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社會(兩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仇佩芬 2015-11-4, 14:43〈馬習會幕後》夏張會傳話,兩岸直接溝通敲定20分鐘馬習會〉
 瀏覽2,374|回應8推薦5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雇貓
tina2008
公孫刀湯㊣
albert8888
SCFtw2

.

http://www.storm.mg/article/73048
馬習會幕後》夏張會傳話,兩岸直接溝通敲定20分鐘馬習會
仇佩芬 2015年11月04日 14:43

兩岸分治之後首次領導人會面,將於7日在新加坡登場。據透露,此次會晤透過廣州「夏張會」傳話後啟動溝通,經數週往返磋商後確立「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定位、馬習互稱「先生」,及「非國際場合」等原則,敲定20分鐘的新加坡馬習會。

研議達2年多而無進展的馬習會,在兩岸不過月餘的協商下突然成局,震驚政壇。據透露,雖然近2年多來一直是我方主動表態,希望促成兩岸領導人會面,但此次卻由對岸主動,習辦與我方國安會透過可靠管道確認可行性後,透過廣州夏張會傳遞訊息,兩岸正式啟動馬習會磋商。

對岸回絕我在APEC高峰會外會見面要求

對岸釋出舉行馬習會意願的時機,我方尚未完成今年APEC領袖代表人選的回覆程序,因此立即向對岸表示我方屬意由馬英九親自出席APEC高峰會,馬、習二人在會外見面。

然而對岸堅持,兩岸事務不宜在「國際場合」進行,回絕我方提議,但認為既然兩岸都有見面的意願,雙方可以另行協調找出符合安全、便利、爭議小等條件,彼此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初步獲得在「第三地見面」的共識。

在兩岸折衝之下,多年來數度表達願意扮演兩岸調人的新加坡再度成為選項;除了星國與兩岸高層交好,對岸認為,習近平將應邀赴新加坡進行國是訪問,馬英九今年也曾以「李顯龍民間友人」身分訪星,是馬習會的合適地點。

知情人士表示,「第三地」與「國際場合」意義不同,不像APEC等場合涉及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當初辜汪會談也在新加坡進行,是「九二共識」的第一項歷史成果發生地,具有相當的歷史意義。

據透露,兩岸事前已商定,馬習會的兩岸定位為「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符合兩岸交往與我國憲法的定位現狀;馬、習二人彼此稱呼「先生」,對外表述則是「大陸領導人」與「台灣領導人」,在不否認治權的前提下不觸及官銜問題。雖非國際場合,但鑑於國際矚目及台灣對兩岸接觸的資訊公開要求,雙方將各自舉行國際記者會。

雖然中方強調,習近平係赴星進行國是訪問,並非為見馬而去,但仍為馬習會延長了在星停留的時間。根據兩岸安排時程,提前一天抵星的習近平6日進行既訂國是訪問行程,馬英九則於7日中午才抵達新加坡。大約下午3點,馬習會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登場,除會前握手寒暄開放媒體攝影外,雙方晤談全程閉門,預計進行20分鐘。

總統府公布7人與會名單

在記者會之後,馬、習二人將進行「私人晚宴」,成為第二次晤談機會。隨後習近平返回北京,而馬英九也兼程返台,抵台時間應該已是8日凌晨。

雖然在對岸要求下,兩岸約定同步宣佈馬習會消息,不料消息在前一天曝光,總統府被動證實,並於4日上午證實與會人員名單,除馬英九之外,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與陸委會副主委吳美紅等6人。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394369
 回應文章
2015-11-12 聯合報黃年〈解讀馬習會/給與拿的藝術 兩岸得再練練〉
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09230
解讀馬習會/給與拿的藝術 兩岸得再練練
2015-11-12 01:37:10 聯合報 黃年/評論工作者(台北市)

