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過去曾經是一塊三角狀未開發的荒埔地方地方,所以舊稱為「三角埔」。依據林衡道老先生的口述:天母一名,由天媽而來,是日本人為了順口雅正,而別創的。
民間另有一趣味的傳說,有位外國人行至天母,向在田間耕作的農夫問路,老農聽不懂洋文,只好以閩南語「聽沒、聽沒」來回答,沒想到外國人會錯意,竟直譯為「天母」,就這樣傳了開來,成了大家口中的「天母」。
依據林萬傳先生於八十年代前期的調查:天母,原是指今之中山北路七段頂,公車天母站,圓環一帶。即,土名「番婆嶺腳」,或「三角埔頂」的地方。日人「中治捻郎」在今中山北路七段一九一巷處興建天母宮,祀日本天母波婆神等,稱為天母教。
天母宮內,設有溫泉,稱為天母溫泉。其泉水,以管線,取自二公里外的北投大磺嘴。未幾,就有「天母」地名之稱。「天母里」的由來天母里現任簡里長文生描述:現址中山北路七段一九一巷二十二號(舊士林紙廠廠址)附近,日據時代許多由日本人所開設的商店皆以「天母」命名,例如:「天母巴士站」、「天母馬車站」、「天母溫泉」、「天母神社」、「天母旅館」等,且都集中在一九一巷,當時天母的名號非常響亮,遠近馳名。
民國六十三年行政區域調整時,由新舊任里長以當時的特色,將新劃出增設的里,命名為「天母里」,經區公所送議會審核通過後,「天母里」之里名於焉誕生,並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