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最後,楊過不得不捨棄自己那飛揚跳脫、熱心仗義的本心本願、個性本質,只能與小龍女去過那「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的二人世界;以及,《笑傲江湖》最後,任盈盈扣住了令狐沖手腕,說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隻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
像楊過這種,不得不放下他生命中三分風流(風流不見得就是壞事,因為它轉眼即便能成為眷戀、愛顧)、愛熱鬧的天性;以及,如令狐沖這般,追求自由自在、個性解放之士,最後竟被他所愛之人,緊緊扣住、一輩子再也分不開了...
於是,我們不禁要問,若需要放棄自己某些部分、原則,「將就」地與我們心愛之人或愛我們之人「一輩子、永遠」在一起,值不值得呢?是一種「幸福」,抑或是另類的「束縛、負擔」?是不得不的「犧牲」,還是不得已的「妥協」?
人心,其實是很脆弱的!怕自己會沒人要、擔心會孤孤單單過一輩子;在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以及難以預測的命運時,也常常缺乏信心,想找個人結伴同行,好共赴「國難」。不過,通常人是不會承認自己是如此不堪!人們會美其名說,為了表示自己是有「付出」的「能力」,因此不得不找另外一個人,來實驗印證一下自己的「才能」...人真的是在這樣的心態下,才找尋所謂的「另一半」?
大家要是夠誠實的話,就會發現,人的生命、能力、際遇等等,是如此的有限;無奈,從古至今,我心深處,又常常企盼著那無限的可能;面對這種人身「有限」與思想「無限」之間的矛盾,怎麼辦呢?總不會老是在那尋找「一夜情」或「劈腿」吧!?
現在,要是有一種變通求全的方法,既可以照顧到有限的現實面,又不會委屈人心愛好自由的無限想像空間;只是,這種方式,有可能要犧牲、委屈一下自己的某些部分、原則,那我們還做不做呢?
也就是說,假使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用簡單的「一」來印證「無限」(只要我們證明能與這個簡單的「一」,達到一種完全的溝通、了解、諒解,進而信任、付出全部的愛,那就可以證明,要是我們有足夠多的時間、金錢、壽命、精力等等的話,那麼~對別的其他任何一個「一」來說,我們都可以有信心去達到這種互信、互諒、互愛的結果,這不就可以推論出,其實人是可以「隱通」於無限的),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而這種能讓我們以「一」來印證「無限」的方法,就是世俗的「一」對「一」婚姻政策!在「一」對「一」的相互砥礪、扶持、幫助、提攜、溝通、了解,進而達到彼此「完全」(其實,這只是一種「不斷的奮進、趨近」而已;也就是因為不可能「完全」,所以才要以一生,專對一個「一(伊)」)之信任、關愛,使其最美、最好的那一面顯現出來,發揮出人類最大潛能。這個過程,是雙方彼此「互動」的,單單一方「想」或「付出」,是達不到什麼效果的。
因此,了解另一半(那個「一」)是個什麼料(依其個性,會有什麼長才、作為),進而能將或者說建議這塊料,「適時」地,擺在最「適合且恰當」的位置上(所以我們說夫妻間,想過怎樣的生活,是經過彼此溝通、協調出來的),使其特長,在「當時(代)」產生出最大價值來;如此一來,有限的個體,即有無限之效用。
既然,夫妻的未來生活,是相互溝通、協調出來的;那麼,彼此就是生命共同體,我的成就,不就是你的成就嗎!?於是,在這一生中或終了時,是誰成就了誰,或誰幫了誰,又有什麼關係呢!?你激發了我的潛能,不也就等於你把自個的潛能,也發揮得淋漓盡致;因為,了解、發揮彼此,當然也包括,了解、發揮自己在內;這種相互彼此間,所盡的「最大」努力,不正可以讓我們有限的個體,一步一步地趨向那無限的可能!?
所以,在上述這種相互「成全」之過程中,若會產生一種「束縛、負擔」、「犧牲、委屈」之感,那您不妨捫心自問一下,是不是您尚未把「二」合而為「一」?是不是,還沒有那種,生命共同體的感覺?還是,您認為自個,會有更大的成就,不應被另一個「累贅」所牽絆?您,真的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料了嗎?若不了解,又如何「自助」「助人」?總不會是,「一」開始,即「三心二意」地,抱著「騎驢找馬」之心態吧?
就如某位天文學家所言:「宇宙無數星球中,若只地球上有人(生物),那不是太浪費空間了嗎?」;那麼,在地球六十億人中,若人們的心性都相符、相類似,那不是也太無趣了嗎?不也就是,能在弱水三千的茫茫人海中,機緣巧合地遇上個性不盡相同的您,來共同解決這有限與無限之間的矛盾,人生才會多采多姿,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