所有談判都在處理兩件事:給與取(give and take)。兩岸談判亦然。該給的要給,拿不到的不能勉強。若不肯給,要拿的也拿不到。

馬習會有兩個失誤:失機與失焦。

先談失機。習近平上台後,許多人都想像,「馬習會」將是一個充滿巨大動能的政治引擎。二○一三年春夏之交,開始醞釀在去年APEC雁棲湖年會舉行馬習會。當時,各方正期待習近平開創兩岸新局,台灣亦尚未發生太陽花事件。倘若能在那個階段敲定馬習會,對兩岸局勢的定位作用當非今日可比。今日促成了馬習會,卻是在台灣民情與政局已被太陽花完全翻轉、國民黨的總統選情陷入重大困境,而南海問題又平地風雷之際。馬習會雖舉行,但這部引擎的馬力已不如預期。

北京為什麼不肯趁雁棲湖年會舉行馬習會?道理一條又一條,主要是顧慮「國際場合」。但當年若實現馬習會,馬英九以「經濟領袖」參加APEC年會,又以「台灣方面領導人」會見習近平;雖是「國際場合」,卻不是「第三地」。內外的區隔不是沒有方法處理,而且亦可視為「一次性」的試探性作為。這難道是無法接受或安排的場面嗎?

就今日損益觀點看,若未錯失雁棲湖年會馬習會的機遇,今日兩岸情勢應當不至於陷入這種幾乎無法收拾的局面。北京當然可以辯稱,「國際場合」不能讓,但把新加坡「第三國」說成「第三地」,就不是「國際場合」了嗎?這就涉及了「給與取」的問題,橫豎不過只是一個說法而已,這是不是五十步與百步?

再說失焦。此次新加坡馬習會,雙方當然會事先確定「給與取」的配方。北京要的是「一中原則」,台北要的是「一中各表」。其中「一中各表」尤為重要,因為「一中各表」未違「一中原則」,且「一中各表」是台灣人民期待於北京在此會給予的最大善意。北京亦當然知道「一中各表」對此會及對兩岸全局的意義及作用是什麼?可以說,此會的成敗,主要取決於「一中各表」之是否提出及如何提出。

不料,最後的方案竟是:提出「一中各表」,但不是在公開致詞提出,卻在閉門會議提出。於是,在馬英九開場致詞至馬英九會後主持記者會的一個半小時中,「只有一中/沒有各表」的誤解與成見已告形成,甚至到現在仍說不清楚。會議的成果,至此嚴重失焦。原想以「一中各表」呈現成果,卻落得「只有一中/沒有各表」的奚落。該給不給,該拿不拿,問題在此。

在兩岸大架構中,台灣拿不到的是「台獨」,北京拿不到的是「武力統一」或「暴力統一」。台灣不能不給的是「一中原則」(憲法一中),北京不能不給的是「一中各表」。

雁棲湖馬習會,因北京不肯給「一中各表」而失機。新加坡馬習會,因「一中各表」未在開場提出而在閉門提出而失焦。這兩次都是千載一時的機遇,卻一失機,一失焦,下次的機緣不知何在?

未來兩岸局勢的吉凶,仍將取決於「給與取」的拿捏。因此,真的不要將馬習會視為針對選舉(時機已失),而要認真地以馬習會的總結經驗面對兩岸未來(勿再失焦)。也就是說,兩岸交往勿再以權謀操作為尚,而應大開大闔以真誠建立「心靈契合」為宗旨。會中及會後的兩個插曲,可為鑑照:

一、會談進行中,央視在播完習近平公開致詞後,切斷了馬英九公開致詞的直播畫面。此事在大陸掀起軒然巨波,網民認為重傷了大國的尊嚴與國民的光榮感,可見公道自在人心。此種操作非但對台灣不公平,也是在建立兩岸正面互動時的失機與失焦。央視雖在事後補救,但遺憾及傷害已經造成。

二、會後,國台辦公布會談紀綠,只提及馬英九談九二識說「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卻略去他接著說的「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但這句話,也是二○○八年胡錦濤在布胡熱線中說過的話。且國台辦的全文未見「一中各表」四字,又將馬英九所說「中華民國憲法」,改稱「相關規定」。北京可以不公開馬英九的談話,但既要公開,即不可割裂或改動馬英九在正式會談中使用的上下文與詞彙。此種操作,亦呈現出「給與取」之間的衡酌問題。

