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983862
統一三形態 兩岸五階段
2016-09-26 01:44 聯合報 黃年/評論工作者(台北市)
●本文是昨日刊出書面報告的口頭補充節要
我的書面報告「兩岸拔河:心靈台獨vs.心靈統一」,已請大會轉呈各位。野人獻曝,請大家指正。現在我再作一些口頭補充:
我談的題目是:「統一」不是只有一種「統一」。並提出了四個概念:一、心靈統一。二、不消滅中華民國的統一。三、互統一。四、大屋頂中國。
這些思考,並非我所首創或獨有,其實在兩岸間早有同類的思考,只是各家使用的語彙不一樣,但相互間存有很大的交集。
應改變「中華民國已滅亡」論述
參加今天座談的孫亞夫先生是我敬重的兩岸實務及理論專家,我特別期待他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二○一四年六月,孫先生和薄瑞光分別領導的陸美二軌團隊在紐約舉行會談,據說,會中出現的一種思考就是:能否就「一國兩制」中「一國」的概念,以承認中華民國的方式而重新定義。
我覺得,如果能夠出現「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一國兩制」,就有可能出現「不消滅中華民國的統一」。所以,「一中」不是問題,問題在如何定義「一中」,及如何定義「統一」。
黃嘉樹先生也是我敬重的兩岸問題專家。我在想,黃老師提出的「第三主體」的主張,和我所思考的「第三概念的中國」和「上位概念的中國」,亦即「大屋頂中國」,或許也有交集互通之處。
再者,我們或許也可將汪道涵先生的「共同締造論」,歸類為一種「互統一」的思考。
更進一步,鄧小平先生說的「你不吃掉我,我不吃掉你」,若用今天的認識來看,這也是一種「互統一」,而不是一種「被統一」。
在台灣,也有這類看法。譬如,張亞中教授的「一中三憲」即是。其實,蔣經國總統所主張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也可演繹成「互統一」的概念。
我的看法是,統一不是只有一種統一。一種是「被統一」,就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另一種是「輕統一」,就是兩岸交戰政府轉為分治政府,簽訂和平協議。再一種是「互統一」,也就是「你不吃掉我,我不吃掉你」的統一,也就是共同締造論,也就是大屋頂中國。
這個架構可稱為「統一三形態」,思考的方向是從「被統一」向「互統一」移動。
鄭必堅先生說「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我覺得,面對兩岸難題,必須要用新的眼界來定義「一個中國」、來定義「統一」,更要用新的思路來處理中華民國在中國的地位。
也就是說,北京是不是應當改變「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的論述,未來不論在兩岸互動或兩岸建構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都要正視中華民國的地位。
九二共識應發展「一中各表」
時間所限,我只談兩個現實問題:一、九二共識還有沒有用?二、國民黨還有沒有救?
第一個問題:九二共識還有沒有用?我的看法是,九二共識如果只是朝「反對台獨」的方向壓縮,就未必有用;但若是朝「一中各表」的方向發展,就一定有用。
台獨批評九二共識,第一句話就是「只有一中,沒有各表」。也就是說,如果是「雖有一中,也有各表」,亦即「既有原則,又有善意」,台獨的空間就限縮了。
舉一例。二○一五年十一月馬習會,馬英九總統在開場談話時未提「一中各表」,於是,台灣的名嘴在同步的第一時間就咬死了「只有一中,沒有各表」。
當天,接下來是馬習閉門會談六十分鐘,再加上張志軍主任主持國際記者會卅分鐘;等到馬英九主持記者會,說出會談提到「一中各表」,已在九十分鐘之後,但已不能扭轉台灣名嘴對「只有一中,沒有各表」的定論。可以說,這個「九十分鐘的落差」,決定了馬習會「一中各表」效應的成敗。
如果馬英九在開場談話就提到「一中各表」,雖然未必能扭轉總統大選的失敗,但必可強化現今兩岸論述的基底。
我的看法是:九二共識若還要有用,必須發展一中各表。
第二個問題:國民黨還有沒有救?國民黨現在有三個重傷:一、沒有論述。二、沒有領袖。三、黨產失守,沒有錢。這三個都是致命傷,其中傷得最嚴重的仍在沒有論述。
國民黨沒有論述,主因是在北京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下,中華民國很難建立起一套有自尊、有願景的論述。北京若不改變對中華民國的論述,中華民國的論述就很難站穩腳跟。
台北流傳著一個笑話。國民黨已無擔任台灣的反對黨的能力,也沒有護持中華民國的能力。現在台灣的反對黨是中國共產黨,現在護持中華民國的也是中國共產黨。這個笑話聽來荒唐,但也相當寫實。
我覺得,以前北京是寄望國民黨來護持中華民國,進而保住台灣。現在應當透過發展「一中各表」,直接寄望以中華民國的論述來保住台灣,這就是我說的「杯子理論」。紅藍綠三方面如果丟掉了中華民國這只杯子,兩岸關係始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要覺得最長的麥桿還在前頭
我要強調:台灣的問題已經超越了國民黨有沒有救的層次,而是已經且必須指向中華民國還有沒有救?
若想引導台獨走向兩岸關係的正向發展,可用「兩岸五段論」來推演:台獨 借殼上市 一中各表 和平協議 共同締造論或大屋頂中國。
其中,「借殼上市」與「一中各表」是個分岔點。也就是說,北京究竟希望看到「借殼上市的中華民國」或「一中各表的中華民國」?
聖經上有一故事。有人經過麥田,想選一隻最長的麥桿,看著眼前,總覺得更長的還在前面。此人最後走完了麥田,手裡卻是空的。
剛才我說了「一中各表」在馬習會的「九十分鐘的落差」,馬英九在九十分鐘前沒說、卻到九十分鐘後才說一中各表,這是一個當代版的麥桿故事。
不要覺得最長的麥桿還在前頭,這是我的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