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先祝賀中秋2005-2006快樂!
【紅蔥頭的流落記】河洛古文化的尋根之一
中秋佳節的團圓賞月與心靈層次的愛情天倫享受一體
從河洛的傳統,是『農忙收成後』慶一年『有收成』的悠閒月圓家族團圓之『賞月歡欣』,月餅、柚子(祐子)成熟、取其『圓』是『月的象形』。(考肉是台灣人這30年來漸漸加入的助興與慶祝團圓儀式)。
【紅蔥頭的流落】,紅蔥頭油炸後之『油蔥』,是『河洛菜餚之最具特色口味』──這是『從香料的使用,分開『河洛古文化』與『中國文化』之不同之源──口味。
最古老的習俗『月餅』,是『綠豆做成』,其口味,最古老『油蔥』加『魯肉』,做成的口味,最古老。
河洛口味與中國口味,最大的不同,是『蔥』的使用,河洛人『菜餚,主要用油蔥,俗稱『紅蔥頭』,其餘民族的菜餚,就不放『紅蔥頭炸過為主要調味香料』了。
後來編『嫦娥奔月』、『明朝漢人獨立戰爭的傳紙條』,於是有了讓吃月餅有了另一層意義。
其實,在古籍《唐詩》河洛人執政時,河洛詩人們,就歌頌『賞月』。(更早習俗,作者繼續再考證中)
【平凡的覺醒】【台灣創新教育協會】【熱門時事探真】歡迎光臨留言與指探討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