北京強調一中原則,這是「連結點」;馬政府強調一中各表,這是「主體性」。兩岸未來必須在「給與取」之間,尋得一個「連結點」與「主體性」趨至平衡的互動架構。關鍵是:不能妄取,也不能當給不給。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397326
2015-11-9 蘇起〈三贏的馬習會〉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9000385-260109
蘇起專欄 - 三贏的馬習會
2015年11月09日 04:10 
蘇起

六百多名新聞記者在同一房間相互推擠的畫面本身就是一則新聞。這顯示,馬習會不只是兩岸的大事,也是全世界的新鮮事。它也創造了馬、習及國際三贏的效果。

對馬總統而言,他念茲在茲兩年之久的馬習會終於實現,內心的喜悅可以想見。毫無疑問,明年他卸下重擔以後,他的大陸政策絕對是他留下最重要的政治資產。但我們更關心的是馬習會對台灣的意義。首先,馬習兩位領導人共同背書10年前經「連胡會」建立的「九二共識」,更加確立它是兩岸和解的政治基礎,既有繼往也有開來的意義。

但「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之間一直具有微妙的差異。「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宣示的政治符號,而「一中各表」則為台灣單方面宣示而大陸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說法。此次馬習「求同」的同時,馬總統也不忘「存異」。他讓習近平清楚了解「一中各表」的涵義;他提到台灣民眾關心的飛彈、國際空間、經貿國際組織、經貿協議及互設辦事處等議題。這些都可能緩和國內部分人士的疑慮。

但更重要的是,「現狀」的定義有了最權威的詮釋。筆者曾多次批評,馬總統過去只專注政策的推動,嚴重忽略政策的詮釋,以致幾年下來許多民眾只看到政策的表面(尤其是狹隘的經濟面),而不明白政策後面還有更大更深的涵義。話語權喪失至今,連「現狀」的定義都幾乎變成了「一邊一國」;而有人「突然」提出「維持現狀」的說法,許多人居然也見怪不怪。這次「現狀」的締造者馬總統透過馬習會,可說確認了「現狀」的內涵其實是非常豐富的,絕對不是空口一句話就可掩飾過去。這應是馬對自己過去缺失的補贖,也是對真實歷史的交代。

習主席自我設定的觀眾可能比馬總統還廣闊,思慮也更深遠。針對台灣政府與民眾,馬習會大大提升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習還展現彈性的一面,同意在第三國會面、相互稱呼「先生」而不是官銜、「不簽協議」等,都有助於滿足台灣尊嚴的需求,降低台灣的不安全感。至於把「九二共識」這個「定海神針」從兩岸推到國際,就讓全世界都知道這是北京退無可退的立場。它強硬的政策意涵,不言可喻。

最重要的,藉著這次馬習會,習再次展現他大開大闔的行事風格。多位曾與他接觸過的美國前官員近年一致指出,習近平遠比他的幾位前任更敢於「冒險」。這次馬習會突然成局,可說再度印證了他們的觀察。問題是,「冒險」有軟硬兩面。他可以如此軟,當然也可能那般硬。作為較小的一方,我們在慶喜馬習會的同時,實在不應輕忽可能硬的後手。

國際社會的眼光又與台海兩岸不同。已經獲得全球讚賞的兩岸和平發展,仍被許多國際人士視為「不正常」。為什麼?放眼今天全世界,真的沒有另一個地區,一方面經濟文化關係如此緊密,一方面政治軍事外交領域仍然緊張甚至對立。偏偏這個「經熱政冷」的「不正常」局面是發生在唯一可能把美中兩強吸進戰爭漩渦的台灣海峽。馬政府過去七年從確立「九二共識」為基礎、降低敵意、恢復對話,直到兩岸直航、簽訂多項協議與部會首長會面等等,努力紓緩原本過度緊張的兩岸政治面,從而把整體兩岸關係由「不正常」推向「正常化」。這些努力讓台灣海峽成為今天驚濤駭浪的東亞海域中唯一寧靜無波的地方,也為馬總統的大陸政策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

