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些人說,周芷若對張無忌、紀曉芙對楊逍、林平之對岳靈珊、田歸農與南蘭、福康安與馬春花、公孫止與裘千尺等人之情愛,是屬於沒資格稱為愛情的愛情!吾人有如下之感觸:
以人之有限,應該無法完全了解,人世間到底有多少種愛(情)?又,依人之個性及學經歷,更是不可能去一一體證、或者領悟,「愛(情)」有何千變萬化之表現、演出方式?那麼,我們是不是該謙虛一點,而不是隨意去否定任何一種所謂的「愛(情)」?
對於自己所不了解、或看不過去的愛(情),在不清楚主人翁真正動機、目的之前,也就是只看到他表面的表現而已,是不是應該先存疑、付之闕如就好,暫時不用自個有限之學經歷,去對它下任何評斷;這可能造成對當事人不公、甚至誤解;當然,若只是一種沒有「強迫性」的想法、參考意見,倒不失為檢視人我「掛一漏萬」的契機。
想必,各位一定都聽過什麼「打是情、罵是愛」、「不是冤家不聚頭」之類的話;而心理學家不是也有分析說,小孩子之所以會偷東西、撒謊等等,不就是為了要引起大人們「關愛的眼神」!還有,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總是對自己最親、最愛的人發脾氣?
當然啦,有的是天生個性、脾氣就是如此,有的是長期壓抑的結果,也有的是一開始試盡了理性方式後,轉化為非理性、激烈的訴求、甚至由愛生恨...等等;其實,很多非理性、無法理解的言行,說的無非只是一件事,「你為什麼不了解我?你是我最親、最愛的人啊!若連你都不了解我,那~我~我~」
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歐美有一項統計結果顯示,「馬桶坐墊有沒有放下來」,是十大夫妻爭吵原因之一;或許已經有人在偷笑,這不正與「新的牙膏要從中間擠還是後面擠之爭論」一樣可笑!?真格是~「事非經過不知難」!不過,千萬別輕蔑這些日常小爭執,若不正視它,找出它所涵藏之底蘊,終究會成為人我間之隔閡疏離。
那麼,問題出在那呢?那份求溝通、良善、人我一體的初心,緣何變質的呢?是真的想以溝通方式,來達到相互尊重、諒解、互補有無的攜手共進,還是想以強勢風格,來壓迫對方聽命、順從、認同(「了解」只是其中之一)您呢?別以為有幾個親朋好友認同您,就以為自個才是對的;因為,還有很多不以為然者,或許只是沒說出口罷了!
不知,您要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獨立個體?還是只要一隻應聲虫或哈巴狗就好?是真的愛他為他好?亦或只是想控制對方、讓他成為副屬品呢?是不是認為天下何處不飛花,沒有他或許下一個會更好?有沒有基於自衛心態,如礙於面子等等,不便說、不敢說、不好意思說出口,而做出對自己不誠實、對另一半不誠懇的言行不一呢?
是不是過分心急了點呢?十幾二十年的不同家庭、生長環境,要互相習慣、適應彼此說話、處事態度,可不是十天半個月,就能一拍即合的;而且,心急的結果,容易造成「強求」,不只是想求得雙方快速了解彼此而已,還包含了只一味地想要求對方來了解、適應自己,強求不遂之後果,往往都只是失望而產生的非理性表現罷了!《神鵰俠侶》中的李莫愁、《碧血劍》中的何紅藥,都是範例。
平心而論,彼此會有爭執,無非就是沒有站在對方之立場去設想,缺乏了從「諒解」(表示您有心要把有限的自己,提升到二人、進而無限之境地)中取得「妥協」(若群居共處,自己想怎樣就怎樣,也只是表示一己之私、不尊重他人罷了),進而「接受」(表示認真的把他當一個獨立自主個體在平等看待),並在最後產生真正的「欣賞」。(如想長相廝守的話,這個過程,不妨參考看看)
所以,那一種愛情沒有資格稱為愛情?說實在,吾人是沒有資格評論的!就算是有過同樣地切身之痛,而當在所對應之人及時間、環境不同狀況下,也會有著太多太多的變數;更何況,我不是他(她),個性、學經歷都不會相符,他將以何種方式來表現他的愛?說真的,動機、目的都不是我所能隨意去妄加猜測的!
不過,吾人寧願相信,不管他將以如何的激烈、反面方式來表現他和付出對象間之關係,其原始動機無非都是為了愛!只是,心急地以非理性方式來強求罷了!這有時隱微得連他自己也分辨不清楚;那麼,吾等該如何,從這些個複雜的行為背後,去透視那重重迷障,將其真心真愛找出來?
除了包容心與耐心以外,還要用一顆真誠不偽的心,來彼此對待才行!比如說,當發覺自個不是真心誠意要與對方溝通、或者有一方還處於不可理喻之時,那就最好先閉上嘴,不做無謂的爭論,先保住彼此的良心善意,讓它不會在「無明」中一點一滴地流失...然後,想一想,是不是還一往如初地愛著他?若是!就有了溝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