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音樂(+藝術)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良心不多的俄國音樂家】德國之聲 2022-03-01〈祖國入侵烏克蘭,親普京藝術家面臨輿論壓力〉
 瀏覽2,423|回應1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雇貓
tina2008
albert8888
SCFtw2

.

https://www.storm.mg/article/4214990
「反對強迫公眾人物公開政治觀點」 祖國入侵烏克蘭,親普京藝術家面臨輿論壓力
德國之聲 2022-03-01 11:10

面對外界的壓力,當紅於世界歌劇界的俄羅斯女高音歌手涅翠柯(Anna Netrebko)終於於周六(2月26日)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發表看法。她反對這場戰爭,涅翠柯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發表聲明表示:「我是一個俄羅斯人,我愛我的國家,但我在烏克蘭有很多朋友,痛苦和折磨讓我心碎。我希望這場戰爭能夠停止,人們能夠生活在和平之中。這就是我所希望和祈禱的。」涅翠柯現生活在維也納,擁有俄羅斯和奧地利雙重國籍。

「反對強迫公眾人物公開其政治觀點」

涅翠柯的丈夫、阿塞拜疆男高音伊瓦佐夫(Yusif Eyvazov)也在Instagram上發表了幾乎一樣的聲明。兩人強調,他們在發表聲明前花了一些時間,因為情況太嚴重了,所以不能在沒有真正思考的情況下就對其進行評論。

涅翠柯和伊瓦佐夫同時強調,反對「強迫藝術家或任何公眾人物公開其政治觀點並侮辱其祖國。這應該是一種自由的選擇。」「我不是一個政治人物」,涅翠柯解釋說:「我也不是政治方面的專家。我是一個藝術家,我的目標是使人們能夠跨越政治分歧團結起來。」

但不是「政治專家」的涅翠柯幾年前卻出現在烏克蘭東部親俄地區,甚至同分離分子頭目合影。她也曾在俄羅斯總統選舉中公開支持普京,普京對這名藝術家也是讚賞有加。去年涅翠柯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舉行的盛大生日晚會慶祝其50歲生日,普京特別發表祝賀詞表示:「你美妙的聲音和超群的藝術表達能力是如此罕見,激勵著全世界的樂迷。俄羅斯為你感到驕傲。」

多國愛樂樂團下「最後通牒」

同樣享譽國際的俄羅斯指揮家葛濟夫(Valery Gergiev)也經常因為他與普京的親密關係而受到批評,但這從未對他產生過任何真正的影響。然而,這一情況可能很快將有所改變。

葛濟夫自2015年以來擔任德國慕尼黑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慕尼黑市長賴特(Dieter Reiter)周五表示,如果葛濟夫在下周一(2月28日)之前沒有公開表示他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他將會不再擔任慕尼黑愛樂樂團首席指揮。賴特稱:「我已經向葛濟夫表明了立場,要求他清楚地與這場血腥的侵略戰爭保持距離,尤其是普京襲擊的城市基輔,是慕尼黑的友好城市。」

葛濟夫同時也是荷蘭鹿特丹愛樂樂團1995年至2008年間的首席指揮,之後繼續擔任該樂團的榮譽指揮。該樂團從1996年開始,每年舉辦以他名字命名的葛濟夫音樂節。周五當天,鹿特丹也向葛濟夫發出警告:「如果葛濟夫沒有公開與普京總統在烏克蘭的行動保持距離,我們將被迫取消他舉辦的所有音樂會,包括將於9月舉行的葛濟夫音樂節。」(相關報導:「如果不是我們,還能是誰?」歐洲各地的烏克蘭人熱血返國保衛家園|更多文章)https://www.storm.mg/article/4215596

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紐約卡內基音樂廳也聯合宣布,葛濟夫不再指揮樂團在紐約的三場音樂會(2月25日-2月27日)。俄羅斯鋼琴家丹尼斯•馬祖耶夫(Denis Matsuev)也不會作為獨奏家出現。同時,卡內基音樂廳還取消了馬林斯基交響樂團5月計劃由葛濟夫指揮的兩場音樂會。