最近,由於台灣選舉在即,一般預料這個「正常化」的過程在明年極可能中斷,而「不正常」局面也可能轉趨冷冽甚至危險。但因各國咸不願對台灣民主選舉多所置喙,所以內心雖然焦慮,卻不願多言。馬習會既然標誌「正常化」過程又更往前推進了一大步,就讓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更為安心,乃紛紛表達了歡迎之意。

馬習會幾小時就落了幕,但它的後續影響才剛要開始。由於馬習會不只破了冰,餘波還飄盪全球,未來的相關變化很難不受到它的節制。

(作者為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國安會前祕書長)(中國時報)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396244
2015-11-9 魏嘉瑀/台北報導〈趙春山爆:習不提一中 馬不提各表〉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albert8888
SCFtw2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9000305-260102
趙春山爆:習不提一中 馬不提各表
2015年11月09日 04:10 
魏嘉瑀/台北報導

「馬習會」圓滿落幕,但外界批評馬總統只提「一中」,卻絕口不提「各表」。對此,同樣也有參與此次「馬習會」的淡江大學陸研所教授趙春山表示,雙方說好為了開場和諧,都不提出刺耳的話語,先致詞的習近平沒有提「反對台獨」、「一個中國」,我方也未提「中華民國」、「各表」內容。

財團法人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今舉行「馬習會後兩岸關係展望」研討會,趙春山表示,據他了解,馬總統準備講稿時堅持要出現「各表」,認為「沒有各表,將來不得了」,但兩岸事前溝通時,陸方認為「馬習會」在第三地新加坡舉行,習近平也在新加坡國是訪問,提議雙方首次見面時可否不要「刺激對方」。

趙春山說,馬總統實際致詞版本,原本後面還加上「兩岸都確認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按照中華民國憲法架構,這就是一中各表」等詞句。

談到為何馬總統最後沒說出,趙春山表示,據他了解,兩岸事前溝通時,陸方認為「馬習會」在第三地新加坡舉行,習近平也在新加坡國是訪問,提議雙方首次見面時可否不要「刺激對方」。他說,雙方後來商定,兩人致詞時「保持和諧」,「刺眼」詞句通通不出現。習近平先致詞,內容不提「反對台獨」、「兩岸同屬一中」、「一個中國」。馬總統後致詞,就不會提「中華民國」。

趙春山也透露,政府擔心中方不守信,馬總統致詞還安排兩套版本,最後事後證明對方信守承諾,不提「反對台獨」、「兩岸同屬一中」、「一個中國」等字眼,因此馬總統因而在致詞時談到「九二共識」,未提含「中華民國」的「各表」內容。(中國時報)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396185
2015-11-9 郭崇倫〈聯合筆記/習近平奇襲有餘 震撼不足〉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雇貓
SCFtw2

.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02127
聯合筆記/習近平奇襲有餘 震撼不足
2015-11-09 01:45:03 聯合報 郭崇倫

習近平是中國幾十年來罕見的領袖,舉凡政治鬥爭、國際爭霸,都有大開大闔的氣度,台灣問題上,亦復如是,突然同意舉行馬習會,就是他的政治風格。

習近平的用心,與其說他是要影響選舉結果,還不如說,是他已經確認了勢必政黨輪替,既然大陸對此無計可施,不如引導選後新總統的政策,馬習會就是著眼於此的長遠政治設計。

但這僅是習單方主觀期待,離真正做到還有一段距離,尤其是大陸要給又不敢給,更讓效果打折。

之前大陸擺出惡狠狠的一幅面孔,說如果你不如何,我就要如何,從切斷協商溝通管道,到縮減台灣國際空間、中止目前兩岸經貿往來,都說得出口;但現在則是慈眉善目的呈現出另外一面。

由於經濟讓利已不再吸引台灣人,習近平拋出來的是政治讓利,接受台灣方面提議,兩岸領導人在第三國見面,習近平當然知道會給外界「兩個總統見面」的想像,甚至許多人引申為未來一國兩府的模式。

就在大家猜測將來可否進展到,APEC領袖會議,兩岸領導人一同出席,國際組織是否可能一國兩席的安排之際,美好的想像,馬上就被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嚴正聲明所打斷: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不是一中一台,這等於封死住國際空間的屋頂,言明台灣最多能有的,就是如此了。

