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709559
蔡總統的考驗/陸對蔡 別重蹈覆轍
2016-05-21 02:05 聯合報 郭正亮/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在兩岸論述做出兩項空前突破:
一、雖然並未說出「九二共識」,但提出「九二會談的共同認知與諒解」,不像以前只說出「九二事實」或「求同存異精神」。
二、雖然未說出「一中」,但提出「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這是民進黨領導人首度標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作為兩岸規範,該條例開宗明義規定「國家統一前」,兩岸稱謂分別是「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明示兩岸關係屬於非國與國關係。
兩項論述突破,凸顯出蔡英文願意誠實面對兩岸法律現狀,勇敢走出導致兩岸困局的「兩國論」框架。事實上,民進黨立院黨團改推「兩岸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早已展現出尊重兩岸法律現狀的誠意,蔡英文只是進一步證實民進黨將會信守言行一致。
問題是,儘管蔡英文已經回應了兩岸最核心的實質問題,但畢竟並未明確說出「九二共識」和「一中」,大陸基於長期不信任民進黨的慣性思維,國台辦仍認為蔡總統就職演說是一份「沒有答完的考卷」。但這種形式主義的堅持,恐怕並不利於解決兩岸困局。
畢竟,蔡英文勇敢踏出這一步,需要頂住各種獨派壓力,如果大陸始終堅持蔡還沒說出「九二共識」和「一中」這些通關密碼,遲遲不願對蔡做出善意回應,隨後獨派必然認定蔡判斷錯誤,反將導致蔡飽受黨內挑戰,造成務實處理兩岸問題、務實推動民進黨轉型的困難。
以二千年為例,當時陳水扁總統在剛上台的前兩年,也勇敢提出「四不一沒有」、「未來一中」、「兩岸統合」等突破性觀點,但大陸始終不予理會,導致獨派反彈四起,最後陳水扁被迫優先安撫黨內,在二○○二年轉向相反的「一邊一國」,從此兩岸就陷入每下愈況的惡性循環。
歷史殷鑒不遠,我們呼籲大陸要把握歷史機遇,把握蔡英文勇敢做出兩岸突破的關鍵時刻,放下形式主義的符號堅持,對蔡英文的勇敢突破做出善意回應,讓蔡更有底氣往下走,能夠帶動民進黨轉型,帶來兩岸突破的新局面。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521000421-260109
社論 - 曲筆潤飾還不夠 仍需行動展誠意
2016年05月21日 04:10
主筆室
蔡英文總統昨天完成宣誓就職,並發表了25分鐘就職演說,全文約6000多字,但其中最受國際與大陸關注的,就是其中僅占千餘字的兩岸關係部分,特別是有關「一個中國」與「九二共識」問題,如何表態將牽動未來幾年兩岸的實質走向,可謂「重中之重」。演說內容揭曉,蔡總統雖然做出若干超過原先預期的偏正面表述,但顯然未能消除大陸對台灣滑向台獨的疑慮,國台辦及新華社都發表了強硬的談話,兩岸官方交往勢必中斷,其餘交流是否緊縮,就要看蔡政府的實際行動了!
蔡總統的論述策略,可以總結成以下幾點:一、將兩岸議題併入亞太區域議題中,並順勢為其「新南向政策」鋪墊;二、高調標榜「和平」的價值,既要做「和平的堅定維護者」,也要做「和平的積極溝通者」;三、聲明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南海及東海主權爭議主張擱置爭議;四、對1992年兩岸兩會溝通協商的歷史事實表達尊重;五、承諾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
這幾項論述策略,幾乎回應了所有敏感議題,相對於綠營的傳統立場,不能不說已有相當幅度的調整。譬如全篇演說只提「兩岸」,特別是「兩岸兩個執政黨」的表述方式,顯示「兩國論」主張已經消失;加上演說中數度提出《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尤其她對東海、南海的主張,幾乎看不出來與前任馬英九總統的主張有何重大差異。
至於眾所矚目的「九二共識」,蔡總統以迂迴、間接的正面表態方式,技巧性迴避了承認或不承認的是非題,創造出加長版、沒有「九二共識」這4個字的「九二共識」提法,她的表述是「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的表述,注意這其中的「共識」已被改成「認知與諒解」,然後她再將之定義為「歷史事實」,並特別在表態修辭上陳述為「我尊重」,這樣的提法,究竟算不算正面回應了各界的期盼,似乎各有解讀。
「九二共識」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現階段兩岸發展的前提,馬政府接受並承認這個前提,兩岸才能發展到領導人會面談話的層次。如果原本是被「承認」的「前提」,現在變成是被「尊重」的「歷史事實」,當然是一種「倒退」。
但對蔡總統而言,反對「九二共識」是綠營的核心價值,選擇這樣的迂迴應是可以理解的。特別是在表述「歷史事實」之後,馬上接上「並在這個既有的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並表明「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在文字編排,說它是「前提」亦無不可了!
但我們要提醒蔡總統及新政府,曲筆潤飾或許可以暫時避免攤牌,但不能獲得信任。陳水扁總統年代,也曾運用技巧的曲筆及華麗的潤飾向對岸說過許多話,但兩岸依然邁向激化對立。民共之間缺乏「互信」,大陸縱然不至於立即採取過激的實際作為,但可預見對岸勢必以類似「聽其言、觀其行」方式加以面對,小英政府接下來的考驗,就是如何以實際的行動,落實她所謂的「尊重」及「珍惜與維護」了!
可以預見,如果誠意僅只存在演說中,行政團隊與從政同志卻持續以激化的語言框架兩岸關係,黨籍立委持續在立院推動各種型態的「去中國」或「兩國論」立法,譬如在課綱或公投法修法上,實質推動理念去中國、法理台獨能量的累積等,她必須有能力約束制止,在區域戰略競爭及南海與東海主權問題上,要堅持中華民國的利益,若不願或不能展現實際領導力,那麼我們可以確定,所有和解氛圍將立即消逝,兩岸關係將土崩瓦解。如何在「行動」上展現這篇演說的誠意,恐怕是是蔡總統接下來最大的挑戰。
這篇演說的內容雖然超過各方原先的預期,但與北京當局的底限還是存有不算短的距離,北京或許應該多體諒蔡總統應付內外壓力,多給她一些時間去落實她的承諾。已經在野的國民黨,也應忠誠在野的角色,幫助兩岸走向更穩健下一步!
(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