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好在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magazine/mag_cv_content.php?item=R030002982博克來書電中發現十一月份張老師月刊報導馬克的文章, 寫得很深入, --------------------------------------攀岩,打動現代疏離感中的想望。文/楊詠晴 攝影/黃念謹「攀岩,要懷抱著恐懼感的精神,挑戰自己、戰勝自己,沒有戰戰兢兢的恐懼感,不可能完成攀岩的任務。」台北市攀岩運動協會總教練馬克,如此詮釋攀岩的意義。多年來,馬克教練積極推廣攀岩運動,在他手裡,訓練出不少傑出的攀岩教練。但一談到攀岩,馬教練語氣裡仍充滿敬畏,有如虔誠的信徒。如果你從未嘗試過攀岩運動,或許會把它和湯姆克魯斯、克林伊斯威特等銀幕鐵漢,渾身賁張肌肉、手臂遒勁有力的形象聯想在一起,認為那是場挑戰不可能的任務。馬克一直想藉著攀岩教育推廣、導正這種觀念。事實上,從最近某些攀岩館和課程所強調的自我探索、互動和動作協調的功能性教育看來,攀岩其實更適何一般人,包括小孩,前來體驗嘗試。馬克說,當攀岩運動萌芽於二十世紀初的歐洲阿爾卑斯山區時,確實是為了鍛鍊肌肉。阿爾卑斯山壁陡峻,是許多登山者的斷魂場,所以就有人在山腳設置假想岩場,先鍛練體力和技術,後來,遂演變成室內攀岩場的發源地。挫敗,是學習裡的一部分「學習攀岩的第一件事,就是鍛練、增加手的力氣。」馬克說,「攀岩裡自然也會有挫敗的感覺,但應該視為學習的一部分;現在的孩子讓父母保護得太好,不太有容忍挫敗、冒險犯難的精神,攀岩運動則彌補了現代人這方面的不足。」然而,每次攀岩的突破和挺進,都會是一次里程碑,當你終於爬到巔峰時,那種征服的自我駕御感,是其他運動項目所無法比擬的。如果是座八公尺的岩場,就會有八個困難點,要嘗試八次,才能突破困難,登上岩頂。目前在台灣的攀岩運動,除了成為馬克口中「最便宜的極限運動」,吸引眾多攀岩熱愛者來挑戰體能,也開始往身心平衡、療育的功能式教育發展。目前擔任專業物理治療師的謝惠雯,就讀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研究所時,寫的論文題目即為《團體攀岩運動訓練對動作協調不良兒童之療效》。她主張攀岩是一項自我挑戰的運動,強調動作的精準及平衡,且動作模式較為多樣,所以極可能用來訓練兒童的動作協調能力,誘發運動參與動機。謝惠雯以台北市的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結論發現,攀岩運動有助改善兒童的動作協調困難,卻並未發現對於自尊有提升的效果。雖然這麼說,但謝惠雯結合心理學與發展理論,探討攀岩的效應,已為攀岩運動開展了更多元的運用方式。攀岩運動在身心療育上的可能性,吸引了許多原本攻讀教育的人士轉向開設攀岩館,推動親子攀岩體驗課程。以推廣「體驗式學習」為宗旨的IDEA探索教育發展機構就在台北市石牌創設攀岩館,擔任教育總監的潘蘭心本身讀的就是課程設計和特殊教育。有趣的是,該館的「量身訂做課程」即強調「想從攀岩活動中增進彼此互動關係與自我成長者」,攀岩,顯然也能一語打動現代疏離感中的想望。把生命交託給另一個人對於攀岩這方面的運用,馬克樂見其成。他也強調,在傳統的攀岩課程裡學習「攀登和確保」(Climbing and delay)時,夥伴的信賴與互動是確保能夠成功的關鍵。日常生活裡,我們不太可能會有這種機會,把生命交託給另一個人,且要完全的相信,否則你怎麼敢縱身一躍,將全身都懸掛在一個由夥伴所釘的環扣上;除了信任,還是信任。引用一位攀岩好手的說法:「要做到確保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每個小節都做得紮實,建立彼此的默契。」想像在攀岩館開設的「夫妻情侶班」、「同事朋友班」裡,當你掛著環繩掛在空中,等待你的親密伴侶釘蓋的下一個環扣,並且要仔細評估下一個步驟的風險時,攀岩對身心的意義即在此處彰顯了。有位在貿易公司上班的丈夫,與妻子上過一次攀岩課回來後宣稱,他們的親密關係已更進一步開展。「如果你可以把命交給另一個人,才會知道什麼叫做信任。」《從A到A+》的作者吉姆柯林斯已有三十年的攀岩經驗,他所看到的攀岩,則是場非常豐富飽滿的經歷,「對我來說,攀岩是終極的教室,在裡面可以找到人生每個層面的啟示,包括企業、領導和科學研究在內。」因此,究竟是攀岩運動的獨特性質啟動了身心教育工作者的靈感,或是教育的引入讓攀岩運動更具有時代性,恐怕一時也難理清。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就去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