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優秀教育
市長:寧靜姐  副市長: AL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親子家庭【優秀教育】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談教養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教育與教養 \ 黃崑巖
 瀏覽1,313|回應0推薦2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chiungchu
寧靜姐

教育與教養 \ 黃崑巖

  教育有昇華一個人內在涵養的作用,所以教育在很多人的身上,一定有深化風骨的作用。愛因斯坦說:﹁想像與聯想的能力,比知識本身還要重要。﹂想像力靠的是思考,當無庸置疑。愛因斯坦的確是劍及履及,能發揮想像力的人。他的相對論,以及其他重要的理論,多半是憑自己的想像力,或紙上作業想出來的。一九0五年提出的這些理論,還是靠科學界用精密的儀器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到一九一九年才證明愛因斯坦預測的正確。他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更是兩年後的一九二一年的事。我曾訪問過他位於瑞士蘇黎世大學內的工作室,裡面空無一物,充分表現出他從數學起家,在那傳統悠久的大學培養了多麼豐沛的觀察力與聯想力。相反地,我曾經訪視過位於德國福茲堡( wurzburg)大學裡倫琴的研究室,裡面堆滿了倫琴在十九世紀末與廿世紀初期,進行劃時代的研究時所用的儀器與設備,可見愛因斯坦與倫琴兩個人所做的偉大發現的經緯,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軌道。 

  但愛因斯坦的發現與倫琴相比,兩者的宏觀度不同,愛因斯坦經由世界頂級的科學家被《時代周刊》選為廿世紀的代表人物,充分證明他所發現的宇宙運作定律影響之大,涵蓋之廣闊無人可比。但我們不能照單全收愛因斯坦的「聯想力比知識重要」一句話。事實上他本人,也在瑞士修得了博士學位,所以他有豐富的知識,加上他天資獨厚,擅於聯想,因而驅使知識的空間就大,他的思考層次在宇宙運轉的規律,而推翻了牛頓的宇宙論。如果他沒有知識,聯想的範圍受限,跳不出死框子,相對論就絕不會見天日,所以教育能決定思考範疇的大小與性質,是極為明顯的。而聯想或思考都因此與教育有關,教育因而能決定人的教養。為教育下定義 

  上面肯定了教育在教養的關鍵性,但我們必須正視教育的精義,否則很難正確掌握教育在教養所扮演的角色。如果仔細的剖析教育兩個字的內涵,不難發現,我們普通所指的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已。教育有廣義與狹義的意義。  教育有傳授知識的重要意義是沒有錯的。教育帶來啟蒙,教人識字與算術,具備生活需要的起碼要件。所以一個國家的識字率,常被拿來衡量該國教育普及的程度。赫希(EDHirSChJr)在他的著作《文化度》(CulturalLiteracy)卻語帶諷刺地指出,做一個文化人,或有教養的人,光識字尚嫌不足。他說識字在國勢調查填表時、或投票時看準人名做選擇,或者失業時填乙份領救濟金的表格時有用而已。社會如充斥只識字的人們,對提昇社會的品質與水準,影響不大。赫希倡導知識人應該能掌握對方或作者、演講人所說的話裡的基本智識。簡單地說,當對方說托瑪斯曼如何如何,是對方已經假設你知道托瑪斯曼是誰。萬一你不知托瑪斯曼是何人,這場對話只會讓你在五里霧中摸索,繼續不下去。  

  林語堂就認為教育的目標,在於發展智識上的鑒別力和良好的行為。一個受過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要把汗牛充棟的知識裝在腦袋裡,但須善於鑒別善惡,辨別何者可愛,何者可憎,換言之要講究智慧與審美觀。我很同意這個見解,林語堂這裡所言,不外乎是教養與素養的問題。我不但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也寫過兩篇文章闡明我對狹義教育的看法。這種看法與論斷,也在各地的演講向各階層人士,尤其是各校師生,做了不少鼓吹。

教育有別於訓練

  那麼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7它在培養我們的眼光、道德勇氣、正義感、辨別是非、做判斷、下決定與實踐力行的能力,這不外乎是在訓練怎麼樣善用腦子裡的額葉。  顯然教育的目的,是偏向於智慧的發展,重點在教做人道理,求教養的深化。那麼純粹的知識是否是教育的一部分?沒錯,但從狹義的教育來說,光講究知識傳授的教育並不是教育,它只是替受訓者發展一技之長,完成職業生涯的準備,或完成任務的技能。實際上,在醫學領域裡,一位醫師在畢業後是在何處受住院醫師的訓練,我們不說教育而說訓練,老外問話,也問〝Where are you trained?〞而不說,WhereareyOUedUCated?〝。從這個角度察看台灣的教育內容,不難發現我們的教育,有太多訓練的成分,而為年輕人培育教養的成分太少,兩者應該有適量而適度的混合。 

