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R篩檢是什麼?
「PCR核酸檢測」俗稱「PCR篩檢」,運作原理為檢驗檢體中是否具有病毒基因。在檢測過程裡,醫療人員會從民眾的鼻子或咽喉後部收集分泌物,再將採檢到的咽喉棉棒或痰液樣本放大觀測,比對有無新冠病毒的基因排列。PCR篩檢需要實驗室與相關儀器設備,以及良好的操作技術,優點是檢測準確度相當高,出現偽陰性的機率低。
PCR檢驗時間要多久?
然而,也因為PCR篩檢的技術門檻高,導致檢驗流程較長,通常需要至少1至2天的時間,才能等到報告結果出爐。再加上PCR篩檢須由專業的醫檢師操作,但現行人力吃緊,使得短時間內的檢驗量十分有限。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全國採檢量暴增,讓檢驗結果更慢出爐,才會發生校正回歸的情形。
延伸閱讀》檢體量倍增塞車 醫檢師與時間賽跑
加入抗原快篩 提升檢驗速度
因應疫情升溫,台北市等地方政府加設快篩站,提供「抗原檢測」,以提升檢驗速度。抗原檢測主要是檢測病毒的蛋白質,費時較短,最快15分鐘就能收到結果。不過,檢驗結果僅看得出來是陰性或陽性,並無法量化數值高低,準確度較PCR篩檢低。有鑑於此,指揮中心規定,所有快篩站不能單用抗原快篩,皆須搭配PCR篩檢,方能算是一次完整的檢查。
延伸閱讀》抗原快篩主要檢測病毒蛋白質 台灣防疫首次採用
快篩別大意 可能出現偽陰性
若病毒量不足,抗原快篩可能會出現「偽陰性」的結果,代表人們帶有病毒,只是未被檢測出來。因此,如果曾與確診者接觸,或出入過疫情熱區,即使抗原檢測結果為陰性,專家建議仍可先繼續自主健康管理,確保自己與家人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