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Ftw2 • 5:23 am
青春不留白,披件草綠軍大衣的紅衛兵五十年之後在臺灣復活了,連最基本的法治都不懂還奢談民主,直選總統二十年了還在努力實踐“人民不斷革命論”,造反有理,革命無罪,下令民選總統要聽“人民”的,“人民”由他代表,而且跟他意見相反的都不是“人民”,這種以毛澤東和紅衛兵為師的小爛貨竟然成為反毛反紅不共戴天的綠色愚民崇拜美化的對象,哈哈哈哈哈哈哈~~~~~~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02000449-260109
失能的執政者是法西斯溫床
中國時報 黃智賢 2014年04月02日 04:09
(作者為自由作家)
一次大戰後,德國戰敗,被迫簽訂凡爾賽和約。自來驕傲與自信的德國,被這巨大的挫折一舉擊垮。現實臨頭的,則是民生凋敝,物價飆漲,貧富差距嚴重。流竄在社會中的主流意見,被恐懼、悲情與仇恨主導。
威瑪政權衰弱無能,當權的政客們忙於政治鬥爭,無視物價飆升上千倍、人民無以求生的現實。國會長期癱瘓,無法解決國家面臨的挑戰,和人民每日的生活痛苦。
知識分子和主流社會,痛恨國會,又恐懼共產勢力崛起,最後則是對民主共和這個體制,完全失去耐性與信心。於是在極度生活壓逼與情緒痛苦中,人民開始尋找「替代的敵人」,和「簡單的」解決方案。
人民潛意識終於相信,用正常的民主手段,沒有辦法排除德國的「三合一」敵人:猶太人、共產和外國勢力。要救國,必須用激烈手段。於是,悲情、自卑與恐懼,使抱持極端民族主義的納粹,得到同情與餵養。
納粹使用的語言與政治鬥爭的手段,又總和當時的社會民心若合符節。希特勒建立了非常成功邁向執政的步驟。1. 建立納粹史觀與論述。使得在宣傳與建立納粹信仰時,有文本可以依賴。2. 廣泛建立同情納粹的外圍團體與社會組織:許多言論和行動,不方便由納粹出面時,外圍組織可以有更大揮灑的空間。3. 激化民族主義,尋找共同敵人。民族主義是最廉價且方便的動員。4. 掌握話語權,發動輿論圍剿任何批評者與政敵。5. 成立衝鋒隊,用實際的暴力行動,使批評者與政敵喪膽。6. 造神運動:不斷訴說只有納粹才是德國的希望。
希特勒堅信,要執政就必須不擇手段,包括發起暴動。1923年希特勒因發起暴動被判刑5年,但坐牢9個月出來後,卻反而一躍而成極右派最重要的人物。
納粹說,只有我才能代表德國人民。納粹告訴人民,只有他愛德國。只要意見、手段與路徑與他不同,都是在出賣德國的利益。納粹演講每每使群眾如痴如狂,在執政之前,納粹早已經是當時最能煽動人心,使政敵恐懼的政治勢力了。
大學生與學者瘋狂崇拜希特勒與納粹。相對於其他政黨的溫溫吞吞與保守成性,希特勒獨特的領袖魅力,和堅定敢衝的勇敢形象,使學界與大學生們風起雲湧的支持他,不支持納粹,不是被視作落伍、錯誤,就是被看作不愛國。
右派報紙、學界和文化人因政治立場相近,大幅宣傳納粹主義;左派報紙、學界和文化人,不願配合宣傳,卻因為害怕被報復或圍剿,而不敢報導負面新聞,更不敢強力批評納粹黨。文化界多數原本就支持或崇拜納粹,少數反對者不是噤若寒蟬,就是自我放逐,如赫曼赫塞。
納粹進入國會之後,更不斷杯葛程序,癱瘓國會,使人民更痛恨國會,更渴望強人的拯救。最後,希特勒發動著名的「政變謠言」成功奪權,要脅興登堡總統任命他為總理。
國會改選前,一把神祕火,恰巧燒了國會,造就了希特勒的完整奪權。
這是納粹的故事。
是的。軟弱失能,又沒有執行力的執政黨,以及沒有能力關照人民生活,與人民對話的執政者,加上癱瘓的國會,和陷入僵局的民主體制,往往為法西斯奪權者提供最好的溫床。是的,野心家往往告訴人民,因為他很壞,所以你要支持我蠻幹。
但民主沒有捷徑。民主常常是痛苦的。
若承認是民主國家,就只能用民主爭取民主。包括忍耐,聆聽,說服,遵守遊戲規則,以及用誠實面對真實的勇氣。是的,也常常包括要委屈自己,而不是羞辱對方。
當國會和政府是人民一票票選出來,人民如果接受暴力奪權,那就是人民自己的墮落。而執政者若是不真誠守護民主的每一步程序,包括制定法案的程序、自身行使權力的程序、維護國家治理的程序,就根本不配做個執政者。
要民主,就只能用民主和法治去爭取。沒有人有任何理由和藉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