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尋寶》魯賓遜粉絲 踏遍足跡 探出寶藏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智利外海小島魯賓遜島發現據傳是「史上最大」的寶藏,日本探險家高橋大輔孜孜不倦的多年追蹤應居首功。
高橋大輔1966年出生於日本秋田,明治大學政治系畢業後從事廣告業,但他自幼喜歡大自然,喜歡在家中院子裡豎樁造木屋,十多歲時讀英國作家狄福名著「魯賓遜漂流記」著迷,追尋魯賓遜三百年前的足跡就成為此生大夢。
高橋是紐約探險俱樂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足跡遍歷亞馬遜河、撒哈拉沙漠、喜馬拉雅山、南極等絕險之地,但最大理想是找到魯賓遜的真事實跡,他查遍當代書信、日記等文獻,跑遍「魯賓遜漂流記」所涉人物的故里,還前往舊稱馬薩鐵拉島的魯賓遜島實地體驗,寫了一本書叫「尋找魯賓遜」。
「尋」書有英譯本,台灣有陳寶蓮譯的中文本,馬可孛羅出版社出版,高橋寫他盡棄現代工具,以土法找山洞搭篷、掛吊床、抓魚、攀岩、吃野果維生,萬籟俱寂,聽潮聲入睡,彷如魯賓遜重現。他前往「魯賓遜瞭望處」,亦即魯賓遜當年登高瞭望船隻經過以期得救之處,以及「魯賓遜洞」,亦即研判是魯賓遜棲身的岩穴,小說和實景對照,意趣橫生。
魯賓遜的真實版是蘇格蘭水手塞爾克,1676年出生,跑船的他1704年和船長爭吵,在船從南美出發後,自願在荒島馬薩鐵拉上岸,一住四年又四個月,1709年英國船隻經過將他救起。10年後,狄福的「魯賓遜漂流記」問世。塞爾克當年形影相弔,「魯」書多了個原住民僕人「星期五」。
今年1月,高橋率領四人科學家探險隊,經由土人指點,由一條久埋蔓草的荒徑,在島上高山找到一個處所,研判是塞爾克的基地營,遺跡包括生火痕跡、動物骸骨,以及他釘樁架草篷的洞,其情其景,和「魯」書與塞爾克脫險後發表的文字描述頗可對照。
【2005/09/26 聯合晚報】
小檔案》魯賓遜漂流記 28年孤島歲月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英國作家狄福1660年出生於倫敦,有現代小說之父、現代新聞鼻祖之稱,筆下多產,59歲開始寫小說,「魯賓遜漂流記」最為知名。
「魯賓遜漂流記」首章,魯賓遜第二次隨船遇風觸礁,水手盡死,他獨活上岸,多次回船取物維生。
魯賓遜尋找安全的凹岩當洞穴棲身,在洞前草地打椿架篷,立十字架,架上刻「我1659年9月30日上岸」,並日日刻痕為記。魯賓遜最後決定放棄虛幻的得救夢,腳踏實地,在恐懼堅忍中九死一生,以至真的獲救。他獲救上船,看船上日曆是1686年12月19日,總計孤島歲月28年。
【2005/09/26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