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社會【太陽餅之亂】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太陽餅之亂】2016年05月24日 政院撤告太陽花》一句政治事件 就可跨法治紅線?
2016/05/25 06:51 瀏覽1,083|回應3推薦5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公孫刀湯㊣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雇貓
tina2008
SCFtw2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524000350-260102
政院撤告太陽花》一句政治事件 就可跨法治紅線?
2016年05月24日 04:10 
呂雪彗/特稿

行政院撤告太陽花學運人士,此決策引發社會譁然。林全強調,「太陽花學運是政治事件,而非單純法律事件」,新政府以此定位太陽花運動,為涉案人士開罪,真的是一個政治決定,但是政治可以凌駕法律之上嗎?

2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事件,即使如新政府所肯定具有正面啟示,但無可否認地,其中亦有不良示範。當時閣揆江宜樺決定驅離學生,接受政院祕書長李四川的建議,提出告訴;江揆因此被台大學生列不受歡迎人物,甚至揹負「殺人未遂」的罵名。

江宜樺曾是台大學生喜愛的教授之一,他豈會不知要對學生寬容,他若為討好學生可以不提告,甚至政院自訴部分早早可以撤告。但因為太陽花學生攻進公署,涉及法治界限,不能因為掛上一句「公民不服從」,就將侵占行政公署、毀損公物,乃至加重竊盜及煽動犯罪等行為均合理化。

新政府要撤告的決定,早在學運2周年、林全上任前受訪時就有透露,他提出和張揆不同的論調表示,撤告是選項之一,但當時林全也說要考量撤告是否對公權力造成傷害。然而,從昨日行政院的宣布看來,顯然新內閣並未將太陽花學生侵占公署的負面效果考慮進去。

換言之,新政府以政治力介入司法決定,未來若引發群起效优,各項運動有樣學樣,如法泡製,豈不天下大亂!民眾只要動輒對某項政策反對,就可號召群眾攻占行政公署,破壞公物,視公署、公權力如無物,甚至進一步若認定司法不公,都可去攻占法院,屆時說一句「這是政治事件」,難道就可逃避法治的紅線?

未來民進黨政府若遭遇民眾攻占公署的行徑,該如何自處?不會自失立場嗎?對違法行為的寬容甚或放縱,絕不是任何一個自由民主法治的國家應鼓勵或樂見的。

日後,民進黨政府若遇到藍營或其他團體發動的類似抗爭,那就要記得今天說過的這句話,「這是政治事件,而非單純法律事件。」

(中國時報)

===================================
http://udn.com/news/story/7776/1715244
對323攻佔政院撤告 蔡正元:林全報恩
2016-05-24 10:33 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新政府撤銷對323攻佔行政院者的刑事告訴。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在臉書貼文,認為這是「林全報恩」。

蔡正元指,沒有太陽花的胡搞瞎搞,蔡英文當不了總統。沒有太陽花攻佔行政院,林全也當不了行政院長。

蔡正元認為,林全當上行政院長,什麼事都還沒做,只做一件事,就是對太陽花撤告,攻佔行政院無罪。記得,攻佔總統府也無罪。

===================================
http://udn.com/news/story/7776/1716108
對太陽花撤告 總統府:支持
2016-05-24 16:09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行政院撤回對126位太陽花學運人士的刑事告訴,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今天下午表示,太陽花學運是深化台灣民主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民社會展現力量,告訴政府面對民意必須謙卑,也要時時刻刻反省的重要一課;關於這個部分,總統府支持行政院的做法。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今天表示,太陽花學運是深化台灣民主重要里程碑,支持行政院撤回對太陽花學生運動人士的告訴。

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昨天表示,行政院長林全20日已批出公文,對太陽花學生運動126名被告撤回告訴乃論的刑事告訴,這是林全內閣的第一個政治決策。

黃重諺今天表示,太陽花學運是深化台灣民主重要里程碑,是公民社會展現力量、告訴政府面對民意要謙卑、要時時刻刻反省的重要一刻,總統府支持行政院的做法。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483833
 回應文章
【太陽餅之亂】2016-05-26 桑品載〈太陽花學運若在美國 衝白宮恐會吃子彈〉
2016/05/28 06:39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公孫刀湯㊣

.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720075
太陽花學運若在美國 衝白宮恐會吃子彈
2016-05-26 02:29 聯合報 桑品載/作家(台南市)

