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每事報*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每事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社會(兩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赴陸會晤國台辦主任張志軍】2014-2-12 中國時報報導〈直稱台灣陸委會 陸媒鬆綁〉+〈前扁辦主任:課綱微調 是「去日本化」〉
 瀏覽920|回應3推薦4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albert8888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tina2008
SCFtw2

.

中國共產黨進步了,民進黨也進步了。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2000393-260102
直稱台灣陸委會 陸媒鬆綁
中國時報 朱建陵/綜合報導 2014年02月12日 04:10

針對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南京會晤,大陸媒體謹守官方限制,仍以「台灣方面大陸委員會負責人」稱呼王郁琦,並將此次會晤定位為「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正式會面」。但相對過往,大陸媒體對陸委會並沒有加上引號以顯示「政治否定」,顯示對陸委會地位已有新的認定。

拿掉「政治否定」引號

在稱謂上,大陸媒體過去提及台灣政府機關一律加上引號,如「行政院」、「總統府」、「陸委會」,此次對陸委會並未加引號,是一個進步,說明大陸對陸委會的地位有新的認定,但這樣的認定,可能僅止於陸委會。

去年10月王郁琦與張志軍在印尼亞太經合會(APEC)首次碰面時,張志軍稱王為「王主委」,但此次新華社稱王為「台灣方面大陸委員會負責人」,依大陸行事風格,後者是一個較正式的「官方紀錄」。

強調僅止兩岸事務

大陸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新社、人民日報、環球時報、中國台灣網等大陸媒體都依循大陸官定標準,稱王郁琦為「台灣方面大陸委員會負責人」,在南京會談現場,國台辦發給媒體的手冊中,也依此稱謂。但大陸三大入口網站之一的網易新聞中心,則以「台灣陸委會主委首訪大陸」為題,製作專題報導。

化被動為主動破冰

環球時報引述一位「分析人士」的說法稱,此次雙方稱呼使用「官方頭銜」,這種安排僅限於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之間,並不涉及其他公權力部門,更不觸及整個體系承認的問題,外界不要過度解讀。

但另一方面,「王張會」又確實是1949年來兩岸官方的首度正式接觸,央視因此也稱,「這是兩岸自1949年分隔以來,兩岸政策主管部門負責人首度會面」。

至於被歸為「香港媒體」的鳳凰衛視則稱,這是「兩岸官方65年來首次直接接觸」。香港中通社評論稱,此次會晤可視為兩岸政治接觸的第一步,大陸方面已「化被動為主動」。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2000413-260102
前扁辦主任:課綱微調 是「去日本化」
中國時報 朱真楷/台北報導 2014年02月12日 04:10

教育部微調高中課綱,民進黨6縣市抵制,昨日更向監察院舉發教育部違反事實與違背行政程序。前扁辦主任陳淞山表示,此次課綱的更動,「去日本化」意涵濃厚,但沒有明顯的「去台灣化」政治操作,民進黨根本毋須對號入座過度解讀,無端捲入「逢中必反」的政治論戰。

《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也表示,去年台南市長賴清德參訪香港時,就向北京當局喊話「未來不排除訪問中國大陸」;結果,教育部才準備將高中歷史課綱的「中國」改為「中國大陸」,賴清德卻抨擊這是去台灣化、重回戒嚴時期搞對立,「同樣都講『中國大陸』,怎麼換賴清德說,就變成是守護主權愛台灣?」

吳子嘉指出,賴清德及民進黨以「違背程序、違背規定、違背歷史」等3個違背對馬政府提出質疑;問題是,先不論課綱調整了哪些內容,這3個質疑的立論基礎就有問題。

吳子嘉說,民進黨認為教科書的使用期限是6年,時間未到不能更改;但是,所謂的6年期限,不代表課綱需「使用滿6年才能更動」,提前修訂,不等於違反規定。他說,賴清德所謂馬政府修改課綱是在製造社會對立的說法,其實就是站在台灣反殖民史觀,將中華民國視為等同於荷西、日本、中國的外來政權,所以才會有所謂「對立」;所以,賴清德在說馬英九搞對立時,自己是否也犯了同樣的問題?