又譬如大陸對台軍事威脅,北京涉台官員曾說,習近平對此會有史無前例的正面回應,包括就減少或調整對台軍事部署表態可進行研究,但也會提及美國對台軍售。但在會上,馬英九得到習近平的回覆卻是,軍事部署是整體性的,不是針對台灣,這樣四兩撥千金的說法,與外界的期待有很大的落差。

據了解在會前磋商時,這個議題的確是在議程內,但是大陸提出交換軍售的條件,讓台灣卻步,而且大陸內部認為部署飛彈,不是用來對付台灣,而是用來阻止美軍航母介入台海,但如果這樣思考,就完全低估了飛彈對台灣民眾象徵性的意義,也錯失了爭取台灣民心的機會。

最後,張志軍記者會中強調,兩岸有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兩岸對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可以做出更好的貢獻,言下之意,要排除美國與國際因素在兩岸中間扮演的角色,甚至暗示兩岸在南海合作,這不僅無法拉台灣過來,反而警醒了美國與台灣,大陸的企圖。

對美國在兩岸間的角色,中共早年認定兩岸問題是只有由中國人自己決定,不容第三國介入,每次中美會議上,都強烈抗議美國介入台海;但十年前,另一種看法得勢,希望能夠運用美國促統反獨,當時美中共管台灣,約制阿扁,頗有成效,大陸也開始國台辦主任定期與國務院溝通。

但是現在則是另一種態度,在「歐習會」記者會上,習對台灣問題隻字未提,一個多月後我們恍然大悟,習近平不在乎美國,他要自己操作對台政策,而且中國目前的實力與對台灣的影響,已非之前可比,他自認不用理會美國。

這是很不實際的看法,低估了美國,對台灣放不開,都讓這次高峰會效果打折,軍事術語講「shock & awe」,就是在奇襲之後,繼之以震撼,馬習會絕對是突襲無誤,但是震撼不足,終有功虧一簣的遺憾。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396180
2015-11-8 聯合報系採訪團/隨行採訪〈馬自評「該講的都講了」習聽到中華民國沒反應〉楊毅、藍孝威/新加坡報導〈當著習近平的面!馬提一中各表 站穩總統立場〉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tina2008
albert8888

.

http://udn.com/news/story/8935/1300706
馬自評「該講的都講了」 習聽到中華民國沒反應
2015-11-08 03:41:34 聯合報 聯合報系採訪團/隨行採訪

馬習會落幕,馬英九總統在返台專機上表示,此行設定目標大部分都達成,包括「一定在習先生前面講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講中華民國的憲法或憲政體制」。總統並統計,在馬習會上,他講了兩次「憲法」,一次「中華民國」,一次「一中各表」,該講的都講了。

至於習近平聽到中華民國時有何反應?馬總統說,習沒什麼反應;至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說法,習沒有提,我方也沒有提。雙方未談到陸客中轉議題,陸方也完全沒提跨越海峽中線的問題。

記者問,習近平提的問題都比較硬,我方提的比較軟,不過馬總統不同意。他說,出發前已準備談九二共識等問題。他在開場白先提及九二共識,進入第二階段時再涉及比較複雜的定義。

馬總統重申「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的形成過程,也特別提到,我方不會講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跟台灣獨立,有些人誤會講這是討好中共,但其實是因為「中華民國的憲法所不允許」。

被問及對這次馬習會成果,自認滿不滿意?會打幾分?馬總統說,他從來不替自己打分數,分數應該由大家來打;但是原來設定的目標,應該大部分都達成了。

另外,馬總統昨晚消失一小時,去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面,馬總統說,「我們尊重星方安排。」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8001146-260102
當著習近平的面!馬提一中各表 站穩總統立場
2015年11月08日 04:10 
楊毅、藍孝威/新加坡報導

兩岸新里程碑的「馬習會」,雙方均強調繼續堅持、鞏固「九二共識」政治基礎。閉門會談時,馬總統更當著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面,提及「一中各表」、「中華民國」等敏感字眼。

馬習歷史性會面約進行1小時,會後馬總統舉行國際記者會說明。他表示,雙方會談氣氛融洽正面,並稱讚習近平「務實坦率」。

馬總統昨有備而來,拿出厚厚一疊有關九二共識歷史的剪報資料和書籍。他透露,在閉門會談中,他當面告訴習近平,兩岸在1992年11月達成的共識,內容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其涵義、認知有所不同,可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這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他特地說明,我方的表述方式不涉及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因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容許。我們會繼續鞏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維繫和平繁榮現狀。

但外界質疑,馬總統在公開致詞時,只提九二共識,卻未提一中各表,習近平也未對一中各表有所回應,是否感到失望?