義大利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也致信葛濟夫,要求他明確反對戰爭的立場,否則他將不被允許繼續指揮柴可夫斯基歌劇《黑桃皇后》。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7158709
 回應文章
閻紀宇 2022-03-08 06:10〈指揮大師,歌劇女神,侵略人魔〉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tina2008
albert8888
雇貓
SCFtw2

.

https://www.storm.mg/article/4228062
閻紀宇專欄:指揮大師,歌劇女神,侵略人魔
閻紀宇 2022-03-08 06:10

俄羅斯女高音涅翠柯(Anna Netrebko)與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AP)

俄羅斯樂聖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在1872年寫下他的C小調《第二號交響曲》,隔年2月在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首演大獲好評。這首交響曲使用3首烏克蘭民謠當核心素材,因此被柴可夫斯基一位好友暱稱「小俄羅斯(Little Russian),從此流傳。當時,烏克蘭還是俄羅斯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們習慣稱它「小俄羅斯(Malorossiya)」。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50年後,「大俄羅斯」為了將「小俄羅斯」收回勢力範圍,出動19萬大軍三路殺進烏克蘭,要將這個國家的獨立性徹底粉碎。浴血奮戰中的烏克蘭軍民,現在會有心情聽柴可夫斯基嗎?

指揮家葛濟夫與女高音涅翠柯,全面封殺

古典音樂界這幾年正逢多事之秋,「我也是受害者」(#MeToo)運動讓指揮家李汶(James Levine)、杜特華(Charles Dutoit)、加蒂(Daniele Gatti)、男高音多明哥(Placido Domingo)等大師惡行曝光,身敗名裂。近來又見風暴席捲,兩位俄羅斯大師級的樂匠遭到歐美樂壇全面封殺——指揮家葛濟夫(Valery Gergiev)與女高音涅翠柯(Anna Netrebko)。

葛濟夫從2015年開始擔任德國慕尼黑愛樂(Münchner Philharmoniker)的音樂總監,但是本月1日遭到羞辱性的辭退。跟他淵源深厚的荷蘭鹿特丹愛樂管絃樂團(Rotterdams Philharmonisch Orkest),宣布與他割袍斷義;一場以他為名的音樂節宣告停辦。他原本擔任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Verbier Festival)音樂總監,已被迫辭職。此外,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米蘭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琉森音樂節(Lucerne Festival)、紐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 )也都已加入「封殺大師」的行列。

被台灣媒體形容為「歌劇女神」、但近年頗為傷病所苦的涅翠柯,原本冀望今年要風風光光從歐美樂壇復出,如今竟成夢幻泡影。最愛她的紐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3日宣布取消她今年的所有演出,慕尼黑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Bayerische Staatsoper)、蘇黎世歌劇院(Zurich Opera House)也已將她封殺。她1日也自行宣布,從巴塞隆納的利塞奧大劇院(Gran Teatre del Liceu)到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的音樂會,她今年的國外巡演全部停辦。

俄羅斯指揮家葛濟夫(右)與普京(AP)

殘暴侵略者的「文化界好朋友」

這是一場古典樂壇罕見的「政治風暴」,葛濟夫與涅翠柯的「罪名」與性侵害或性騷擾無關,但嚴重程度不在其下,共同的關鍵則是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這兩人都是文化領域的「俄羅斯之光」,都與普京關係密切,長期相互幫襯,魚水相得。

普京長期在國內外惡形惡狀,烏克蘭戰爭更讓他成為全世界最惡名昭彰的侵略者,甚至被形容為希特勒(Adolf Hitler)、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惡靈轉世。如今,面對烏克蘭戰地的斷垣殘壁、生靈塗炭、鮮血淋漓,世人自然要質問葛濟夫與涅翠柯:兩位有何感想?還要繼續充當殘暴侵略者的「文化界好朋友」嗎?