吳子嘉說,課綱調整的主體應聚焦在「學生」身上,但民進黨的反對行動,卻是在忽略學生權益優先的情況下,站上反殖民史觀,揮舞著「反去台灣化」的大旗,以教育為名,製造一場政黨意識形態之爭。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2000399-260102
蘇貞昌:互稱官銜就是進步
中國時報 朱真楷、徐子晴/台北報導 2014年02月12日 04:10

「王張會」昨登場,綠營罕見提出正面評價。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晚表示,雙方互稱官銜,就是一種進步;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說,對於雙方同意未來將秉持對等、尊嚴原則建置聯繫溝通機制,民進黨表示肯定。

蘇貞昌表示,民進黨始終主張兩岸官方互動要堅守對等原則,不能被矮化;雖然此次會面仍有許多進步空間,像自由、民主、人權及透明度,但對雙方互稱官銜作法,他認為已是一種進步。

被視為民進黨交流派代表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說,若以他主張的「憲法各表」來看,「王張會」互稱官銜,並互相尊重,是走向制度化和承認的一部分,這種大方向是對的;況且,以台灣長遠發展來看,當然希望兩岸能有制度化協商機制。

但謝長廷表示,由於王郁琦與張志軍見面前立院已有協商,要求不得簽署任何政治性文件或發表共同聲明、新聞稿等,因此王郁琦自然要遵守立院決議約束。

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表示,過去兩岸交往透過白手套,本來就是不得已、不正常,如今「王張會」讓雙邊主管兩岸事務的主管會面,是很重要突破,值得肯定,這也符合民進黨一貫主張的兩岸關係正常化原則。

但林濁水強調,「互不否認治權」的上限就是只能「王張會」,這不僅讓其他部會首長見面機會都會受限,更高層會面恐怕也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至於此次「王張會」能否促成馬習會?郭正亮保留地說,現在要談馬總統會不會出席APEC還太早,應先觀察張志軍之後的回訪等互動,才能判斷接下來情勢;他說,預料至少要等到8月後,出席APEC人選才會成形。

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馬習會或和平協議等政治性議題並未談及,顯示立院於王郁琦行前所畫設的紅線發揮效果,更彰顯立院對兩岸事務的監督有絕對必要。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055096
 回應文章
2014-2-15 聯合晚報社論〈從「一個中國」到「整體中國」〉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tina2008
albert8888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87479.shtml
從「一個中國」到「整體中國」
【2014/02/15 聯合晚報】【聯合晚報╱社論】 2014.02.15 02:01 pm

王張會結束,王郁琦返台。他在中山陵前以擴音喇叭敘述出的這一句話「中華民國,已經一百零三年了」猶餘波蕩漾。這是否可視為兩岸關係「典範轉移」的一個起點?若中共開始承認過去一再竭力否棄的事實,則此一轉變的效應將難以估量。

中華民國政府官員王郁琦在舊都南京的一個象徵性的角落宣告,曾在這裡執政的政府,至今並未消亡。無論其口吻如何壓抑溫潤,其政治意涵卻波濤洶湧。

這應是中共內在思辨已然轉向的一個默示。中共自建政以來即不斷塗抹「中華民國」的存在事實,如今藉由王郁琦的到訪及公開活動,向世界透露了某種修正或改變。縱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但這一步令人驚之處,就像是由「零」向「一」的移動,是一次從「無」到「有」的變化;雖然只有那麼微薄的「一」,但相對於「零」,「一」的存在猶如無限大。何況俗話說,有一就有二,此處啟動的未來想像難以限量。

中共靠辯證起家,所有的舉措背後都有「思想準備」,這番王郁琦訪陸行,該如何認知它背後中共政權理當已經完成的辯證?或可這麼推敲:北京也許準備接受中華民國是「整體中國」下的一個政府;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是這個「整體中國」下的另一個政府,但自認為是「整體中國」的代表。

這是北京的「一個中國」論述的變遷,「一個中國」漸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過渡到概念上的「整體中國」,而這符合現行的「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論述。不同的是,它開始承認「台灣」正是「中華民國」。

無論如何,這仍然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下完成的認知與實踐,「一個中國」依然存在,只不過換成了更高位階的「整體」中國。從中共的角度,唯有在這個認知框架下,「中華民國」可以浮上水面,成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轡的實質存在體。蔡英文謂官方接觸「不能落入一個中國框架」,但兩岸官方接觸恰是在「一個中國」的屋頂下完成,且未損及「中華民國在台灣」存在的事實。這應是王張會最核心的意義。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056169
1998年,在上海,辜振甫說:「接受分治的中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
推薦2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tina2008
SCFtw2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4000402-260102
和平飯店 見證一幕幕近代史
中國時報 連雋偉/綜合報導 2014年02月14日 04:10

