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890723
聯合筆記/世界又賞了美國一巴掌
2017-12-22 23:45聯合報 賴昭穎
聯合國大會廿一日召開緊急會議,以一二八票贊成、九票反對、卅五票棄權的壓倒性結果,表決通過美國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無效的決議案。儘管這項決議案並無約束力,卻狠狠的賞了宣稱要「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川普政府一巴掌。
川普政府月初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計畫將大使館遷至耶城,國際社會擔心美國此舉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和平談判難以為繼,更可能造成中東地區的局勢動盪。
聯合國安理會十八日表決要求美國撤回承認耶城為以色列首都的提案,十五個成員國中有十四國贊成,只有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理,動用常任理事國專屬的否決權,封殺這項提案。
而在廿一日的大會前,川普揚言對於投票反對的國家斷絕金援,結果包括阿富汗、埃及、伊拉克、約旦等接受美國高額援助的國家都投下贊成票,就連英、法、德、日、韓等美國盟邦也選擇不和美國站同一邊。
但這已經不是川普政府第一次在聯合國被「洗臉」。聯合國大會上月初以一九一票贊成、美國和以色列「唯二」反對的結果,通過「要求美國終止對古巴的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決議。去年歐巴馬政府因為推動美古關係正常化,在類似投票中首次棄權:而今年已是聯合國第廿六年通過類似決議。
相對於「儀式性」的古巴決議,川普政府視耶路撒冷決議為一大羞辱,因為這樣的結果,形同戳破川普要「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國王新衣。
在歐巴馬政府時期,已接受美國不再是後冷戰時期全球獨霸的美國,一方面源自於美國在歷經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後的厭戰氛圍,另一方面則是美國的盟友已習慣仰賴美國的安全保障,但美國已沒有意願和能力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川普上台後,儘管提出「偉大說」,要民眾相信他能找回昔日的光榮感,但對外的言行卻只是暴露美國已不再偉大,才會說要保障東北亞安全,卻要日、韓向美國多買武器;說要解決北韓問題,卻要中國大陸、俄羅斯多出一點力。
對商人從政的川普而言,他或許認為自己是談判高手,在對外談判中幫美國談成不少好交易,但美國過去之所以能在全球事務中「喊水能結凍」,並非是天命(Manifest Destiny),而是美國付出相對的代價。
事實上,美國已不是過去的美國,不管川普接受與否,各國都了然於心,而美國在耶城決議碰了一鼻子灰,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
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2890998
即時短評/老大成了老粗 美換來顏面盡失
2017-12-23 07:01聯合報 記者張加╱即時報導
實在不想如此比喻,但聯合國大會21日的投票令人不禁聯想到常見的電視肥皂劇情:「財大氣粗的老大」對上「人窮志不窮的小子(們)」。大老粗最終落敗的結果也類似,儘管美國警告、威脅等狠招出盡,最後換來顏面掃地。
聯合國譴責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準備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的決定,還召開緊急會議表決,惹惱美國。
表決前一天,川普總統這位財大氣粗的老大在辦公室放話,「讓他們投票反美,我們會省下很多(錢),我們不在乎」。換句話說就是:美國付這麼多錢給聯合國這個組織,會員小子膽敢反對我,就別想再向我要錢。
川普威脅減少援助、駐聯合國大使海理警告將記下反美的國家名字,如此言論招致反感與反彈,他國領袖與智庫學者紛表態,認為美國不該如此「霸凌」會員國。
聯大21日表決前,海理當面告訴會員國,這次投票不會對美國的決定產生任何影響,但會影響美方如何看待在聯合國中不尊重美國的國家,「這次投票將被記住」。
儘管川普和海理接連祭出重話,最終聯大還是以128票贊成、9票反對、35國棄權,通過這項決議,譴責美國近期對耶城的決定。聯大用票數告訴美國,威脅無效。
或許美國早知投票結果,也無意改變會員國對耶城決定的態度,而是想藉機減少對聯合國的捐助,畢竟川普一直抱怨美國分攤的經費多得不公平。
若真為此考量,這成了川普上任以來,再度為了錢,賠上信譽與美國領導地位的另一例。
正如海理所說,「這次投票將被記住」,國際社會也將牢牢記得美國的威脅、霸凌,以及滿口金錢、高高在上的姿態。
正如海理所說,這次投票不會影響美國的決定,但影響美國對聯合國的態度;同樣的,這次投票也會影響國際社會如何看待美國。
如果美國真因此減少經濟援助,只是展現其沒有接受反對意見的氣度,有損老大風範。「這次投票將被記住」,這不是場單純的「挺美」或「反美」之爭,而是攸關美國的領導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