「政治正確」的另一面是「政治不正確」。林全以太陽花學運分子衝進行政院為「政治事件」,而撤銷原由國民黨執政時行政院的「刑事訴訟」提告,理由是「太陽花學運是深化台灣民主的里程碑」,意味原提告是打擊民主,政治不正確;當然,撤銷便是「政治正確」。

就算那是「政治事件」,行政院裏有許多政治性檔案及施政發展規畫,民眾衝到裏面翻箱倒櫃,這豈不也是「政治事件」?故而制止和提告正是「政治正確」;凡太陽花學運分子衝進行政院的,皆屬「政治不正確」。

當年警備總部所做的事,憑藉的便是「政治正確」,乃鎮壓「政治不正確」分子。民進黨政府同樣先確定何謂「政治正確」,在這面旗幟下保護對她的擁護者;警總人員為政府工作而違法,上級替他們撐腰,那不是很合理嗎?準民進黨邏輯,何來「白色恐怖」之說?

不論政治體制是獨裁或民主,不論是過去或現在,以暴力衝進政府行政機關是絕不被允許的,民主如美國,太陽花學運的行為若出現在華盛頓,群眾衝進白宮、五角大廈,挨警棍還是輕待,有可能嚴重到吃子彈。

「政治」何謂「正確」?如果掌權者說了算數,連為政治效命的法律都不需要,其獨裁程度是王權思想的進階版。王權還有王法,警總執行的是戒嚴法,林全憑的是什麼「法」?

紅衛兵的口號是「革命無罪,造反有理」,民進黨說太陽花學運是「公民不服從運動」,那就是「革命」;衝進行政院是「造反」,前者「無罪」,後者「有理」,所以撤銷刑事訴訟。民進黨「轉型正義」是要清算國民黨的「不正義」,「文化大革命」則要「破四舊」,兩者多麼相似!

不滿民進黨政府的政治掛帥,反對者認為,他們也可以效太陽花學運作為,找個政治理由占領行政院,理由俯拾皆是,如對「九二共識」的不承認,對沖之鳥由「礁」變「島」。不過,有這種想法的可得當心,民進黨既認為自己政治正確,反對者便是政治不正確,正確是否的解釋權在民進黨手裏,它便是新的「警總」,鎮壓、逮捕,不用法律理由,而是政治理由。

民進黨執政第四天,林全任行政院院長上班第一天,便做了這件事,示警意味濃厚。民主、正義、是非、此後都得服膺它所定義下的「政治正確」。蔡英文只需說陳水扁貪腐是政治事件,便可不管陳水扁是否認罪、認錯,而將他特赦;馬英九用官司纏住他,有罪無罪或有理無理都不需要,因為那是「政治事件」。

對太陽花學運分子衝進行政院而提出司法告訴的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昨天投書聯合報,對於林全撤銷刑事訴訟十分不滿,文曰:「可以看出蔡政府多麼想回報太陽花運動對民進黨重返執政的貢獻,也多麼想繼續爭取激進勢力將來的支持。…」當激進勢力被視為「政治正確」而被優遇、保護,這個勢力就是蔡政府的禁衛軍,誰惹他誰倒楣。

馬英九下台了,民意滿意度忽然竄升了將近十趴,有人開始在懷念馬英九了嗎?若是,大權在握的蔡政府得當心,馬英九卸任可能才是他歷史定位的開始。有道是「在那裏跌倒,從那裏站起來」,馬英九不會站起來了;不過,蔡英文倒有可能在那裏站起來,在那裏跌倒。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484986
【太陽餅之亂】2016-05-26 聯合報社論〈法治被當成林全的伴手禮〉
2016/05/26 22:52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SCFtw2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公孫刀湯㊣

.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720092
聯合/法治被當成林全的伴手禮
2016-05-26 02: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林全上任的第一件公文,是批准內閣人事命令;第二件公文,則是批示撤回對兩年前攻占行政院的學運入侵者之告訴。此舉,不論是象徵著林揆對太陽花學運的「獎賞」,抑或「報恩」,他都把國家法治當成了自己的政治伴手禮送掉了。

如果林全願意多花一點時間說明他的用意,諸如:為了顧及青年學生的大好前程,使他們不致卡在司法訴訟,也為了讓社會共同療傷止痛云云;或者,他在整體善後問題上提出更完整的解決,諸如:公開說明入侵公署之不宜與不法,但考慮到學生之特殊身分情有可原;同時,也相對要求學運分子撤銷對警察「殺人未遂」的告訴。如此,政院撤告之舉,或許可博得更多社會的支持與諒解。

然而,林全只粗糙地說,這是「政治事件」,而非單純法律事件。他還強調,太陽花學運的訴求,現已普遍成為「社會共識」。言下之意,自己認同的社運就可以超越法律、踐踏法治,而不擇手段?

