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是「恩仇錄」感覺過於狹隘,沒有「江山」來得氣度恢宏;再者是因為,我本來就不太喜歡書中主角陳家洛,若用「恩仇錄」,那就只會更加凸顯主角間的個人恩怨情仇,難以平衡吾人心中對金庸的喜愛,而用「江山」就可以讓書中人物來集體參與,淡化在下對這部書的失落、失望感。
其實,喜歡用「江山」代替「恩仇錄」,也會讓吾人想到與《書劍》一書有關的詩詞,例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另外,不知為什麼,陳家洛這個人,總會讓我想起李後主,或許是他的詞吧!?例如「...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夢裡不知身是客...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以上,就是吾人以「江山」代替「恩仇錄」之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