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524000350-260102
政院撤告太陽花》一句政治事件 就可跨法治紅線?
2016年05月24日 04:10
呂雪彗/特稿
行政院撤告太陽花學運人士,此決策引發社會譁然。林全強調,「太陽花學運是政治事件,而非單純法律事件」,新政府以此定位太陽花運動,為涉案人士開罪,真的是一個政治決定,但是政治可以凌駕法律之上嗎?
2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事件,即使如新政府所肯定具有正面啟示,但無可否認地,其中亦有不良示範。當時閣揆江宜樺決定驅離學生,接受政院祕書長李四川的建議,提出告訴;江揆因此被台大學生列不受歡迎人物,甚至揹負「殺人未遂」的罵名。
江宜樺曾是台大學生喜愛的教授之一,他豈會不知要對學生寬容,他若為討好學生可以不提告,甚至政院自訴部分早早可以撤告。但因為太陽花學生攻進公署,涉及法治界限,不能因為掛上一句「公民不服從」,就將侵占行政公署、毀損公物,乃至加重竊盜及煽動犯罪等行為均合理化。
新政府要撤告的決定,早在學運2周年、林全上任前受訪時就有透露,他提出和張揆不同的論調表示,撤告是選項之一,但當時林全也說要考量撤告是否對公權力造成傷害。然而,從昨日行政院的宣布看來,顯然新內閣並未將太陽花學生侵占公署的負面效果考慮進去。
換言之,新政府以政治力介入司法決定,未來若引發群起效优,各項運動有樣學樣,如法泡製,豈不天下大亂!民眾只要動輒對某項政策反對,就可號召群眾攻占行政公署,破壞公物,視公署、公權力如無物,甚至進一步若認定司法不公,都可去攻占法院,屆時說一句「這是政治事件」,難道就可逃避法治的紅線?
未來民進黨政府若遭遇民眾攻占公署的行徑,該如何自處?不會自失立場嗎?對違法行為的寬容甚或放縱,絕不是任何一個自由民主法治的國家應鼓勵或樂見的。
日後,民進黨政府若遇到藍營或其他團體發動的類似抗爭,那就要記得今天說過的這句話,「這是政治事件,而非單純法律事件。」
(中國時報)
===================================
http://udn.com/news/story/7776/1715244
對323攻佔政院撤告 蔡正元:林全報恩
2016-05-24 10:33 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新政府撤銷對323攻佔行政院者的刑事告訴。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在臉書貼文,認為這是「林全報恩」。
蔡正元指,沒有太陽花的胡搞瞎搞,蔡英文當不了總統。沒有太陽花攻佔行政院,林全也當不了行政院長。
蔡正元認為,林全當上行政院長,什麼事都還沒做,只做一件事,就是對太陽花撤告,攻佔行政院無罪。記得,攻佔總統府也無罪。
===================================
http://udn.com/news/story/7776/1716108
對太陽花撤告 總統府:支持
2016-05-24 16:09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行政院撤回對126位太陽花學運人士的刑事告訴,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今天下午表示,太陽花學運是深化台灣民主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民社會展現力量,告訴政府面對民意必須謙卑,也要時時刻刻反省的重要一課;關於這個部分,總統府支持行政院的做法。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今天表示,太陽花學運是深化台灣民主重要里程碑,支持行政院撤回對太陽花學生運動人士的告訴。
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昨天表示,行政院長林全20日已批出公文,對太陽花學生運動126名被告撤回告訴乃論的刑事告訴,這是林全內閣的第一個政治決策。
黃重諺今天表示,太陽花學運是深化台灣民主重要里程碑,是公民社會展現力量、告訴政府面對民意要謙卑、要時時刻刻反省的重要一刻,總統府支持行政院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