用「政治事件」作為撤告理由,顯示林全在政治上不是太過天真,就是太過傲慢。太過天真,是因為作為行政院長,他竟看不到其中有更重要的法治及公權力尊嚴需要維護。太過傲慢,是因為他得意於大權在握,可以獨斷獨行,因此就連犧牲警察尊嚴、社會秩序、國家法治亦在所不惜,連說明都一概省略。試想,如果「政治事件」的理由這麼好用,那麼最近本土社團以「扁何罪之有」高呼赦扁,對蔡英文總統而言,以政治為由信手簽下特赦公文,恐怕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吧!

腦筋清楚的人都應該看出:太陽花學運當然不是單純的政治事件,而是林全把它裹上了政治的外衣。這可以分成三個層面來討論:第一,從動機看,學生因為反對服貿協議「卅秒強行闖關」的程序不當而發動示威,進而占領立法院,並演成長達廿四天的抗議運動。這項抗爭的動機,可以看成是「政治性」的,殆無疑義。

第二,但從行動看,在正常民主國家,示威活動應在可供公眾集結的廣場、街道進行,絕不容許「占領」公署,因為這將癱瘓政府機構的正常運作。學生占領立法院,若發生在美日或歐洲國家,早就被警力排除;但在台灣,因為馬政府措手不及,且議長王金平及朝野立委因不同盤算而不願驅逐學生,默認占領的正當性。也因此,在占領國會的部分,學生並未受到司法追訴。但另一部分學生貪功躁進,突然發動攻占行政院,任意毀損辦公室。這種作法,不僅視法律如無物,更嚴重踐踏了公權力,政府若不追訴其責任,豈不是在鼓勵民眾越法踰矩?

第三,從行動的後果看,立法院是代議機構,要休會或易地開會不難;但行政院則是國家行政中樞,學生和群眾攻占行政院,若不設法排除,整個行政體系次日便將陷於癱瘓,這絕非社會大眾樂見的景象。再說,若學生攻占官署可以輕易脫罪,而警察執行公權力,卻遭學生和社運律師控以「謀殺」及「殺人未遂」;這樣的對比,豈不是在塑造錯亂的價值?如果林全撤告學生卻不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甚至不相對要求學生撤告,今後警方誰願認真執行公權力?

我們認為,林全利用撤告來表達某種社會和解之宣示,固有值得積極看待的一面;但問題在,他提出「這是政治事件」的理由卻是錯誤的,他吝於用多一些理由來說服社會大眾的態度是不符合其高度的;甚至,他說太陽花的訴求已普遍成為「社會共識」的說法,其實也強暴了許多民意。更嚴重的是,他把台灣的法治當成伴手禮奉送給太陽花,確實傷害了民主法治。

無論如何,急急於在第二件公文批示撤告太陽花,暴露了林全內閣施政的本末先後欠缺整體考量,不以民心為念。如果這就是民進黨摩拳擦掌的「轉型正義」第一課,結局恐怕要讓人失望了。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484490
【太陽餅之亂】2016-05-25 江宜樺〈返台機上寫投書:先問是非,再談政治〉
2016/05/25 23:54 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公孫刀湯㊣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雇貓
SCFtw2

.

http://udn.com/news/story/7776/1717488
江宜樺返台機上寫投書:先問是非,再談政治
2016-05-25 03:34 聯合報 江宜樺

二○一四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江宜樺辭去行政院長,翌年三月赴美訪問研究,在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擔任訪問學者。近日江宜樺結束行程,昨天搭機返台,在美國機場時看到行政院長林全說太陽花學運是「政治事件」,將撤回侵入行政院的刑事告訴,心中頗有感觸,因此在飛機上振筆疾書,獨家投書本報,以下全文刊載。

林全先生接任行政院長後,第一個批准的重要公文,就是決定對太陽花運動期間,攻占行政院辦公大樓並毀損公物的126名人士,撤回違法行為的刑事告訴。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會做出這個決定,大部分民眾都不會意外,但撤告的理由說因為「這是政治問題,不是法律問題」,則讓大家清楚看到這是一個「只問政治,沒有是非」的政府。在政治考量掛帥的政府領導下,法治文化將越來越難生根。

