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公民與社會 高一下課本難產 【2006/11/09 聯合報】
| | | 高一課程改採95課綱後,教科書要重新編輯送審,各科中只有「歷史」和「公民與社會」高一下的課本,送審和審查進度落後,可能無法如期完成,讓焦急的老師只好「自力救濟」,先準備好自編教材。
很多歷史老師早就預期高一下的中國史會很難教,高一上教的是新增為一冊的台灣史,時數充足,但高一下隨之而來的卻是濃縮的中國史,要將以前一點五冊濃縮為一冊的課程,難度很高。
今年高一採用的是95課綱,是新的課程,其中歷史、公民與社會內容變動較大,編書的作者紛紛指出,編寫課程的難度很高,讓他們很頭痛,審書的委員壓力也大。歷史、公民與社會的下學期教科書內容,都仍在審查中,沒有任何一家出版社的版本過關。國立編譯館原本希望年底通過多數送審的高一下課本,但看來很難如期通過審查。
部分高中歷史老師怕高一下的中國史上不完,還計畫將部分內容挪到上學期和台灣史一起教,但高一下課本遲遲未通過,不少老師只好準備要用自編教材。
一位參與歷史教科書編著的高中老師指出,一本書只有100到200頁,要對中國歷史清楚交代,但篇幅又不能太多,是艱鉅的任務,連下筆都很痛苦,挑戰很大。
參與審書的老師及相關人員表示,中國史比較沒有爭議,但不少業者將原本一冊半以上的內容濃縮成一冊,有時文意跳太快,敘述不清楚,也有人抓不到重點,或連事實描述都有錯,當然不可能通過審查,送來的版本,都被退。
公民與社會科,比較會有爭議的是第三冊「政治和民主政治」,但最難的是第四冊「經濟與永續發展」,有出版社透露,部分章節沒人寫過,編寫的專家也覺得難度很高。
除此外,高一下的「教育、道德與法律」內容,看起來不難,但要整合編在一起,又要符合課綱精神,並不容易,參與書籍審查相關人員表示,尤其這三個領域都是社會科學,編書者難免有個人價值判斷,審查時則要求儘量中立,免得引起爭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