  如果以一個高標準衡量,說台灣的教育,從小到大,教養部分幾已被掏空也不太過分。台灣小學的啟蒙教育做得還算不錯,但修身做人的道理很少被顧及,到了中學即染上升學競爭的氣息,修練學生認知人性的課程皆被排擠,到了大專教育則以培養職業人為優先。著者受過日治時代的教育,與日人一同作息,他們的教育課程中,小學即有修身一項。日本人的修身課常被國人拿來與.「公民」課相較,其實兩課的內涵南轅北轍,公民課又犯有不「活」的毛病。台灣大多的教育也患同樣的毛病,因為不注重智慧的養成與薰陶,多半的課程是以傳授職業所需要的知識為主,既死板,又與生活脫節。與發展智慧有關的一般教育,都被排擠成為共同課程或通識課程。而這些課程在學生的眼中,始終脫離不了所謂的營養學分。 

  林語堂覺得最令他難受的,「莫過於腦裡裝滿歷史上的人物,對時事顯得極為熟悉,但是見解和態度則是完全錯誤的人。」其實在我國,這種人也絕非少見。他指的是這種人腦中裝滿知識,但說到見地,則完全闕如或者荒腔走板而缺乏原則,而最使人難以接受的是人云亦云的一票人。何謂見地?它是看法、見解、智慧,它直通教養。沒有見地的人,學問可能廣博,但教養則缺乏,鑑別能力大有問題。上面說過,判斷事情是非正誤的能力是思維的產物,是內涵的呈現,教養的表現。我們也應特別注意,林語堂重複地以智字取代知字,據我的猜測這不是一種偶然。林語堂是大師,萬不至於把知識的知與智慧的智,混淆不清而寫出一個白字才對。他說:「一個理想的受過教育者……即是在智識上能鑑別。」我向來也主張教育的目標在幫受教者發展智慧,而僅傳授知識是幾近訓練,所以中國人或日本人所用的知識分子四個字,我不能苟同。真正受過教育而能作思維與分析的人,活得有分寸而懂得是非之別的人,應叫智識分子,而不應是只有知識的人。


  林語堂的這一番話和澳洲人文生.齊格斯(VincentZigas)在他的遺作《死的笑容》(LaughingDeath)所說的可以說是一脈相通。他說:

Many of us assume that the primary aim of education is the collection of a number of facts whereby the mind can be furnished.But a house must be a home,and lived in as well as furnished.It is possible to store the mind with a million facts and still be entirely uneducated;the fact must be used as a basis for thought and criticism.The purpose,therefore,of education is to produce the all-round person,one who can put his or her specialty in the proper place

.

  如果把它翻譯為中文就是:很多人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要學生腦子裡能塞多少就塞多少知識。但要知道,買了一棟房子,不算是有了家。要成家還得有人住進去,加以裝潢。同一個道理,這個社會知識淵博但看起來沒受過教育的人太多了。智識分子要知道知識是要用來思考或批判事物才有用的。所以教育的目的,是在養成面面俱到,並且能把專業知識,放在刀口上的人。 

  如果我們把林語堂及齊格斯的話整理在一起,我所謂的教育與訓練的分際,會變得極為顯明,教育的目標在開墾自我的智慧,是在講求教養,訓練只是一個生存的手段。國家在推行教育時,要記得將這兩者的份量作適當的拿捏,混合得當。當我們考慮這一輩子要如何過活時,重要的是先學如何做有教養的文化人,再學如何做專業人,如此,做專業人才不致於淪為純粹的技術人。智慧對職業來說,也絕不是沒用的東西,因為它會給人慧眼,識破知識該用在何處。與其說它不是沒用,應該強調技術要能用得適得其所,對杜會有貢獻,還得必須靠智慧。如果看不出這一點,就會不重視造就杜會人的工作,並且認為無用而予以排擠。

  至於林語堂所特別強調,他受不了炫耀知識,缺少良知作正確的判斷的人,實際上他也在強調人可以寡言,也可吐放他的氣質,使人心服。這就與日人的「澀」,尤其是無言的雄辯(eloquence of  Silence)的意境相差不遠。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