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不經意打開新聞頻道,看到一則虐童導致孩子死亡的新聞。仔細一看,失手殺人的「嬸婆」好面熟,我心裡暗自想著,那死去的孩子,該不會就是之前照顧過的小弟弟吧!
打開昨天報紙,沒錯,就是那位曾經照顧過的孩子。看著孩子傷痕累累的相片,我雖然震驚,但卻已習慣這種感覺。因為這是這一年多來,第二個在醫院照顧過的孩子,疑似因家暴死亡的案例,且都是台中縣的居民。
第一個孩子是一名早產兒,母親為外籍新娘,孩子出世後平安出院。但沒過多久,孩子因為頭部外傷住進加護病房,身上似乎有些傷痕,後來經由社工的轉介,持續輔導。但孩子的腦部傷害卻已造成,四肢活動以及餵食狀況,都已受到影響。接下來大約一年的時間裡,這可憐的孩子反覆入院,一次的狀況比一次糟。我們一直提醒社工要注意這名孩子的家居狀況,但他們的答覆總是孩子目前沒有立即的危險,無法送至寄養家庭撫養。最後一次,孩子因DOA(到院前死亡)送至急診急救,但終究還是走了。
而最近這名被嬸婆打死的孩子,前年底也是因為頭部外傷,入住加護病房。那時候家屬給的原因是孩子活動力太強,從樓梯上跌落導致腦部出血。印象很深的,這孩子那時已經快三歲,卻一句話也不會講,發展遲緩;而這名負責照顧他的嬸婆,一再抱怨孩子的母親如何如何,她經濟壓力如何如何,我們依舊請求社工協助,只是沒想到,孩子終究因為家暴而死亡。
天下父母心,看到這些新聞的父母親們,應該都會心痛不已吧。當這名孩子的母親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家暴專線求助,為什麼還會有不幸事情發生?有打家暴專線求助,尚且如此,那其他的孩子或是家暴的受害者,又會面臨到什麼樣的命運呢?
政府不應該再以人力不夠,案件太多來作為搪塞的藉口,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只怕類似的案例會越來越多,而受到家暴戕害的受害者,亦不知何時才能走出家暴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