葛濟夫與涅翠柯當然有選擇的自由,畢竟人道主義、普世價值也只是一種選擇、一種情懷。問題在於,「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始終是癡人說夢,儘管「古典音樂」似乎是最抽離凡塵俗世的一種音樂型態,但歐美樂壇在歌舞昇平之餘,還是必須顧及人道主義、普世價值。

2022年3月,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烏國東南部大城馬里烏波爾(Mariupol),一位母親親吻自己的新生兒(AP)

先看2016年曾到台灣演出的涅翠柯,她現年50歲,屬於俄羅斯南部一個與烏克蘭關係密切的族裔——庫班哥薩克人(Kuban Cossack),唸音樂院時受知於葛濟夫,1994年登台初試啼聲廣受矚目,2002年之後走紅國際。涅翠柯曾經從普京手中接過「俄羅斯人民藝術家」等殊榮,向來不吝公開表達對普京的仰慕與支持。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她曾發文「反對這場毫無道理的侵略戰爭,呼籲俄羅斯現在就休兵停戰」,但是對頭號戰犯普京仍不敢置一詞,而且後來還把敏感貼文刪除。

涅翠柯可能還有些許讓人同情或諒解之處,她的恩師葛濟夫卻是不折不扣的「普京同路人」。現年68歲的葛濟夫號稱是「全世界最忙碌的指揮家」,不到40歲就成為公認的當代指揮大師,他曲目極廣,從管絃樂到歌劇、從俄羅斯到德奧無不擅長;觀眾緣也極佳,從柏林到倫敦,與歐美幾乎每一個一線樂團都有合作經驗。

2022年3月5日,一大群烏克蘭民眾正在殘破的橋樑下設法越過伊爾平河。(美聯社)

但葛濟夫與普京的關係一直是他的生涯污點。他從普京老家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的發跡,兩人相交逾30年。葛濟夫長期當家的馬林斯基劇院(Mariinsky Theatre)就位於聖彼得堡, 得到普京以豐沛國家資源相助,他則以全力相挺熱情回報,普京再如何保守反動(例如打壓LGBTQ)、窮兵黷武(例如入侵喬治亞),他都一律按讚。因此不難理解,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面對各方質疑與呼籲,這位一揮棒就有千軍萬馬之聲的大師,迄今保持絕對靜默。

大師或許認為,他只要不再次公開相挺,就已經很給外界面子,就可以龜縮到風暴平息。大師錯了,他與門徒可以繼續在俄羅斯(當然還有中國)活躍,「人民藝術家」的地位甚至可能更為鞏固,但出了俄羅斯國界,這兩個「侵略者的文化嘍囉」將不再有任何舞台。

3月5日,俄軍轟炸島克蘭東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18個月大的男嬰基里爾(Kirill)傷重不治。 (美聯社)

歐洲藝術界力挺烏克蘭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改變人類歷史走向,對歐洲來說更是首當其衝,效應巨大深遠,當務之急則是標舉人道主義與普世價值,全力聲援勇敢的烏克蘭人民。在這方面,歐洲藝術界的表現令人感佩:今年坎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禁止俄羅斯設館,封殺任何與莫斯科當局掛鉤的團體與個人;威尼斯影展(Venice Film Festival)與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聚焦烏克蘭導演與藝術家的作品;今年的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 Song Contest),俄羅斯將無緣派代表參賽。

今年代表烏克蘭參加雙年展的觀念藝術家馬可夫(Pavlo Makov)住在鄰近俄羅斯的哈爾基夫(Kharkiv),儘管當地戰況激烈,平民死傷慘重,但他拒絕離開家園,工作之餘,他會找時間練習打靶,必要時將提槍走上街頭;賣畫的一部分收益也捐給烏克蘭軍方。現年63歲的馬可夫,其實是在聖彼得堡出生的俄羅斯裔,但,烏克蘭是他摯愛的國家。

(相關報導:閻紀宇專欄:希特勒幽靈化身「普特勒」,且讓烏克蘭成為民族主義狂人獨裁者的墳場更多文章

近年濫用「孔子牌」搞文化統戰、卻在此時此刻俯首帖耳當侵略者幫凶的中國政府,如果無法認同理歐洲藝術界的作法,不妨翻開《論語》〈述而篇〉,看看孔子怎麼說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致各位讀者,

在對抗暴政與無端侵略的戰爭中,每一個堅持自由民主信念的人們都很重要。關於協助烏克蘭,我們能做的事包含:

─ 加入世界各地的支持烏克蘭集會或組織團結活動。

─ 分享有關烏克蘭的真實資訊,拒絕接受錯假訊息。

─ 為烏克蘭與所有受影響的人們祈願。

─ 透過小額捐款支持烏克蘭:協助烏克蘭軍人與其家人的NGO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募資網頁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715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