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去年突破一○%,雖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對雙薪家庭或無法承歡父母膝下的子女,卻是「家有一老、全家煩惱」。彭婉如基金會推廣老人陪伴服務,陪伴罹患慢性病或健康老人散步、就醫等,為他人子女略盡孝道,也為中高齡婦女開闢新職場。
彭婉如基金會從民國九十五年提供老人陪伴服務,至今已培訓七、八期約百餘人,今年一月進一步結合照顧失能老人的看護工,依老人需求,提供陪伴、看護的不同服務。
慢性病未失能 無法申請外勞
該會執行長王慧珠表示,很多家庭中的長輩有慢性病或行動不很方便,雖尚未到「失能」程度,仍需要旁人全天看護。但是他們申請外勞通常無法符合條件,又不放心長輩獨自在家;尤其高齡化愈趨明顯的今天,有些八、九十歲的老人,因為子女移民或住在其他縣市等原因,無法在身邊,也需有人代為處理生活瑣事。
自從推出陪伴服務後,王慧珠說,訓練速度趕不上市場的需求,服務並未對外宣傳,僅只在網路上告知,但是去年就有將近四百人申請,因為時間和地點等因素,約有兩百餘件媒合成功,使用者年齡平均八十一歲,以八十到九十歲年齡層最需要,另有二成為九十歲以上。
多屬白領聘僱 連帶要求也高
居家陪伴員提供的服務包括為長輩煮飯、陪同就醫、清理生活環境、換洗衣物、散步和閒話家常等。
王慧珠說,因為使用服務者多是退休公務員或子女為醫師、律師、法官等,連帶要求也高,因此居家陪伴員的學經歷都不低,超過五成為高中職或大學畢業程度。
陪伴員年齡以五十歲到六十歲最多,約佔六成二。彭婉如基金會教育組組長林玉萍說,陪伴員幾乎都是中高齡婦女,五成為家中主要負擔家計者如單親,讓她們在不景氣中找到「第二春」。
專業陪伴老人 頗能獲得好評
陪伴老人也需要專業。王慧珠說,子女雇請陪伴員的要求各有不同,有的希望有人陪媽媽,以免媽媽被詐騙集團騙走錢;有的是父母喜歡四處亂逛,請陪伴員跟著去以免發生意外。不少人使用後反應,連醫師都看出老人有人陪後,不但心情更開朗,復健狀況也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