出自己的意見看法。但過程中很重要的是﹐也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看法。我也是到三十出頭才開始改變﹐好像要把亂七八糟的檔案資料理清﹐剛開始很辛苦﹐可是持續下去﹐頭腦和思路就越來越明晰﹐反而可以學的更有效率﹐而且知道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所在﹐不再那麼害怕學新的東西了。

另一個果效是﹐自己的孩子們看我那麼“大’年紀了﹐還願意學習接受挑戰﹐他們也就知道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是出了校門就結束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2420832
....
推薦0


柳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完您的文章,在看台下孩子「依樣畫葫蘆」式的學習,我心有戚戚。

教學、學習難在思考、統整、延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640&aid=241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