一提到上海和平飯店,外界總是聯想到其最著名平均80高齡的爵士樂團。殊不知該飯店見證了諸多歷史風采,包括前總統蔣中正和夫人蔣宋美齡的訂婚宴,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要求大陸要承認兩岸分治現實的辜汪二次會談。

位於上海南京東路與外灘路口的和平飯店有南樓和北樓兩棟歷史建築;南樓最早名為「中央飯店」,之後更名「匯中飯店」。英國商人後來續蓋北樓,整體為哥德式建築。

國父孫中山1911年底赴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前,上海各界為他辦歡迎會,就是在當時叫「匯中飯店」喊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口號。蔣中正和蔣宋美齡訂婚宴也選此地舉辦。

1998年,和平飯店最大的和平廳見證當時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與大陸海協會長汪道涵的二次「辜汪會」。

那年,辜振甫一字一句說著:「接受分治的中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大陸的對台政策是和平統一,我們同意和平。談統一的前提是沒有統一,談統一要接受分治,才能談政治問題。」

2010年上海世博前和平飯店大整修,隨後北樓作為加拿大費爾蒙酒店集團旗下「上海和平飯店」恢復營業,南樓原匯中飯店改為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

就在昨晚,這棟看盡國民政府撤出上海的飯店再度經歷兩岸分治65年後部長級官員的直接會談,「在和平飯店談兩岸和平」,兩岸在務實面對政治現實上又踏出了關鍵一步。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056160
2014-2-12 聯合晚報特派記者黃國樑/南京報導〈王郁琦謁中山陵 首提中華民國〉〈祭文、花圈 皆以官銜署名〉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8480517.shtml
王郁琦謁中山陵 首提中華民國
【2014/02/12 聯合晚報】【聯合晚報╱特派記者黃國樑/南京報導】 2014.02.12 05:34 pm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早上到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的陵寢致祭,王郁琦在祭文一開始就使用「民國」紀年,以「民國103年2月12日」的日期,宣示著中華民國續存的政治現實。稍後王郁琦於博愛廣場前簡短致詞時,更完整宣示「中華民國已經103年了」。

王郁琦透過「祭 國父陵文」,等於為此行的兩岸政治實現定調,祭文以「民國103年」起始,以官銜「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自稱,頌揚國父肇建民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方略大綱,以民為本。寶島臺灣,一本初衷,繼志述事,紹承履踐。」凸顯台灣的民主與法理傳承。

兩岸部份,王郁琦則點出「九二共識,求同存異」,要求「正視現實,民生為念」。

大陸官方中央電視台也罕見在報導時播出王郁琦呼籲「正視現實」的談話,但迴避了敏感的字眼。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8480612.shtml
祭文、花圈 皆以官銜署名
【2014/02/12 聯合晚報】【聯合晚報╱特派記者黃國樑/南京報導】 2014.02.12 03:18 pm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上午赴中山陵謁陵,花圈落款署名為「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暨全體同仁敬獻。
記者林澔一/攝影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上午向國父中山陵致祭,不僅以民國紀年,表示孫中山先生創建的中華民國仍然延續;在祭文上署名或是他在國父陵墓前向國父致祭時的花圈,也都自署為「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以正式的部門與官銜向國父傳達傳承與敬意。

王郁琦今天戴著一副墨鏡,表情肅穆,他率陸委會近十位官員走上中山陵,在陪同人員解說下,俯視了中山陵壯麗的景象,隨後入祭堂致祭,在司儀宣讀完祭文後,王並與官員們默念約一分鐘。

官員解讀,祭文第一段的文字就在傳達中華民國至今仍然存續的意念;第二段則是表達國父的思想與理念,就是由中華民國所繼承與實踐。第三段則是詮釋兩岸隔海分治現狀,並傳達給對岸要「正視現實」的期待;第四段就是提出兩岸未來的願景,並應以國父思想為兩岸的共同資產。

王郁琦接著在博愛廣場上發表談話,完整說出了「中華民國」,他說,國父孫中山先生創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已經103年了。

他表示,過去我們只能在台北遙祭國父陵,今天他能以陸委會主委身分親臨此地向國父致敬,內心感到非常高興、也非常感動,國父所倡議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都已在臺灣具體實踐,國父在天之靈也應感到欣慰。

王郁琦說,兩岸過去60多年來,最嚴重時曾經兵戎相見,但在2008年後,雙方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透過制度化協商與交流合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今後最重要的是,兩岸雙方應該「正視兩岸現實」、務實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建構長遠穩固的兩岸關係,增進人民福祉,將台灣海峽建構為「和平及合作之海」。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73&aid=505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