太陽花運動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社會運動,當它以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為由,而占領立法院癱瘓議事時,社會對這個抗議行動感到震驚,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同情。然而一周之後,太陽花的激進勢力突然攻擊行政院,以暴力方式衝破警方阻絕設施、拆毀辦公大樓門窗,肆意破壞政府公物,這就完全逾越了民主示威遊行的紅線,也違反了理性、和平的原始訴求。

太陽花運動進行街頭示威,完全在我國法律保障範圍,但是運動領袖要求整個社會非照他們的要求做不可,否則就占領公家機關、癱瘓政府功能,甚至自我美化為「反對獨裁」的革命,這就讓台灣原本薄弱的民主法治文化更岌岌可危。如果任何團體,基於政治主張的不同,就可以霸占國會、攻占政府、威脅媒體、癱瘓交通及市民生活,不達目的絕不罷休,這絕對不是台灣追求的民主。

抗議活動 不能變非法暴力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紅衫軍運動時,我可以支持施明德先生所領導的示威遊行,而太陽花攻占行政院時,我卻支持警方驅離群眾並逮捕入侵行政院的人士?答案很簡單:紅衫軍反腐敗運動,從頭到尾都依照憲法及法律所賦予的公民集會遊行規範去做,即使人數比太陽花多出數倍,也沒仗著人多勢眾而衝進總統府。

如同施明德所說,當時要衝破總統府的防線其實輕而易舉,而且也有不少人躍躍欲試,但是他十分明白這個分界,也堅持抗議活動不能變成非法暴力行為,否則台灣幾十年來的民主努力就會在瞬間付諸流水。但是太陽花不一樣,它的激進暴力跨越了民主法治的紅線,讓將來所有不滿任何公共政策的人,都可以理直氣壯的癱瘓立法院、攻占行政院,威脅或霸凌不接受他們主張的人。

平心而論,太陽花運動並不是沒有正面的民主價值。它鼓勵了許多原本對政治冷漠的人開始關心公共事務,也引發對服貿協議利弊得失的詳細討論。年輕人運用網路及創意表達反對意見的方式,更令人大開眼界。但是,在氣勢洶洶的反服貿聲勢中,持相反意見的人都遭受嚴厲的排擠與霸凌。有媒體記者就曾跟我說,他們剛開始做過幾則比較衡平的報導,但其中質疑到太陽花不當行為的部分,馬上遭到太陽花網民排山倒海的點名辱罵,以及採訪現場時人身安全的威脅。對於激進群眾在三月二十四日攻進行政院中央大樓,以及大肆破壞辦公室作法,大家更是無法認同。

我相信林全院長對這些事實有一定瞭解,所以才會在就任之前,表示他希望「在維護公權力又促進社會和解下」,讓事情有個解決。但是,從他就任第一天就迫不及待撤銷對太陽花激進人士的刑事訴訟,可以看出蔡政府多麼想回報太陽花運動對民進黨重返執政的貢獻,也多麼想繼續爭取激進勢力將來的支持。但是,太陽花攻占行政院畢竟是一個暴力違法行為,無論當事者多麼自以為是,仍然傷害了民主法治,應該由法院審理後做出公正的判決,而不是由行政院基於政治考量隨意撤回。

政治事件 迴避法律的檢驗

退一步講,即使行政院要撤回告訴,也必須先詳細檢視過相關資料,並提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說法,而不是用「政治事件」四個字就草率宣布。如果一件事情屬於「政治事件」或「法律事件」,是可以這麼輕率由政府首長片面決定,那麼台灣未來將永無寧日。因為政府可以將有利於自己的事情、或是在法律上站不住腳的事情,先宣布為政治事件,然後迴避所有法律的檢驗(譬如說陳水扁前總統的貪腐行為明明違背法律,但很多人就是想從政治角度解決)。

另一方面,政府首長又可將法律上明明沒有問題、但是跟自己政治立場不同的對手,硬說成是違法嫌疑人,用法律手段去整人,從中獲取政治上的利益。這種唯我獨尊的任意性,正是對法治精神最大的傷害,也是政府公信力喪失的源頭。

林內閣對太陽花激進人士的撤告,恐怕不是社會和諧的開始,反而是政治掛帥決策的開始,也是是非價值混亂的開始。所有善良正直的台灣人民都應該要有心理準備,必須挺身捍衛法治社會應有的原則。(江宜樺,行政院前院長)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48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