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大不如前 何琦瑜
新現實:家長與老師品格教育大調查
八成以上的家長老師,認為台灣杜會的品格愈來愈壞:
七成以上的家長老師,認為中小學生品格教育還不及十年前。
政治人物與媒體,也被指為亂源。我們的品格教育怎麼了?
為了解品格教育的總體狀態,《天下雜誌》進行國中小學生的老師、家長大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和老師都認為國中小整體品格教育此十年前更差;對家庭品格教育,雖有近八成的家長滿意,卻有近九成老師不滿意。而品格教育最具不良示範影響的「前三害」,家長和老師直指政治人物、新聞媒體、電視節目。環境日趨複雜,調查卻發現,老師對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力逐漸式微,排名在網路和電視之後。
家庭:品格教育基地
幾乎所有老師和家長都認為,品格教育「非常重要」(略)。超過八成的家長和老師認為,台灣社會普遍的品格比十年前差(略)。
做為品格教育的基地,家庭是否確實扮演好第一道關口?調查發現,將近八成的家長對孩子在家庭的品格教育感到滿意,卻有八成七的老師不滿意孩子的家庭品格教育(略)。顯然,老師和家長對家庭品格教育,以及這一代國中小學生的品格程度,有認知上的差異。
走訪學校談品格教育,很容易就發現,老師對這一代孩子在家裡受極度寵溺非常不諒解。家庭實踐和學校所教的不一致,也讓品格教育難以竟全功。
「學生放暑假兩個月,生活教育就退步了,」慈濟小學校長楊月鳳說。在許多老師眼中,家長往往是最需要接受重新教育的一群,但他們往往自滿而不自知。「現在家長的典型觀念是,對小孩只要愛,不要管教」明道中學國中部主任林雯琦觀察,父母通常不知道如何管教小孩,因為不知,以放棄。而「家長不配合」也在學校老師教品格上的困境,排名第三(略)。
強調能力,忽略德育
但有人認為,老師也要負責任。一位接受調查的國中校長就指出,一般而言,對自己所愛的人,道德標準愈寬,容忍範圍愈大。很容易理解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寬容。但是現在的師生關係較過去淡薄,老師對學生行為一有不認同,反應就很激烈。「以前老師對學生的生活樣樣都管,把學生的事當自己的事,相較之下,年輕一代的老師沒有熱情去影響孩子、接受孩子,也是家長和老師衝突的來源之一,」這位校長指出。
調查顯示,和十年前相較,多數老師和家長都認為國中小整體品格教育變差了「綜合表現」分數,沒有具體指標的德育,重要性自然被排擠。教育部長黃榮村也承認,學校的品格教育,這十幾年來「的確沒有特別強調」。
對於孩子最需要培養的品格,家長和老師則非常一致,把「為自己負責任的自律精神」、「為別人著想的同理心」、「挫折忍受力」,當成新一代「草莓族」所需的品格前三名(略)。孩子的品格教育,誰該負最重要的責任?七成的家長認為自己負最重要的責任。學校的調查則發現,老師認為自己最重要的比例排名第四,重要性還在電視及媒體、社會之後(略)。許多受訪者在填寫問卷時都特別強調,家庭學校、社會、媒體,缺一不可。
電視、媒體影響價值觀
究竟孩子的價值觀受誰的影響最大?近六成老師認為,電視和媒體影響最大。而只有四成四的老師認為自己可以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排名還在網路、同學朋友之後(略)。連家長都認為,孩子受同儕和電視媒體的影響比老師要深。
過去,老師擔任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人師」角色,似乎逐漸式微,連老師都不認為自己,具有大過電視和網路的影響力。科技的進步,使老師做為知識和資訊壟斷者的權威地位,受到挑戰。「老師已成為弱勢族群,不僅是專業的弱勢,也是權力的弱勢。」學生很輕易就挑戰老師:「老師你不要講了,這我們網路查得到」,小孩正在念國小的少輔會主任督導張淑慧指出。
台北縣石門國中校長觀察,新一代的學生接受多元觀念的能力較強,同儕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因此許多老師覺得價值是「不必教,也不需強調」的議題。許多老師認為,以現在孩子對資訊的接受和敏銳度,學生應該「自己就會了」。但其實,孩子對是非判斷、品格與道德的價值觀選擇,並沒有老師想像的成熟。「年輕一代的老師,師道的養成概念真的不強,使命感也不夠,」這位校長感慨。
媒體政治,品格亂源
不論老師、家長多麼努力,品格教育畢竟不能「獨善其身」。整個社會給孩子的榜樣和示範,就是養成孩子最鮮明的「教材」。
調查顯示,家長和老師都認為,教導孩子品格最大的困境,來自「電視媒體的不良示範」,以及「社會亂象干擾」(略)。而杜會對品格教育最具不良影響和不良示範的前三害都不脫:新聞媒體、電視節目、政冶人物(略)。
「國中生從電視、網路得到的東西,比什麼都多。原本講的,家裡撫育我們的下一代,學校傳承我們的文化,最後卻發現,原來媒體影響力最大,」台大心理系教授吳英璋憂心地說。
「杜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典範學習,如果這些社會上重要人物互揭瘡疤,會造成典範的混淆。整個大社會的族群、政黨都在撕裂,中央與地方也在撕裂。教育變成不是對就是錯,缺乏融合性的、共通的思考……,這封青少年和整個國家都是不好的引導,」建中校長吳武雄直言。
品格學習從典範開始:
政冶人物有義務給孩子正面學習的典範環境。
(調查說明:「二00三年品格教育大調查」,在老師部分,調查時間自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全國依七大都市與三一九鄉鎮特性,分層比率抽樣進行問卷調查。最後總計完成一千四百三十三位老師調查成功樣本,當信心水準在九五%時,抽樣誤差為正負二.六個百分點。家長部分,針對全國家中有國中小學生的家長,以分層隨機方式抽樣後進行電話訪問,調查時間自十月二十三日至十月二十七日。總成功樣本數一千零七十二筆,當信心水準在九五%時,誤差為正負三個百分點。
本文於 2005/05/29 14:09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