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338233.shtml
柯文哲:凝視死亡 才能面對人生
【2013/12/04 聯合晚報】【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2013.12.04 02:57 pm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今以「生命的春夏秋冬」為題到台師大演講,他說,台灣醫學有三項世界第一:一是洗腎人口世界第一、二是植物人比率世界第一、三是葉克膜手術案例世界第一。每年光是用呼吸器維持沒有意識病人的生命,就吃掉健保200多億。
柯文哲是台大唯一不看門診,專責重症加護的醫師。長期待在急診室走過許多生死瞬間的他,從葉克膜手術在邵曉玲事件一炮而紅到被過度濫用,以臨床實例告訴學生在思考「什麼是死亡」時,更應想想「怎樣才算活著?」
柯文哲認為,只有開始凝視死亡時,才有辦法面對人生。外界通常只看見葉克膜手術救活了邵曉玲、星星王子、無心人等成功案例,但是當科技進步到人類即使沒有心臟、肝臟、腎臟、肺臟,靠著一台又一台的機器都不會死時,生命的意義還剩下什麼?
柯文哲直指,通常最害怕病人死亡的是醫生,似乎病人的死亡代表自己職業上的失敗。但是人一定會死,不管是大老闆還是乞丐,不管人生是黑白還彩色,死的時候都差不多長一樣,偏偏人們多半以忽略態度對待死亡,即使到了不得不面對的時候,依然害怕恐懼。
柯文哲認為,不肯面對死亡不單只是醫界問題,而是整個中華文化的問題,儒家強調人本主義,但卻逃避談論死亡,認為「未知生,焉知死?」導致中國人的一生,忙著準備升學、準備結婚,卻從來沒有準備死亡。
柯文哲舉例,他曾遇到一名七歲小男生,裝上葉克膜後眼睛睜得大大的,意識清楚但四肢開始發黑,這時該砍掉他的四肢繼續急救,還是關掉葉克膜讓他離開人間?柯文哲遲遲無法做決定,更不忍心要七歲男孩自己做決定。醫學院的教育往往只告訴學生如何救活病人,卻很少告訴學生遇到失敗時該如何收場。
談到二代健保,柯文哲強調,二代健保不是醫療問題,而是政治和經濟問題。他舉例,裝一台葉克膜要花幾百萬,假如沒有健保給付,將變成有錢人不會死但窮人會死,好的醫療品質需要錢,民眾不該因二代健保每個月多交幾十元就抱怨,生病住院時卻什麼都想要健保。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338234.shtml
「一坨大便」 柯文哲悟出柯式真理
【2013/12/04 聯合晚報】【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3.12.04 02:57 pm
一頓昂貴晚餐的體悟…
尚未正式參選下屆台北市長的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個性豪爽,不拘小節,對人生的領悟過程異於常人。年輕時的他有套「狗大便哲學」處事原則,隨著年紀增長,又悟出了原來人生所謂的榮華富貴不就是一坨大便。
所謂的「狗大便哲學」,就是「誰要是敢踩我,我一定讓他鞋子臭的要死,最後一定要換一雙鞋子」。柯文哲笑著說,年少輕狂時,全身好像長滿尖刺,有仇必報。
看盡生死 少了銳氣
但在看盡生死之後,柯文哲銳氣漸消,也少了一些霸氣,對於生死更有一番獨到見解。在一頓昂貴的謝師宴後,他又從「一坨大便」悟出人生道理。
柯文哲有一次和兩位友人在五星級飯吃了2萬6000多元晚餐,平均每人近9000元,貴得咋舌。隔天一早特地彎下腰,看了馬桶裡的大便,發現跟台大醫院吃70元自助餐,大便都是一個樣,人生不就這麼一回事。
他坦承,年過50歲,才學會如何謙卑面對人生。一次巡房時,突然大徹大悟,因為人生結局只有兩種,一種是插管,一種是不插管,結果都一樣,就是死亡。30歲時候,只要自己所照顧的病患死亡,常無法釋懷,為何救不回病人。但到了50歲,終於意識到醫師也是人,不是神,醫學有其極限,只要盡力就好。
柯文哲強調,想了解死亡,還不如問自己「什麼是人生?」、「怎麼才算是活著?」,人一生下來,就注定一定會死,人生只是一個過程。
.