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社會(兩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16年02月05日 11:41〈風評: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意外嗎?〉
 瀏覽538|回應1推薦5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albert8888
tina2008
公孫刀湯㊣
雇貓
SCFtw2

.

http://www.storm.mg/article/81460
風評: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意外嗎? 
主筆室 2016年02月05日 11:41

由英國公民、台灣女婿柴普曼(Lee Chapman)發起的「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Recognise Taiwan as a country)連署破兩萬人後,英國政府正式回應:根據1972年英國與中國大陸簽署的聯合公報,「英國認知到中國的立場,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

毫無意外,英國政府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的同時,也強調英國和台灣有緊密的非官方關係,而「台灣問題」要透過對話解決,這與兩岸人民的看法一致。

這個連署行動是在一月十六日總統大選後的兩天啟動,經過網友們的傳播,一時成為熱門話題,台灣(中華民國)做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總是有外籍朋友為台灣發聲;然而,台灣再怎麼悲情或熱切,在國際現實政治下,就是走不出「中國」巨大的陰影,至少在可預見的短時間內,找不到改變的可能。英國政府的官式回應,也會是美國政府的官式回應,即令台灣人最有感的日本政府,碰到「一個中國」,只會更退縮。

當我們談及「台灣獨立」,包含了多種意涵,一是現狀獨立,二是追求獨立。英國政府(可能也是各國政府)的制式反應,意味對台灣「現狀獨立」的形式否定,直接講就是不承認中華民國,認為台灣不是一個國家。然而,中華民國在台灣就用這種「特殊的存在」,持續到此時此刻的「民國一百零五年」,說來又是一樁台灣創造的「奇蹟」,在國際關係、國家型態或國家定義上,都獨一無二。

國際對「一個中國」的認知,既否定了中華民國現狀獨立,想像得到,對台灣追求獨立的否定不會更少。就追求獨立而言,台灣依照憲法程序,可以改國號,這算不算實質獨立?就算經過公投和修憲程序完成,先不管對岸的飛彈,試問:哪幾個國家會承認改了國號的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或與這個新而獨立的台灣建立正式邦交?英國會嗎?美國會嗎?或者日本敢嗎?人是透過與他人的對照,反襯自己的存在,國家亦然,在我們如此計較「主權獨立」的同時,反應的是冀求他國的「承認」 ─ 正式或非正式。

英國政府否定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但卻反覆強調台英關係的緊密,除了商業、文化、教育、甚至還有司法與環境,簡直無所不包,台灣還是英國在亞太地區六大市場;換言之,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並不影響台英雙邊關係,用自我感覺良好的話說,就是「管你英國承不承認,台灣就是一個國家!」套用外交部文雅的官式語彙:「中華民國自1912年肇建,為一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自主發展對外關係,除與邦交國維持緊密的外交關係外,並與其他國家發展各項實質關係,也是許多國際組織成員,積極參與國際人道救援等國際事務,承擔國際責任,這個事實不因英國政府的立場有任何減損。」

英國政府的聲明至少點醒一件事,別浪費力氣在追究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或推翻獨立現狀,追求新的獨立形式,何必找各國政府打臉自己?不論有沒有、有多少正式邦交關係,中華民國存在一百零五年,中華民國在台灣也活了六十七年,還繼續熱熱鬧鬧活下去,算不準再過五十年、一百年,「中國」歷史會不會改寫,但是,國際政治大概要為「台灣」這個特殊存在改寫教案了。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435486
 回應文章
白德華 2016年02月11日〈大陸為何再版蔣經國傳〉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公孫刀湯㊣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211000191-260109
我見我思 - 大陸為何再版蔣經國傳
2016年02月11日 04:10
白德華

今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28周年之際,大陸再版《蔣經國傳》。並非此書在陸出版有什麼特別,早在2002年新華出版社就出了節錄版。但這次極不同的是,大陸高調出書,且封面印上了「台灣民主與現代化的推手」,陸媒甚至高調報導,似隱含與高層連動的特殊意涵,讓外界猜疑「這是什麼風向?」

《蔣經國傳》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陶涵(Jay Taylor)所著,2000年出版,台灣同年由林添貴翻譯,時報文化出版。大陸2002年出版後,2010年再版,兩版本最大的不同是,從原先刪節過半的200多頁,增厚到400多頁,除了將其中標題「台灣式民主」改為「中國式民主」之外,還和國史館合作增添40幅珍貴圖片,其餘基本恢復原貌。大陸出版人說,這見證了兩岸發展的軌跡。

今次再版,則進一步釋放不少強烈信號。13日出版當天,上海「澎湃新聞網」以〈山雨欲來:蔣經國晚年最後一搏〉做了長篇報導,且在文內轉載《蔣經國傳》內容,其中不少涉及最敏感領域。

如鉅細靡遺提到蔣經國晚年解除戒嚴過程。文章說,歷經1年黨內營造共識,國民黨中常會在蔣經國指示下,成立24人革新委員會 ,負責3個議題,如「重振國會功能」,結束資深中央民代長期不改選現象;「研究民間團體」,允許反對黨合法化;至於解除戒嚴,蔣親自登門造訪風燭殘年的大老。他說:「過渡到法治、民主社會,一定要依照憲法辦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澎湃網刊出後,官網跟帖說,「蔣經國廢除了台灣一黨獨裁地位,這是他功在千秋的偉業」,「以專制終結專制,前無古人!」在過去,很難想像如此敏感的文章和跟帖會見容於大陸當局,但為何如今大剌剌攤在陽光下?

去年11月7日「馬習會」之後,不僅導致兩岸邁入高層領導直接溝通的效應,過去被視為禁忌的「民主因子」開始在大陸播種。《蔣經國傳》再版封面突出「民主與現代化」只是其一;在國軍抗日真相方面,公開共軍對台最大敗仗 ── 金門戰役,高調報導國軍將領孫立人,似乎都是有意透過傳媒釋放變局;與習營親近的「財新網」,最近也發表了數篇有關政治改革以及憲改專文,中山大學教授于幼軍舉辦首個「反思文革」講座,似乎也預示了一場「山雨欲來」。

1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或有助理解變局的邏輯。該文章說,可用「變」字形容習近平掌舵中國3年的歷程,體現在反腐、改革、吏治、外交、經濟或軍隊,傳遞的是「沒有不能打破的慣例,沒有不能改變的傳統」。思變的習近平,不會沒想到當年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蔣經國在台灣的選擇;2016年開年之初,種種跡象似預示習近平今年將有不尋常之舉。

(中國時報)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43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