馬表示,昨是兩岸領導人首次聚會,不太可能處理過度「技術性」問題,雙方談的是原則性、重大性問題,達成一致意見是「宣示性共識」。從1992年達成九二共識以來,這是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談這個問題,如沒領導人拍板的話,「往往精神會猶豫」。

馬總統指出,這次馬習會最主要成果,就是把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看法,讓習近平瞭解。

媒體詢問,為何不乾脆將九二共識,改稱「一五共識」?馬解釋,他認為九二共識是一個不錯的安排,因為這7年來,看得很清楚,「不能每年換一個共識、換一個年份,這又不是紅酒,是不是?」應該維持原來的九二共識,然後透過不斷實踐賦予新的意義,就像憲法不能天天修,要慢慢地讓它與時俱進。

馬總統並說,7年來,兩岸關係成為66年來最穩定和平的狀態,主要基礎就是九二共識,「習先生跟我都有這樣的看法」。

出發前,台灣記者問他會不會在馬習會提中華民國,「我一個字一個字都講了,我要站穩一個中華民國總統應該有的立場」!(中國時報)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395783
2015-11-8 楊開煌〈高度不同 馬習格局有差〉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albert8888
tina2008
SCFtw2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8001210-260109
高度不同 馬習格局有差
2015年11月08日 04:10 
楊開煌

馬習會的信息像一枚重磅的炸彈,擾亂了已經乏人問津的馬政府。對台灣而言,在某種意義上實現了從大陸邁進國際的第一步。回顧兩岸關係如此巨大的質變,固然一如馬英九所說,是7年多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機成熟、水到渠成的自然結果;但就在不久之前,大家的看法依然是:兩岸經貿的密切、利益的依賴不可能轉換成政治的紅利,大多數的輿論認定中共以商圍政的政策徹底失敗;換言之,中共的對台政策「量」的積累決定不了「質」的變化。

是以馬習會既非勢之必然,亦非水到渠成,那麼究竟是何種因素,推動兩岸關係的質變?個人以為是習的個人風格和馬的執政需要;而運作的方式,則是受到兩岸不同的制度思考,大陸是「民本政治」思考下的對台政策,而台灣則是從「民粹政治」情境與大陸的互動。

從兩岸領導人的角度來看,首先是習近平的行事風格。從他上任以來,不論是內政上中國築夢、民族復興,或是反貪肅腐、澄清吏治,外交上全球布局、戰略部署,或是新型關係、管控衝突等等,都表現極有戰略定力,又求精準執行的特質,當他看準了趨勢和方向,那就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當他認為該出手時,那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在對台問題上,習近平認定了和平發展是不可擋的大趨勢,任何阻力都阻擋不了中國的和平統一。因此,習發揮上任以來一貫的「親力親為」作風,明定目標,親自出手,直指核心,確立框架,一步到位。

馬談細節習重大方向

其次是馬英九的執政需要,大家都知道馬英九政權當今的困境,突然福星高照,一方面可以一掃晦氣,另一方面肯定占有歷史定位,自然不再顧忌反對者對他的攻擊、抹紅。因而採取公開渠道、祕密協商的模式,塑造了中華民國史最典範的保密過程,精確地利用綠營媒體洩露信息,然後逐日引導輿情。從而促成馬習會的必要性。

兩岸領導人選擇的行事方式,也反映了兩岸之間不同的制度,提供了不同的政治思考。在中國大陸的政治精英是以傳統儒家「民本政治」的思考模式,此一思考模式表現,主觀上認定「對人民有利的事」,「對國家、民族有利的事」,他們肯定是全力以赴,除非政治精英對形勢有了新的判斷,一般不隨意更改,一旦有了新的判斷,則政策也會有效的調整。

從鄧小平、江澤民的「和平統一」到胡錦濤、習近平的「和平發展」,而今雖有困難,但基本形勢沒有改變,因此,依然以「鞏固和平,深化交流合作,增進民眾福祉」為努力方向。

在台灣則是民粹主義當道,政策的推動必然時時受到所謂的「民意」干擾,特別是碰上執行力弱的政府,因此,這次兩岸領導人會面如果不是祕密協商,適時公布,必然破局。

從兩岸領導人會面後的公開發言也看出,習重在趨勢的、方向的揭示,而馬的發言重在政策鋪陳及行動的規畫,明顯處在不同的高度。

同時從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安排也可以覺察,雙方對此次會議的政治認知仍有差異,台北方面在安排的原則上,特別強調「對等、尊嚴」,而北京的原則比較傾向「尊重、尊嚴」,台北時時告訴外界,雙方參與的人數、座位的安排、會廳的大小等等細節時,忘記了習是國是訪問,馬是專程赴會,雙方其實無法真正對等。因此,北京以尊重體現給台北想有的尊嚴,這是體現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不否認台北為「政治實體」大膽的突破。換言之,兩岸之間可以平等,在國際上,兩岸根本不可能對等。

民粹干擾恐高估期待

這也可能是沒有續篇的兩岸領導人會面,台北方面希望常態化、制度化,恐怕是高估了自己的期待,低估客觀的困難,錯估了北京的堅持,以目前一方從民本思考對台與惠台的作為,另一方則以民粹政治回應,不斷干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這是不可能一帆風順。兩岸關係還是必須回歸基本面,從社會互信積累能量,才有可能帶給兩岸關係真正經得起考驗的和平與發展,古人云「靡不有始,鮮克有終」就是這個道理。(作者為銘傳大學教授兼兩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時報)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395737
2015-11-8 聯合報社論〈聯合/馬習會:鞏固九二共識 試探一中各表〉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albert8888
SCFtw2

.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300664
聯合/馬習會:鞏固九二共識 試探一中各表
2015-11-08 01:48: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這次馬習世紀之會,最重要的效應是鞏固了九二共識。此會維持「對等/尊嚴」的架構,則呈現出馬政府對「一中各表」的試探。

整個會程分成開場公開致詞、閉門會談、記者會三段。在開場致詞部分,習近平溫情喊話,強調「血濃於水」;馬英九則提出五點政策主張如兩岸熱線等,也未鋪陳政治論述。在此階段,兩人唯一共同提及的政治詞彙只有「九二共識」。這應是雙方事前約定的安排,政治細節皆留待閉門會談時再說。

果然,閉門會談中出現了鮮明及尖銳的政治論述。習近平對台獨說出重話,馬英九則在「一中各表」著力。習近平將「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連結;又稱,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失此則兩岸「和平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顯然,習近平是藉著這個全球矚目的平台,針對蔡英文發言。

在閉門會談中,馬英九亦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礎,但也當面向習近平釐清九二共識的內涵,指出九二共識是「雙方均維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各自所賦予的涵義不同」,此即「一中各表」。這點,是想要導正習近平對「九二共識」的認知。馬英九說,中華民國憲法不允許一中一台,他必須站穩中華民國總統的立場;欲藉此表達「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並表明自己作為「中華民國總統」的立場。這句話說給習近平聽,也是說給蔡英文聽的,旨在強調何謂「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

在九二共識的定義上,馬英九似未能影響習近平,但這卻是兩岸官方高層接觸以來,我方首次當面提及「一中各表/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總統」等語,何況是在馬習峰會中。雖不能說馬英九說服了習近平,他至少取得了當面「一中各表」的地位。不能說這不是重大的進展,亦不能說馬英九未作努力。

此會「對等/尊嚴」的安排,在在可見「一中各表」的試探。雖標舉此會是在「一中原則」下舉行,但互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民國總統」,卻又在實際上實現了「中華民國總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會面,又互稱「兩岸領導人」。這個場景,在事實上至少已接近相互接受為「政治實體」,否則即不能「互以兩岸領導人的身分及名義」會面。換句話說,此次馬習會,其實確立了兩岸之間「一中各表」的存在。

習近平不稱馬英九為「中華民國總統」,這是可以理解之事。但習近平自己「擱置」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身分及名義」,會見馬英九,並共進晚餐,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雙方不互稱「總統/主席」,正是因為雙方互不接受「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雙方均知必須面對「一中各表」,否則馬習會即不可能。所以說,由此會「對等/尊嚴」的安排(晚餐各自付帳/酒店不懸國旗),至少在形式上作出對「一中各表」的試探。

整場馬習會,可謂是一場「九二共識」定義權的角力。習要「一中原則」,馬爭「一中各表」。雙方的交集應在「求同存異」,底線是不可丟掉「九二共識」這四個字。

此會亦對兩岸交流實務著墨甚多。包括TPP、RCEP、亞投行、一帶一路等,甚至觸及兩岸熱線與撤飛彈等議題(這已進入「軍事互信機制」的領域)。但這些議題皆與「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攸關,不搞定九二共識,一切皆是海市蜃樓。

此會的直接且立即之效應,是立刻升高了北京與民進黨的對立。民進黨在會前會後,均指「九二共識」是企圖以政治框架,框限台灣未來;甚至反對「一國兩府」、「一國兩區」、「一中框架」,亦即反對一切的「一中原則」。這種僵硬的立場,與馬英九以「憲法一中/一中各表」來維繫九二共識之「求同存異」的策略,截然不同。

習近平當著全球目光說,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和平之舟」可能「徹底傾覆」;試問:習近平有可能吞回「九二共識」四字嗎?蔡英文則指責,馬習會企圖框限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但試問:蔡英文能轉得了彎嗎?這是不是火車必將對撞的情境?

民進黨一直說,兩岸對話應拒絕任何「前提」與「框限」。但「憲法一中/一中各表」卻是中華民國憲法給中華民國總統的「前提」與「框限」。難道蔡英文也打算拆掉這一根定海神針?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395705
2015-11-7, 18:44:55 中央社 新加坡7日電〈馬習會後記者會 兩岸風格大不同〉
推薦3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albert8888
雇貓
SCFtw2

.

http://udn.com/news/story/1/1299899
馬習會後記者會 兩岸風格大不同
2015-11-07 18:44:55 中央社 新加坡7日電

「馬習會」後雙方記者會風格大不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主持的陸方記者會照稿演出,只開放兩岸三地各一家媒體提問;總統馬英九主持的記者會生動許多,且讓15家中外媒體提問。

歷時約1小時的「馬習會」在今天下午4時結束。會後,陸方記者會首先登場,張志軍照著「馬習會」現場由幕僚整理好的內容,一字一句照稿唸出,並沒有轉述馬、習兩人互動的片段。雖然有時也會吃螺絲,但卻是典型的大陸官方記者會風格,正經八百。

張志軍照稿唸完「馬習會」內容後,由大陸國台辦新聞局長兼發言人馬曉光點名記者發問,但只依序點到新華社、香港中評社、旺報等3家媒體。雖然形式上分別代表了大陸、香港、台灣,但讓許多想提問的中外媒體鎩羽而歸。

相形之下,隨後登場的馬總統記者會,氣氛活潑許多。不同於張志軍站在發言台前發言,馬總統等人則坐在長桌前接受媒體提問,和台下的眾多媒體平視平坐。

在發言時,馬總統除了說明自己在「馬習會」上的立場外,也數度提到他與習近平的互動,內容活潑許多,讓前一場記者會的沉悶氣氛好轉許多。

在回答問題時,馬總統的風格與主動說明時相同,除了一一向媒體回答自己的看法,也會提到習近平聽到他的觀點後有什麼反應,讓氣氛頓時鮮明起來。

此外,馬總統的記者會上,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更一口氣讓15名來自兩岸三地及外國的媒體提問,更讓參與的大陸及外國媒體,留下截然不同的深刻印象。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39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